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验收试验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数据分析,为多波束用户提供一整套实用的系统验收试验方法.

  • 标签: 海洋测量 多波束测深
  • 简介:天津近岸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季节变化对提高海洋卫星的大气校正精度和了解天津与渤海海陆交界地区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E317太阳光度计定点观测了天津近岸2010年4月到2011年5月气溶胶光学数据,分析了渤海湾近岸地区气溶胶周年光学特性。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OpticalThickness,AOT)光谱基本满足Angstrom关系;AOT日变化基本有三种变化趋势:上升型,平稳型,下降型;天津近岸秋季AOT最高,平均值0.686,春夏次之,冬季最低;Angstrom指数α春夏秋冬依次升高,春季由于沙尘的影响,其Angstrom指数α最小,平均值为0.854。该结果与黄海近岸的青岛地区作了比较分析,表明了气溶胶光学性质的区域性。

  • 标签: 气溶胶光学厚度 Angstrom指数 浑浊度系数 天津近岸
  • 简介:小卫星因其研发周期短、体积小、功能强、使用灵活等特点,近年来其发展非常迅速。探讨了现代小卫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小卫星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最后阐述了小卫星、小卫星星座以及编队飞行在对地观测获取遥感信息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现代小卫星 对地观测 小卫星星座 编队飞行 遥感
  • 简介:按照网络化服务方式,构建面向服务的海洋测绘信息分发平台,遵循面向服务体系架构解决了海洋测绘数据发布难题,向各类用户提供专业信息推送和技术服务,保证了海洋测绘信息的现势性,提升了海洋测绘信息化网络化保障能力。

  • 标签: 海洋测绘 数据分发 数据服务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电子海图
  • 简介:针对目前国际上8家公司生产的16种新型浅水多波束系统的技术指标,对它们的技术性能,包括采用的波束形成方法、频率范围、测深量程、深度分辨率、最大测幅、单位时间(s)内的采样次数、波束宽度、侧扫功能、测深精度、测量航速、声线弯曲改正、姿态传感器及设备寿命等给予了评价,并展望了浅水多波束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海洋测绘 多波束系统 评价
  • 简介:通过建立区域连续运行卫星基准站网络系统,建立一种新型定位测量与服务模式,取代现有传统标志式控制点位保存、管理与应用模式,实现虚拟化的、现代网络定位服务,并介绍了不同的测绘精度需求的作业与应用模式。

  • 标签: 网格 测绘基准 GPS 基准站网络
  • 简介:中国的海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相关产业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对海洋产业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近十年中国海洋统计公报的数据资料,引入灰色关联度的概念,对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传统海洋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的结构不均衡现象正逐步改善,但新兴海洋产业仍处于劣势.然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建议.

  • 标签: 海洋产业 关联系数 灰色模型 产业结构
  • 简介:针对CarisHIPS软件自动滤波过程中创建的4种BASE曲面存在的差异,分析比较了4种曲面的构建原理及特点,探索了提高复杂地形曲面构建准确度的参数调整手段,并通过各BASE曲面与实测水深的符合度加以验证;通过相对典型的水深数据比较实验发现,在合理调整参数的情况下,CUBE面应用于多波束水深数据后处理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曲面及相应参数的调整可为数据后处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地形曲面 节点捕获距离 深度不确定度传播模型
  • 简介:介绍ITRF2014的定义、测站分布、输入数据、分析策略以及与ITRF2008的转换参数,并分析ITRF2014相对于ITRF2008的改进.ITRF2014是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最近一次更新,它是基于四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SLR、GNSS和D0RIS)重新处理解实现的.相较于ITRF2008,ITRF2014不仅在观测数据和测站数量上有所增加,还改善了对非线性运动的处理,包括对周期性信号的估计以及对震后形变(post-seismicdefomiation,PSD)的改正,并提供了PSD模型和地球质心运动模型两个新产品.ITRF2014为地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基准,也为其他坐标框架的维持与精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ITRF2014 ITRF2008 PSD模型 测站非线性运动 转换参数
  • 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首个建成的区域导航系统,其在电离层建模中的可行性和作用倍受关注.采用多项式模型构建区域电离层模型,利用IGSjfng和cut0两站观测数据,从穿刺点分布、单系统建模精度和BDS/GPS融合建模精度等方面分析了北斗区域系统对于电离层建模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北斗建立电离层模型,其残差标准差小于1.2TECU(1TECU=10^-16m^2),外符合精度优于4TECU,与利用GPS建模精度相当,但融合北斗和GPS数据相对于采用单系统建模精度无明显提升.

  •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电离层模型 穿刺点 电子含量
  • 简介:针对是否能用IGS快速精密星历代替最终精密星历进行定位的问题,论文通过静态、动态两类实验,从内符合、外符合精度两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两种星历产品的定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IGS快速精密星历的定位精度与事后精密星历的定位精度都非常高,且两种产品对应定位结果差异为毫米级,因此可采用快速精密星历代替事后精密星历进行定位解算,而不必担心精度损失。

  • 标签: IGS IGS快速精密星历 IGS事后精密星历 内符合精度 外符合精度
  • 简介:在调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差比关系的运用,利用T/P和Jason-1卫星测高数据进行了南海北部潮汐状况的反演、分析。其中沿轨数据和交点数据的海面异常(SLA)样本标准差(STD)值计算表明,对于15年资料而言,潮汐分析结果已基本一致。对3年轨道改变后的T/P资料分析发现,运用差比分析的办法能使其分析精度有20%左右的提高,达到与15年资料相近的分析效果。最后文章将近岸的反演结果与实测值作了对比,得出在大多数地区(除水动力复杂区域外),沿轨数据的反演水位与实测值的误差均值小于19cm,STD值小于14cm。

  • 标签: 卫星测高 调和模型 差比关系 海面异常
  • 简介:为研究珠海市海域地形演变,基于2005~2014年海图资料提取了两期水深点和等深线,对比选取最优插值方法,构建珠海市海域水下地形变化图,分析研究区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①2005-2014年珠海市海域的0m和2m等深线比10m等深线变化剧烈,变化集中在近岸区域,说明人类改造活动占主导地位;②经不同区域冲淤统计和代表性断面分析可得,9年间海底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淤积区域集中在澳门港至淇澳岛附近,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主导因素;冲刷区域集中在崖门水道、进海航道和高栏港附近,港口清淤及航道疏浚为主导因素。

  • 标签: 水下地形 冲淤演变 插值分析 断面分析 海图 等深线位移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的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的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的数据存在的较长的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的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的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远洋船舶压舱水在我国港口海域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海洋有害生物传播和近岸海域环境日益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通过调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外贸航运及商品进出口信息,在确立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和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压舱水输入比值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特征和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总量极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输入的境外压舱水总量最多,2012年输入量为10368万吨,其次是环渤海地区,为7371万吨,珠江三角洲地区排第三位,为6729万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输入的压舱水总量较少,仅有1659万吨和571万吨。入境船舶压舱水的大量排放对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港口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 标签: 压舱水 压舱水输入量 海洋环境与生态 风险分析
  • 简介:本文基于全球海洋再分析模拟GLORYS2(GlobalOceanReanalysisSimulation2)结果,分析了PN断面(126.0°E-128.2°E,1000m以浅)黑潮流速垂直结构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探讨了黑潮流速垂直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1)PN断面黑潮夏季流量最大,春季次之,秋、冬季节最小;气候态平均的冬、夏季流速最大值都位于次表层,春、秋季节流速最大值位于表层;夏季相对流速较大、最大值深度较浅;等密线在黑潮主轴区下凹,冬季更为明显。流速最大值深度和密度水平梯度为零的深度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年际差异,该年际变化甚至超过季节差异;2)流速与密度符合热成风关系。黑潮通量由太平洋大尺度风场及中尺度运动两者共同决定,但局地的热通量和环流对温盐的输运共同影响密度场,调节黑潮流速的垂直分布,影响水通量的分配及营养盐输运;3)有些年份夏季流速最大值出现在表层,可能是夏季西南季风诱导陆架水离岸输运进入黑潮上层导致的结果。非线性、非地转物理过程的影响没有考虑在本研究中,热成风关系能够解释黑潮流速垂直分布形成的部分原因。

  • 标签: 黑潮 流速垂直分布 热成风关系 PN断面
  • 简介:合理的观测值权阵能提高BDS、GPS及其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对比分析了各系统在实测数据和模拟观测条件下等权模型、高度角模型、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3种随机模型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模拟观测条件下,BDS/GPS组合系统精度最高,BDS系统次之,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的精度最优,高度角模型次之;在正常观测条件下,BDS系统平面精度高于GPS系统,但高程精度低于GPS系统,其余结论与模拟条件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在提高BDS、GPS及其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方法中起参考作用。

  • 标签: BDS/GPS 单点定位 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 高度角 观测条件 定位精度
  • 简介: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的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的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对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 标签: 地壳形变 航天测控站 形变影响
  • 简介:海洋测深中,定位与测深分属两个独立的技术系统,测深时两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保持一致,从而存在匹配误差.本文着重论证了产生匹配误差的两种因素(延时效应和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的偏移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测深结果的综合影响,最后给出了各种情况下匹配误差的改正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海洋测深 时移 偏移效应 深度改正 延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