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遥感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的中后期,它集多种科学为一体。它的优点非常明显,比如其综合性非常强,而且能实时监测。对于林业来讲,其指的是借助卫星等设备对林业资源开展动态的监测活动,进而获取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对其合理处理为我所用。该技术在我们国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其应用效果非常好。

  • 标签: 林业 遥感 森林资源
  • 简介:摘要:地表水监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环境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地表水质和数量,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方面的关键应用。我们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具,然后着重讨论了其在监测水质、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测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国际案例和最新研究的分析,我们强调了地表水监测遥感技术的潜力,以及其在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地表水监测,遥感技术,水质监测,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农田的水分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本研究旨在探讨遥感影像在农田水分监测中的应用。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地面观测数据,对农田的水分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卫星遥感影像能够有效检测农田的水分状况,其结果与地面观测数据高度一致,监测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更重要的是,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全面、快速和连续的农田水分监测,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农田水资源,保障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研究还发现,遥感影像在监测农田水分状况时,可以快速定位干旱地区,并提供准确的干旱等级评估,从而为农业灾害防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综上,遥感影像在农田水分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遥感影像 农田水分监测 卫星遥感 农田水资源管理 干旱等级评估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遥感技术的径流监测方法及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描述了遥感技术在径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水体提取与分类、水体动态监测、水质监测、水文参数反演以及径流预测与模拟。接着,论述了径流监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过程,包括分析不同遥感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类型及其特点、讨论径流监测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以及介绍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析技术。最后,分析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径流监测结果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再加上过度砍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特别是在北方,土壤侵蚀引起的生态灾害逐步显露出来。加强对土壤侵蚀情况的不断监测,根据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土壤保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的长时间、大面积的监测范围,可以全面掌握大面积的土壤侵蚀情况,与常规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耗时短、成本低、监测效果好,适用于大面积的水土保持监测

  • 标签: 无人机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国策引领和规划之下,我们要充分运用遥感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以及时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变更信息,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在先进科技技术的充分、全面运用条件下,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信息,从而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效用。基于此,本文就从土地动态监测遥感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展开分析。

  • 标签: 土地动态监测 遥感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RS GIS 土地利用
  • 作者: 徐俊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5
  • 机构:上海擎标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0000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情监测数据融合算法。在灾害监测与应对过程中,准确、及时地获取灾情信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统监测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数据来源等因素,灾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灾情监测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结合了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利用多源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和分析。通过采用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融合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灾情监测数据的有效融合,提高了灾情监测的精度和可信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类型的灾害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标签: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灾情监测,数据融合算法,准确性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监测与分析,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城市用地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合调查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监测与分析的关键步骤,包括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土地利用分类与变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以遥感与 GIS技术为支撑,建立城市用地监测与分析方法,可以为我国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支撑。

  • 标签: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调查 监测
  • 简介:摘要:研究旨在探索城市黑臭水体遥感动态监测方法。首先分析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其次,研究城市黑臭水体的特征与识别方法。然后探讨遥感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接着研究动态监测方法,包括基于指数与阈值、时间序列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案例研究并对比不同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将为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 标签: 城市黑臭水体 遥感动态 动态监测
  • 简介:雪灾是影响我国高纬度、高海拔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特别是在我国新疆、内蒙古、青海及西藏等省、区的广大牧区,由于冬春季节的集中降雪,往往会形成大面积持续的积雪覆盖,致使牲畜因觅食困难而引起大批死亡,给这些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危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的积雪高发区基本沿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稳定的积雪面积约为4.2×10~6km~2。在这一广袤的积雪区域内,不同程度的雪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素有"十年一大灾,五年两头灾"之称。本项目选择西藏那曲和内蒙古锡林郭勒两个雪灾高频区为试验区,利用一些可测量参数对其灾情等级与危害程度进行定量的刻划与描述,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体化技术对其灾情过程和灾害损失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估。

  • 标签: 牧区雪灾 遥感监测 损失评估
  • 简介:以2000-2014年MODIS植被指数NDVI数据为基础,使用双Logistic函数作为NDVI时间序列的滤波函数,对呼伦贝尔草原返青期的时间与植被长势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呼伦贝尔草原区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返青期以4月份最为集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4月份返青的面积占比提高了13%,表现出返青日期总体提前的趋势。植被返青时间主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影响,极端气候现象是导致返青期显著推迟或明显提前的重要原因。政策实施后,草原返青期植被生长状况表现出总体向好的态势。研究成果可为在草原区实行季节性放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草原区 NDVI 返青期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 简介:本文以玉树州囊谦县发生的火灾为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草场火情进行了监测,对火点的识别、火区的定位和过火面积进行了估算,火区的定位和过火面积的估算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 标签: 青海 草场火情 卫星遥感监测 过火面积
  • 简介:本报讯记者杜永刚通讯员李思奇报道:山西省重点城市建设用地遥感监测系统2013年12月8日通过专家验收。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发生了人口数量增加、内部结构重组、外围地域扩展、土地利用方式的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向省遥感中心下达了重点城市建设用地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任务,以求为土地管理和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精确、全面、科学的数据保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城市建设用地 遥感监测系统 土地利用方式 山西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测重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但是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较大威胁。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不断强化,人们开始注重对环境问题进行控制。本文从生物技术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应用、光谱技术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等方面探析了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从优化技术应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创建大范围检测网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能够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助力,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遥感监测技术 环境保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于遥感技术的静脉穿刺角度监测仪,测量不同熟练度人群在进行静脉穿刺时的进针角度,探究其熟练度、进针角度和穿刺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无静脉穿刺经验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和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各30人,在手臂橡胶穿刺模型上进行穿刺,记录2组穿刺时的预估角度,读取监测仪给出的穿刺实际角度,记录其穿刺成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组穿刺成功率为96.7%(58/60),学生组的穿刺成功率为51.7%(3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9.4,P<0.05);护士组角度预估平均差异为(5.2 ± 1.9)°,学生组角度预估平均差异为(8.9 ±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7.10,P<0.05);最适合初学者的静脉穿刺角度范围是(31.6 ± 6.4)°。结论穿刺的成功率和穿刺的角度存在着相关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适宜角度范围在(31.6 ± 6.4)°;操作者对角度的预估值偏大普遍存在;基于遥感技术的角度监测仪使得静脉穿刺的精准研究成为可能。

  • 标签: 静脉穿刺 进针角度 教学 视觉监测 遥感技术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作为控制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作用得以彰显。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仅凭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站及监测技术很难实现全方位监测,而且及时性和准确性也难以保证。遥感技术以其自身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该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基于此点,本文就环境监测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浅谈。

  • 标签: 遥感技术 环境监测 应用体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有力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极有效的技术。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状况,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环境 污染 遥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