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从妇科科室2019年3月~2020年4月资料中,选择出48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成:A组(抗生素治疗)、B组(中医治疗法)两个组别。在A组中,采用了临床上常规使用到的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而B组中结合了中医治疗理论,从中药内服、中药外治两个角度进行治疗,最终,从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比较,总结其中差异。结果:B组中,有效率91.67%,不良反应率4.17%,A组有效率75.0%,不良反应率25.0%(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可采用中药治疗法,不但副作用小成本少,且有效性也较好,优势较多值得运用和深入研究。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治疗 抗生素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研究方向,选定我院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将2020年1月-12月作为研究时间,以随机选取的方式,共选定患者82例。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存在两种方案,为便于临床效果观察,决定将西药治疗作用于其中的41位患者,将西药联合中药治疗用于其余患者,前后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在相关指标的参考下,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更高,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从安全度与治疗效果两方面出发,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可考虑优先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单一西医治疗更高。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治疗 中药 效果
  • 简介:本文报道27例癫痫患儿,给予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治疗前后检测BEAM,并结合临床动态观察。结果:19例坚持治疗,临床症状及异常脑电地形图有改善,8例未坚持治疗,2例改善不明显,5倒退步,1例加重。本文提示:BEAM是观察临床疗效的一个理想指标。

  • 标签: 癫痫 脑电地形图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而在麻醉过程中,因为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因此,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药物过敏,甚至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而对麻醉过程产生威胁因素不容忽视。因为在对患者进行麻醉以及手术的过程中因为其生命体征的变化,会因为判读的复杂性让麻醉医师即使诊断以及治疗过敏性休克所带来一定的障碍。本篇文章基于此,对麻醉过程中的休克治疗进行讨论分析,并且提出应当如何缓解该种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药物过敏 诊疗 麻醉
  • 简介:摘要:在医疗领域,静脉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其在维持生命、治疗疾病、缓解痛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静脉注射过程中的感染、药物错误等安全问题也同样引人关注,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了确保静脉治疗的安全性,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护理对策来提高静脉治疗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体验。

  • 标签: 静脉治疗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对疼痛的感受和认知,为加强疼痛管理,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入住血液肿瘤中心日间病房的恶性肿瘤患儿179例,应用自行编制的恶性肿瘤患儿疼痛调查问卷进行疼痛状况调查。本研究期间共发放问卷179份,回收179份,回收率为100%。结果179例患儿疼痛发生率为98.3%(176/179),疼痛最严重时(5.41±2.09)分,平均疼痛程度(3.95±1.66)分。疼痛涉及的部位包括腹部、下肢、口腔黏膜、骨和关节、腰、背部、上肢、胸部、肛周黏膜、颈部、头面部、会阴部、耳鼻喉眼等。83.8%(150/179)的患儿出现疼痛后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希望得到镇痛治疗;35.2%的患儿愿意接受止痛剂。179例患者中84.6%认为疼痛与治疗操作相关,46.6%认为与疾病本身相关;最难以忍受的治疗性操作为腰穿/鞘注。结论恶性肿瘤患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及疼痛严重程度较高,疼痛部位广泛,大部分患儿希望能够得到镇痛治疗,但是对止痛剂认识仍存在不足。医护人员应重视恶性肿瘤患儿的疼痛感受,加强疼痛管理,采取措施降低甚至避免治疗操作相关性疼痛。

  • 标签: 肿瘤 儿童 疼痛 恶性 调查
  • 简介:摘要针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多功能碎石仪治疗过程中,不仅注重技术、设施、设备等管理,还在每个细节中体现优质服务措施,实施心理干预,使患者心情愉悦地配合治疗,并能够合理饮食,减少复发的机会,构建和谐社会,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优质服务 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传统中药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4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药物治疗组与中医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0例。其中西医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而中医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恢复,但是中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西医药物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药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传统中药 妇科疾病 作用
  • 简介:摘要在特殊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性学科正蓬勃发展,而其对智障儿童教育的作用正被人们一步步的发掘,所以有必要对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音乐治疗 智障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心理学原理,利用心理治疗方法,对1例疑病症来访者心理治疗效果观察。方法运用认知治疗技术、森田疗法等对1例疑病症来访者进行心理治疗。结果认知治疗技术、森田疗法对疑病来访者在心理治疗方面有很大帮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很好。结论心理治疗对疑病症来访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疑病症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麻醉又称无痛医疗技术是为顺利进行手术降低患者疼痛的一种医学措施,但是由于在麻醉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各种药物或其它方案来达到麻痹神经的效果。因此,在麻醉过程中亦有几率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休克。虽然,近年来麻醉水平在不断上升,但人的体质不可一概而论,发生麻醉工程中休克无法完全避免。由于患者在接受麻醉时,对生命体征变化常常难以预估,这也使得麻醉过程中休克的治疗难度大,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是完全可以降低其危害的。

  • 标签: 麻醉过程中休克 治疗措施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长期临床观察表明,老年人在治疗慢性病过程中,其心理状态有一定敏感性和特殊性,对治疗和康复活动形成较大影响。因此,关注老年患者心理变化,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疾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脑梗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因脑梗住院的进行治疗后病情再次加重的患者60例,对其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23例患者是由于脑梗用药导致血压降低从而出现脑梗,有12例患者由于静脉输入葡萄糖后加重,有13例患者由于脑出血后导致,有12例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结论研究当中能够了解到,医护人员在治疗中重视,能够完全避免再次加重的情况出现。

  • 标签: 脑梗 再次加重 原因探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1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55例,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18±0.54)d、憋喘缓解时间为(3.71±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71±0.63)及住院时间为(7.15±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5±0.91)d、(6.47±1.19)d、(10.12±0.79)d及(11.35±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可帮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护理干预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 简介:根据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公布的心肺脑复苏(CPC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脑复苏是CPCR的主要目的〔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院外心脏骤停的年发生率约为1/1500,这意味着仅在欧洲每年就有大约375000人发生心脏骤停。最近的一项系统性分析表明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仅6.7%-8.4%,并且仅有1.4%的患者能够达到脑功能的完全恢复〔2〕。

  • 标签: 亚低温 心脏骤停 复苏 脑损伤
  • 简介:摘要自人类产生以后,便有了各种结核病的出现。结核病是人体内的肺脏或其他器官出现颗粒状病变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在我国,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染上这一疾病,并且在农村、老、少、穷地区这一疫情更加严重。越是贫困地区,结核病发病的概率也越高,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导致贫困产生的主要传染病。在对结核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消化不良的现象较为常见。症状较轻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很快便能恢复健康,但是病情较重者往往需要停止或减少药物。本文通过分析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消化不良的原因,提出一些自己对解决消化不良的见解。

  • 标签: 结核患者 消化不良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型斑秃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本院114例重型斑秃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7例,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终毛数密度较对照组高,HAMA、HAMD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重型斑秃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保障治疗效果,促使毛发生长,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斑秃 心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