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外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腹横纹下小横切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824例。结果824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天,无1例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发生。术后随访678例,随访时间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横纹下小横切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外疝患者,患儿切口小、疾苦少、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腹横纹下小横切口 小儿腹外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撕裂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3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切口裂伤的相关因素。结果子宫下段横切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数6.48%,第二产程延长、胎先露≥+3cm枕后位,瘢痕子宫,胎儿体重>4000g麻醉效果差,发生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产程、胎方位、胎先露、瘢痕子宫、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有关。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横切口 撕裂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小横切袋取卵巢囊肿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腹部小横切袋取法手术治疗卵巢囊肿106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10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部切口长度、术中囊肿破裂率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部切口长度、术中囊肿破裂率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等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部小横切袋取法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部 小横切口袋取法 卵巢囊肿 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05例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为麻醉效果欠佳15例,占14.29%;胎头深嵌入骨盆27例,占25.71%;胎头高浮娩出困难38例,占36.19%;巨大儿14例,占13.33%;腹部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11例,占10.48%。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占78.0%。结论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由多种因素造成。熟练掌握胎头剖宫产胎头娩出方法和技巧,减少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和胎头娩出时间,进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胎头娩出困难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疤痕妊娠产妇进行子宫剖宫产术时采用腹壁横切与纵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瘢痕妊娠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剖宫产时实施腹壁横切干预,实验组剖宫产时实施腹壁纵切口干预。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盆腔粘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妊娠产妇剖宫产时实施腹壁纵切口干预,可有效对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控制,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疤痕妊娠 剖宫产 腹部横切口 纵切口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疤痕妊娠产妇进行子宫剖宫产术时采用腹壁横切与纵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 100例瘢痕妊娠产妇分为 2组,对照组剖宫产时实施腹壁横切干预,实验组剖宫产时实施腹壁纵切口干预。结果 实验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盆腔粘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瘢痕妊娠产妇剖宫产时实施腹壁纵切口干预,可有效对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控制,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疤痕妊娠 剖宫产 腹部横切口 纵切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妇产科手术的腹壁切口多采用纵切口横切。纵切口操作方便,手术野暴露较好,手术时可根据需要延长切口,为常用的手术切口。腹部横切手术野暴露较差,切口延长受限,但从美学观点,皮肤用无创线缝合,手术瘢痕轻;在肥胖妇女,横切较纵切口更易进入和暴露腹腔、盆腔脏器;产科剖腹产在胎儿娩出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我们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有适应症的妇产科手术经下腹壁横切共349例,并与302例既往纵切口手术相比较,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腹部横切口 手术中 纵切口手术 手术野暴露 应用
  • 简介: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术式.传统的手术进路是下腹正中切口.至目前为止.仍然广泛应用于各基层医院。但由于此术式腹壁瘢痕形成较大.不但影响美观及腹壁缩复功能.而且切口中上端壁层腹膜与网膜及(或1肠管易造成粘连.有的甚至因粘连而发生肠梗阻。为了探讨一种经腹微创术式.笔者借鉴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创伤小及新式剖宫产术㈦腹壁切口位置低、愈合好的特点.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手术治疗的440例患者子宫良性疾患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与同期腹壁纵切口子宫切除手术400例相比较。通过术后随访.证实了该改良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早、切口愈合好、无肠粘连等优点。同时对因故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检查.未发现盆腔有粘连征象.

  • 标签: 经腹子宫切除术 腹式小横切口 全切术 腹壁纵切口 新式剖宫产术 微创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在产科剖宫产用改良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待产产妇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2例,选择传统子宫下段经腹剖宫产的手术方式,一组为对照组32例,手术方式为改良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手术的质量、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的状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术要比传统术式出血要少;娩出时间也是改良横切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新生儿评分较高。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质量及效率,对产妇身体损伤相对较小,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弱,是一种可推荐的临床剖宫产术运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改良横切口 剖宫产术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方法、优点。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剖宫产10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皮内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剖宫产1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切口愈合情况、皮肤缝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切口愈合均美观,呈线型,未发生脂肪液化,但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住院天数多。结论观察组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皮肤缝合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 标签: 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 下腹部横切口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皮纹横切阑尾术对阑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抽取84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皮纹横切阑尾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各阶段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纹横切阑尾术应用在阑尾炎的治疗中,可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皮纹横切口阑尾术 阑尾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切口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中选取665例开展研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3例,对照组332例,对照组采用横切手术,观察组采用纵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发生窒息状况、分娩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紧急情况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次数较少,分娩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紧急情况手术时间较短,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在二次剖宫产术中有较好的效果,新生儿窒息发生次数少,分娩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紧急情况手术时间短,有显著的临床运用价值,非常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腹壁 横切口 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纵切口子宫下段及横切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2月行宫产术的产妇共 90例,随机分为 A、 B两组各 45例,前者予以横切腹膜外剖宫产术,后者予以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82.5±11.6) ml、( 22.2±3.8) min、( 6.5±2.2) d,明显优于 A组的( 111.2±9.8) ml、( 35.7±5.6) min、( 9.6±3.3) d; Apgar评分≥ 7分新生儿占 93.3%,明显高于 A组的 77.8%;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运用。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 子宫下段剖宫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