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把人间世界折射在遥远的天幕上,奥林匹斯山上巍峨耸立的神殿,实际上就是古希腊人想象中的宫阙。许多神灵都被赋予了人的欲望、情感、品性和尊严,只是它们在想象中比人更具有支配自然、安排命运的力量。神的世界,近同于人的世界。古希腊神话和英雄史诗,很大程度上接近或类似于人的生活和心灵世界,从而显示出古希腊神话、史诗中浓郁的人格化色彩,诱使古希腊人戏剧审美意识由娱神到娱人的渐变。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在此同样阶段的渐变中,则较多地渗入教人的因素。教人含有规范、苑囿人的行为,为统治者利益服务的作用,处于比娱人更为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戏剧文化 审美意识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人 奥林匹斯山 人格化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PLE)患者脑脊液(CSF)中抗核抗体(ANA)滴度测定对诊断NPLE的意义以及NPLE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5例NPLE患者进行CSFANA检测,并与29例无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非NPLE)患者及30例具有CNS病变的非SLE患者的CSFANA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1)CSFANA≥1:80诊断NPLE灵敏度76%,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2)NPLE组CSFAN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NPLE及非SLE(分别P=0.000,P=0.0000),结论:CSFANA≥1:80为可靠诊断NPLE的检验标准,推测ANA导致NPLE的4条途径。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抗核抗体 诊断 发病机制
  • 简介:2017年7月15日至20日,《西藏文学》创刊四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围绕《西藏文学》开展的座谈,是"西藏文学如何与中国主流文学接轨"专题研讨。可以说,四十年来,西藏文学和《西藏文学》,且不说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先锋文学发轫和盛况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 标签: 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地域性 文学性 西藏文学 书写
  • 简介:1病例简介例1,中年女性,因“头晕、言语不清14d”于2009年5月1日入院。患者14d前突然出现头晕,自觉言语不清,恶心,未呕吐,饮水偶有呛咳,全身乏力,肢体活动基本同前,在当地卫生室应用丹参、苦碟子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14d,病情无缓解,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史:15年前出现不明原因低热、面部盘状红斑、双手指关节疼痛肿胀,脱发,

  • 标签: 狼疮 神经精神性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学在对生命的关怀层面上表现出浓烈而独特的神性意识,其中在对万物来源的认识及对生命的转换两大板块上体现尤为明显.

  • 标签: 罗平布依族 民间文学 神性意识
  • 简介:"吧音"是盛行于黔东南州黄平县苗族地区的一种神性微建筑。它被当地人用来祈祷子女"长命富贵"。从社会、文化和心理的视角,对"吧音"仪式的时间、空间及建材进行分析,揭示其深层文化内涵和存在的社会的基础。

  • 标签: 苗族 吧音 巫文化
  • 简介:有关性爱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建立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获得令人销魂的高潮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但是,尽管女性很看重这种沟通,男人却可能想着另一套。

  • 标签: 性爱 精神 研究成果 道理
  • 简介:<正>一、"人之神化"的民族性内蕴与西方神话有着标志性区别之一便是中国神话在"人"与"神"的关系处理之中,是"人之神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英雄们甚至一些神怪之物几乎不问人间烟火、不露常人欲望,二是传说故事中的饮食男女能"得道成仙"、"修得真佛"往往正是以割爱七情六欲为前提条件的,这自是直接源于道佛两教的清教思想,但从另一方面也就说明了对人性的克制是民族性格中一份

  • 标签: 中国新诗 穆旦 清教思想 得道成仙 传说故事 饮食男女
  • 简介: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人类精神和人格的一种根本性的创新和拓展,那么以艺术的名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交流、吸纳和融合,会彼此之间互相激发更多的灵感。在对现代艺术的诸多讨论中。如果能够引入一种象东巴文化这样一种新奇的但又是古典的要素,对于今天的艺术探索,会具有一种独特的激励。

  • 标签: 东巴文化 当代 族群主体精神 神性 纳西族 萨满教
  • 简介:中国远古神话传说刻录着汉民族童年许多真实的信息,蕴涵着汉民族宝贵的性情特质和神性精神,是民族神性精神的留传载体。天人合一,混沌纯真;阴阳相济,二仪和合;则天法地,创造人文;补天射日,无畏无惧等是其神性精神的主要内涵。

  • 标签: 汉民族 神话传说 神性精神
  • 简介:待到星回于天,岁将零原野沉睡中梦着雷霆的回声呼啸着冲向天空传遍大地海洋——万物永恒的家乡——灰娃《待到星回于天……》这首《待到星回于天……》,是我最喜欢的灰娃诗作之一。一个十二岁就奔向延安如今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回忆,一个经历了烽火岁月、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和改革开放后风云巨变的灵魂在沉思。她的回忆中,充满困惑——'把梦留在高原/却不知怎样命名?'她的沉思中依旧深情——'仰仗大地/爱着每一天'。老骥伏枥,透过

  • 标签:
  • 简介:有些中年男子,在短时间内或数小时内重复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完全,或者不能射精,他们以为是自己性功能发生了什么障碍,顾虑重重。其实,这是男性生理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性交的“不应期”,并不是什么病症。也就是说,男性性交射精后,立即进入了不应期。这个不应期,可持

  • 标签: 精神性阳痿 不应期 性生理 重复性 男性 性交
  • 简介:近30年前出版的中国心理学史教材,舍人文主义而取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使得中国古代心理学史的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悖论:一方面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源自完全与西方科学文化异质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却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模型。潘菽教授避开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困境,提出了判断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方法——"一致性原则",即检验该思想是否合乎人的心理实际。西方心理学一向重视研究认知,而不重视情感的研究。现代西方心理学开始大力研究以情感为核心的精神心理活动,这个转向为解决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结合的对象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 标签: 一致性原则 中西方心理学体系 精神性
  • 简介:宗教和精神性经验,例如冥想、祈祷和仪式等在生物医学、心理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相关的描述和宗教文献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近年来,考察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生理和生理相关的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考察了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心理学机制,包括对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现象学方面的简单回顾,还有现有数据的汇总呈现,未来发展的模式,并为未来分析这些经验的生物学来源以及这些经验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

  • 标签: 宗教和精神性 经验 神经心理学 生物学 心理幸福感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以丢勒《1500年自画像》中的几何形式运用以及“精神性”表达展开阐述。文章结合西方艺术理论从图像学角度对比丢勒多幅肖像作品并着重分析丢勒《1500年肖像画》中的形式因素和“精神性”表达。

  • 标签: 自画像 精神性 图像学
  • 简介:作为深受清教思想影响的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及寓意,着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篇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霍桑的矛盾态度.

  • 标签: 清教 原罪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