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诊2糖尿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36例初发2消瘦(BMI﹤正常值)糖尿患者,对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的进行比较。结果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在短时间内都得到很好控制,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结论适时胰岛素治疗可较好控制血糖,诺和锐30是早期2糖尿患者安全血糖达标之路。

  • 标签: 诺和锐30 强化治疗 初诊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2糖尿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常规治疗组与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治疗组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进行胰岛素输注,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结果两组在空腹血糖方面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在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泵治疗法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糖尿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血糖控制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罗格列酮在2糖尿治疗中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2糖尿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应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FPG,2hPG、HbA1C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盐酸罗格列酮在糖尿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并且是安全的,其服药次数少,价格也较同类的其它产品低,患者的依从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糖尿(T2DM)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10例2糖尿患者(轻症组和重症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rF3、促甲状腺激素sTSH(TSH),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2糖尿患者轻症组FT3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组与正常组比较,FT3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FT4、rT3及sTSH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糖尿患者FT3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2糖尿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FT3水平降低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临床上应重视2糖尿的患者的甲状腺素测定,以助于筛查和防治。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患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4月20例药物治疗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发现低血糖症状后立即测血糖;意识清楚者进食甜食;意识不清者,予静点葡萄糖。所有患者经及时处理均完全恢复。结论2糖尿患者发生低血糖与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有关;临床过程中通过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指导等措施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低血糖预防
  • 简介:摘要糖尿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生发展涉及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疾病,且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必须严格控制高血糖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绝大多数2糖尿的血糖很难控制,单用一种药物很难使血糖达到理想水平,这些患者往往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

  • 标签: 联合用药 2 型糖尿病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2糖尿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2糖尿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给予控制血糖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糖、微量白蛋白尿、血液流变学、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肾功能的各项参数水平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提示丹红注射液对DN患者有明显的降低尿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肾功能作用,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血液流变学 丹红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赖普胰岛素50(优泌乐5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预混胰岛素(优泌林30/70)治疗2糖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门诊与病房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赖普胰岛素5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优泌林30/7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FBG、PBG、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组PBG、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BG、BMI及胰岛素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事件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赖普胰岛素50是治疗糖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预混胰岛素剂型,且餐前即刻注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比优泌林30/70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赖普胰岛素 50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2 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一直被认为是1糖尿的特征,但近年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合并酮症倾向的2糖尿。我科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45例合并酮症倾向的初发2糖尿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初发 1型糖尿病 2009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2糖尿病人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当班责任护士制订和实施自我管理计划,在护理中为120例2糖尿病人提供健康教育,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水平,观察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有明显改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以控制。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2型 护理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糖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例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反复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传统治疗,治疗组使用美敦力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用量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糖尿,结合全面持续的观察及护理,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目的:为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糖尿胰岛素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按证对140例2糖尿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和瘀阻脉络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糖尿胰岛素抵抗的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糖尿胰岛素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辨证施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脑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已经确诊的2糖尿患者80例单纯糖尿组(A组),80例合并脑血管疾病(B组),把这两组患者的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组的病程、HbAlc、FBG、LDL-C、SBP、Hcy水平高于A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FBG、TC、SBP、Hcy是2糖尿合并脑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高胆固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是2糖尿合并脑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严格血糖、血脂、血压控制是预防和治疗2糖尿合并脑血管的关键。

  • 标签: 脑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糖尿与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我院住院的137例2糖尿患者按是否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伴糖尿肾病组、伴糖尿神经病变组、伴大血管病变组,检测FPG、2hPPG、HbA1c,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并发症组相比较,伴糖尿肾病组、伴糖尿神经病变组及伴大血管病变组的FT3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4、TSH无明显差异(P.>0.05);非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FT3与病程、HbA1c均呈负相关(P<0.05)。TSH、FT4则无明显关系。结论甲状腺功能检测在2糖尿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初诊的价值。方法观察、随访、回顾性分析46例新诊断的2糖尿经胰岛素强化治疗1~2月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社区使用胰岛素能在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效果明显。结论2糖尿患者在社区胰岛素强化治疗,依从性强,能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就医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糖尿脉搏波(ba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颈动脉中膜内层厚度((intimalmedialthickness,IMT)及hs-CRP的影响。方法112例糖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银杏达莫治疗组,测量baPWV,C1、C2、IMT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使用银杏达莫后可明显降低糖尿患者baPWV、IMT及hs-CRP水平,明显改善C2。结论银杏达莫对防治2糖尿患者血管病变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银杏达莫 糖尿病 脉搏波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糖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简称治疗组)诺和灵30R组(简称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其降糖效果。结果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安全性及依从性好,较适合老年2糖尿

  • 标签: 诺和锐30 诺和灵30R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2糖尿并发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4例2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塞脉片;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和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通塞脉片可改善2糖尿并发脑梗死神经功能,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通塞脉片 2型糖尿病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