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WLX高剂量组和茵栀黄组MDA含量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WLX各剂量组TBI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栀黄组、威灵仙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 标签: 作用研究 大鼠黄疸 威灵仙萘
  • 简介: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聚碳酸板材生产企业15家左右,约30条生产线,其中11条是进口设备,由于该行业发展门槛依旧很高,有限的资金制约了厂家对生产技术和设施的投入,进而影响了产品品质,使一个原本可以得到蓬勃发展的行业面临危机。

  • 标签: 聚碳酸酯板材 建筑采光 产品质量 塑料板材
  • 简介: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苯乙(PEITC)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PEITC处理QBC-939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设置对照组:加入和药物等体积的DMSO。结果:20、30、40、50μmol/L的PEITC作用于QBC-939细胞24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88.07±2.40)%、(68.02±4.04)%、(52.57±1.91)%、(36.37±3.4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30μmol/L的PEITC处理QBC-939细胞12、18、24、48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0.74±2.96)%、(78.22%±4.85)%、(69.67±4.58)%、(40.48±2.59)%,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QBC-939细胞经30μmol/L和50umol/L的PEITC作用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51±2.77)%、(58.62±3.7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GJM期的细胞比例从(5.06±1.86)%上升到(16.96±2.71)%、(26.68±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EITC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抗胆管癌作用,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 标签: 异硫氰酸苯乙酯 胆管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 简介:噻唑-4-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是非常好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在无催化剂存在下,芳香胺、异硫氰酸和丁炔二酸二甲在乙醇中加热回流,高产率地生成了多取代噻唑-4-酮衍生物。共合成和鉴定了14个多取代噻唑-4-酮衍生物,并提供了该多组分反应的一个合理的多步连续反应机理。

  • 标签: 多组分反应 噻唑-4-酮 异硫氰酸酯 芳香胺 丁炔二酸二甲酯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异硫氰酸-萘致大鼠黄疸型肝炎模型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复方黄栌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d。除空白组外,各组于实验第8天,灌胃异硫氰酸-萘造模,48h后处死大鼠,取少量肝组织制肝匀浆液和做病理切片,检测肝匀浆中MDA、SOD、TC、TG的活性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黄栌口服液低、中、高剂量均可显著降低肝脏TC、TG、MDA水平(P〈0.01),可显著升高肝脏SOD水平(P〈0.01,P〈0.05);复方黄栌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的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异硫氰酸-萘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复方黄栌口服液 异硫氰酸-萘酯 急性肝损伤
  • 简介:据陶氏化学公司全球丙烯酸业务经理DougMay分析,2005年全球丙烯酸行业将继续处于高原料价格和供应紧张局面下经营,努力提高盈利能力。2005年全球丙烯酸需求预计增速为4%甚至高于4%,需求增长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应用领域拓宽以及地区需求增加。

  • 标签: 丙烯酸酯 盈利能力 全球 行业 2005年 陶氏化学公司
  • 简介:建立了原料乳中硫氰酸钠的检测方法。硫氰酸钠经三氯乙酸提取,与三价铁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硫氰酸钠含量。方法处理简单,易操作,回收率高,试验成本低,分析周期短,因此该方法可作为原料奶中硫氰酸钠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硫氰酸钠 原料奶 分光光度计
  • 简介:为了研究植物性饲料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硫氰酸钠(NaSCN)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首先将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暴露于NaSCN的8个浓度组中进行96h-LC50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403mg.L-1。再以安全浓度(1/10LC50)为基准,等对数设置3个质量浓度22.7、40.3、71.7mg.L-1的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0mg.L-1)进行96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测定斑马鱼头部组织乙酰胆碱酶(AChE)和Na+/K+-ATPase的活性、躯干组织MDA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处理后,结果表明,不同NaSCN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相比,AChE活性无显著差异。71.7mg.L-1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相比,Na+/K+-ATPase的活性和MDA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MDA含量与NaSCN染毒浓度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aSCN对斑马鱼的毒性机制可能是引起线粒体功能的失调。MDA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NaSCN引起的毒性做出评价。

  • 标签: 硫氰酸钠(NaSCN) 斑马鱼 Na+/K+-ATPase 乙酰胆碱酯酶(ACHE) MDA
  • 简介:氰酸钠是什么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熔点287℃时会分解出硫化物、氮化物和氰化物。主要用作丙烯腈纤维抽丝溶剂、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某些植物脱叶剂以及机场道路除莠剂,还用于制药、印染、橡胶处理,黑色镀镍及制造人造芥子油等。

  • 标签: 硫化物 酸钠 添加物 解读 食品 白色结晶
  • 简介:摘要:氢化氰(HCN)是卷烟主流烟气中七种代表性的有害物质之一,是卷烟烟气中最具纤毛毒性的物质。本文对HCN的检测手段及脱除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其中脱除方法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催化分解法、生物添加剂法及中草药添加剂法等,并对未来HCN的降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HCN的降低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HCN 主流烟气 脱除
  • 简介:碳酸二甲(DMC)因其毒性很小,具有多种反应性能,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可以代替剧毒的硫酸二甲、氯甲烷、氯甲酸甲和光气等作为甲基化、甲氧基羰基化以及羰基化试剂进行反应,而副产物仅为二氧化碳或甲醇。作为一种清洁化工原料,DMC在农药、医药,塑料、染料、电子化学品、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作为新型的燃油添加剂,DMC还可用作抗爆剂和甲基叔丁基醚的替代品,由于它分子内含氧率为53%,可以提高辛烷值,有望成为汽油的良好添加剂.而且DMC在燃油中有良好的可溶性和低蒸气压,利于燃油贮存,燃烧更充分,环境污染小。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燃油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 下游 延伸 行业
  • 简介:利用硫氰酸铵对螺旋藻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结果显示:硫氰酸铵同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6,藻类投加量为0.8g,初始pH为0,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60℃时,改性后螺旋藻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最好。并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00mL的Cr6+溶液浓度为14mg/L的溶液,硫氰酸铵改性后的藻吸附六价铬效果最好。

  • 标签: 改性 六价铬 吸附剂
  • 简介:在pH=4.5的HAc-NaAc介质中。痕量硫氰酸根能阻押以2,2’-联吡啶为活化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增溶剂,银催化过硫酸钾氧化天青(Ⅱ)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测定痕量硫氰酸根的阻抑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该法检测限为2.0×10^-2mg/L;线性范围为0.02-0.20mg/L.用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尿液中痕量硫氰酸根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光度法 表面活性剂 天青(Ⅱ) 硫氰酸根
  • 简介: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腈纶生产过程中目前使用的吸附法、萃取法 、离子交换法 、离子延迟树脂法 、 凝胶色谱法等硫氰酸钠净化工艺。 其中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流程复杂 投资大,存在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应用受到限制。 活性炭吸附法初期投资最省, 仅适合于处理二步法溶剂 。 离子延迟法和凝胶色谱法由于工艺流程简单,污染轻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凝胶色谱法,是目前已有的方法中分离最完全 、回收率最高的净化方法,值得在我国腈纶工业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硫氰酸钠 净化 腈纶 污水处理 溶剂
  • 简介:摘要:当前,原料乙腈在有机合成行业普及使用率很高,但是乙腈中含有的氢氰酸、丙烯腈等杂质会影响其下游产品质量;常规的乙腈精制装置采用两段式脱氢氰酸法,第一步是物理分离,通过板式精馏塔来脱除大部分氢氰酸杂质;第二步是化学处理,通过往反应器加入碱性物质脱除余下的氢氰酸;但在投入使用后仍面临氢氰酸质量分数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化学处理流程中的脱氢氰酸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深入研讨化学处理脱除氢氰酸杂质过程中的参数控制,通过试验技术分析,明确切实可行的技艺操控数据,最后通过生产装置实践验证,得出的结果为乙腈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力促进了国内乙腈精制技术普及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腈 化学处理 脱除杂质 氢氰酸
  • 简介:摘要 :采用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浮选过程中高铜钨精矿时,铜对钨测定干扰严重。实验考察了硫酸联氨、甲醛、硫脲3种试剂对铜的掩蔽效果,其中硫酸联氨、甲醛被广泛应用,虽硫脲毒性低,价廉易得,但掩蔽效果不佳,甲醛剧毒,不宜购买;实验选择硫酸联氨作为铜掩蔽剂。

  • 标签:  三氧化钨 掩蔽剂 硫酸联氨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通过对硫氰酸钠溶液中铁含量方法的描述,分析了在实验过程中,玻璃器皿清洁、标准储备液稀释、待测溶液配制、溶液显色时间、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均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测定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 标签: 化学分析技术 铁含量测定 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