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东清铁路的修建与李鸿章有着密切的关系。李鸿章作为清末最重要的政府官员和外交家之一,他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不久,就与俄国进行密切接触。相关史料中仅记载沙皇答应给他300万卢布诱使其最终签订《中俄密约》一事,似乎李鸿章收受300万卢布已成铁证。但李鸿章是在什么情况下收受的?收受了多少?均没有翔实记载,说法众多。本文试图通过最新的历史资料,弥补某些史料中的不足,以飨读者。

  • 标签: 俄国 中国 铁路 贿赂 李鸿章
  • 简介:李鸿章在上海创设了江南制造局等一系列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近代化大工业在上海的异军突起。这种开中国风气之先的做法,不仅挽回了国家利权,同时也刺激了上海富商投资新兴近代企业的兴趣。特别是招商局和织布局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之先声,是上海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中,迅速缩短与国际先进工业技术之间差距的开端,引领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李鸿章创办电报总局和铁路公司,将上海的水陆交通、电讯事业推进到一个新时期后,上海的城市经济最早跨人了大工业时代。李鸿章筚路蓝缕的卓越贡献,为后来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夯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李鸿章 上海 机器制造 近代通讯 城市经济
  • 简介:介绍了晚清八旗绿营将领的状况和李鸿章的军事人才观。认为李鸿章的军事人才观包括三点:人才标准、选才对象和用人原则。李鸿章的人才标准不重视出身,唯才是举,对人品仅要求为人质朴;选才对象以皖北地区为主,兼顾其他;用人原则以功劳判高下,扬长避短。但是,李鸿章军事人才观的缺陷是重才不重德、道德军纪教化薄弱、以利禄驱人、对下属的错误有意护短,导致淮军纪律松弛,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 标签: 淮军将领 李鸿章 军事人才观
  • 简介:晚清和民国笔记中有许多李鸿章出访欧美的笑话,这些笑话极尽讥讽嘲笑之能事,给人的印象是,李鸿章完全是个昏庸无能的酒囊饭袋。对此我曾感到疑惑。作为“清国第一人”,李鸿章何至低能如此?近读《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疑惑得到了证实。

  • 标签: 李鸿章 晚清 帝国 欧美 漫画 回忆
  • 简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征台、侵琉、征韩的侵略活动一步步扩大和加深,李鸿章对日本"为中国患"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开始从中国地缘安全的切近关系审视朝鲜问题,酝酿实施将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策略和近代"均势政策"相结合的新的对朝政策。从劝导到主持朝鲜与美国立约通商,李鸿章意在把列强势力引入朝鲜而令其彼此牵制,以杜绝日本势力的进一步扩张,确保晚清中国在朝鲜的优势。

  • 标签: 李鸿章 朝鲜政策 “以夷制夷”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在不断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相关领导重视政工人员建设十分有必要。在培养政工人员时,要分析当前政工人员存在的问题。例如,专业素质不高,没有经过系统新的培训;培训之后考核机制不合理,导致培训质量不高;在工作中很少和基层人员交流,导致政工工作和基层群众脱离,政工工作作用、影响力下降。本文主要分析现代社会电力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以供参考。

  • 标签: 现代社会 电力政工 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抵御外国侵略,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筹议海防,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最终建立号称“东亚第一”北洋舰队。李鸿章作为北洋舰队的实际控制者,对北洋海军建立影响深远。本文拟探讨李鸿章在北洋海军人才培养、海军基地建设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加全面的分析李鸿章经营北洋舰队的贡献与弊端。

  • 标签: 李鸿章 海军人才 海军基地
  • 简介:人之初,性本善。生命降临人世间,都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十年寒窗千锤百炼,"人人皆可成圣贤"。人之初,性本恶。与初始动机南辕北辙,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抵御不住人世间的种种诱惑,撒播"龙图腾",收获"遍地鸡毛""画虎不成反类犬"。心灵是生存时间中的钟摆,总在善恶两极间,摇荡徜徉徘徊瞻前顾后。中国的史学家,书写历史直如编写戏剧唱本:或圣贤化或妖魔化,两极化臧否人物,曹操阴白的脸上涂抹黑斑,关羽亮红的脸上点缀碎金,赞则捧为"十全完人",贬则予以"全盘否定"。我们重新解读历史人物,不仅要把云端上道貌岸然的圣贤回归凡人,也要把地狱里青面獠牙的奸侫还原凡人。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并发明了一个专用名词:"注错环境"。生存环境对人而言,"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我们听多了"降错门第""生不逢时"的感叹。墨子在看过染坊的变色后发出感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人的生存环境就是一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颜色会随着身处环境的熏陶及与周边各色人等的交往,成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西游记》中有一个颇具象征性的情节:为鉴别真作假时假亦真的"真假美猴王",借助了阎王爷阴曹地府的"照妖镜"。它寓意着生命的躯壳无论怎样乔装打扮,都有"灵魂出窍"毫发毕现的一刻,都要面临上苍的"末日审判"。本系列选取被后世绑定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反面典型——李鸿章、和珅、严蒿、蔡京、秦桧、李林甫、桑弘羊、李斯等,还原他们设身处地的历史场景,解读他们成为各自面目的生存境遇……借你一面"照妖镜",从官场的众生相中,观照我们似曾相识而�

  • 标签: 真假美猴王 生存环境 朱者赤 反面典型 专用名词 生存境遇
  • 简介:<正>1988年10月,安徽省和合肥市有关方面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在史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和相当的重视。最近,由周军、杨雨润先生主编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版,集中反映了合肥会议的收获,同时对十年来大陆学者研究李鸿章的成果作了初步总结,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 标签: 李鸿章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史 近代经济 大陆学者 史学界
  • 简介: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与李鸿章的关系曾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以“怀才不遇”说明严复的悲剧,但此说不能真实反映出大器晚成的思想家严复的成长境遇。严复本人的“北洋当差,味同嚼蜡”的夫子自道,也未必是针对李鸿章的不满情绪。严、李关系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他们不仅是下属与上司的关系。而且是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关系。

  • 标签: 严复 李鸿章 北洋水师学堂 怀才不遇
  • 简介:1881年10月,金允植作为朝鲜领选使率团前往中国,经北京,赴保定、天津,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洋务派人士多次笔谈。在前后近一年时间里,《天津谈草》记录了42次谈草情况;随行的朝鲜朝工匠、儒生则在天津洋务工厂学习。此次使行使金允植与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洋务派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中国的洋务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多次笔谈,金允植还了解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签约的相关问题。在此期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金允植充当向导,带领清兵平定了叛乱,也提升了他在朝鲜政坛的地位。此次使行是近代朝鲜积极主动通过清朝学习西方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对金允植的人生以及朝鲜近代史都有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金允植 李鸿章 《天津谈草》 壬午兵变 洋务运动
  • 简介:1983年,广汉县志编委会派人到县档案馆搜集、整理有关撰写广汉县志的资料,从一大堆档案中,发现李鸿章于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写给黎庶昌的十多封书信。这十多封书信用十六开白字纸书写,字迹工整,全部用楷书写成。

  • 标签: 黎庶昌 县档案馆 六开 纸书 古文字学家 装订成册
  • 简介:摘要:本文以李鸿章的外交行为的功过认定和评价标准不同而引发的对李鸿章的不同看法的这一个例,引出对历史人物评价普遍性法则的探讨,最终得出在历史人物评价中应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这一普遍原则。

  • 标签:
  • 简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太平天国、捻军与清朝军队苦战不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又使咸丰皇帝避走热河。内忧外患使清朝的政治格局起了变化,一批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握有实权的地方汉族官吏开始参与中央政治。清朝统治阶级中一部分实权派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不是尽善尽美,夷狄之船坚炮利也非雕虫小技,他们秉承前一代地主阶级先进分子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师夷之长”的主张,要求了解外部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某些制度,进而推行新政,自强求富,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洋务派”。晚清政府华侨政策的变化与洋务运动息息相关,犹与洋务派代表人

  • 标签: 镇压太平天国 晚清政府 天朝上国 咸丰皇帝 华侨政策 李文忠公全集
  • 简介:上海机器织布局是由李鸿章创办的一家大型现代机器纺织厂。作为晚清洋务派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发展民用企业的经济思想淋漓尽致地凸显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办过程之中。他的经济思想表明了一个政治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环境下具有的开明与卓识,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李鸿章 民用企业 经济思想 上海机器织布局
  • 简介:【摘要】历史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凝固的历史文化的代表。新时期,我国必须要不断创新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策略,不断提升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效率。本文立足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实际,重点选择该市“李鸿章故居”作为研究标的,深入分析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合肥市 历史建筑 保护与管理
  • 简介:<正>在整个中法战争过程中,李鸿章最初是主张不战而降;战争已经开始,它主张速败早降;当战争偶遭失利,它就大减赶快投降;即令在战争获得大胜时候,它又嚷着乘胜投降。总而言,一句话,投降。最初,它首先散布失败主义,说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争”。法国是“船械之精,操练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还认为法国并“无与中国失和之

  • 标签: 中法战争 李鸿章 卖国条约 失败主义 海防 法国
  • 简介:摘要:在满目疮痍的中国近代史上,找寻国人如流星划过般的自豪与勇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新疆危机中,一位年过花甲的湘北老农左宗棠,面对俄国和英国的虎视眈眈,毅然出关西征,收复新疆。更难得的是,他在收复新疆之后,又为治理新疆立下汗马功劳。以史为鉴,过去的一切不应仅仅是电影的素材,更应是今人的宝贵经验。

  • 标签: 左宗棠 新疆危机
  • 简介:摘要:在满目疮痍的中国近代史上,找寻国人如流星划过般的自豪与勇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新疆危机中,一位年过花甲的湘北老农左宗棠,面对俄国和英国的虎视眈眈,毅然出关西征,收复新疆。更难得的是,他在收复新疆之后,又为治理新疆立下汗马功劳。以史为鉴,过去的一切不应仅仅是电影的素材,更应是今人的宝贵经验。

  • 标签: 左宗棠 新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