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液体测压导管(WFC)和气体测压导管(ACC)行尿动力检查的差异以及检查结果是否可以互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接受尿动力检查的2 147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共有膀胱测压数据2 538次。WFC组1 299次,男856次,女443次;年龄37(24,50)岁;病程1.2(0.4,5.0)年;神经源性膀胱(NB)1 130次,其中创伤性脊髓损伤(SCI)534次、先天性脊髓发育不良167次;非神经源性膀胱(N-NB)169次,其中特发性122次、前列腺增生19次。ACC组1 239次,男773次,女466次;年龄37(24,55)岁;病程1.5(0.5,6.0)年;NB 1 040次,其中创伤性SCI 122次、先天性脊髓发育不良118次;N-NB 199次,其中特发性41次、前列腺增生40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充盈前、充盈末和排尿后的膀胱内压(Pves)、腹压(Pabd)、逼尿肌压(Pdet),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的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DO),自主排尿时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最大尿流率对应的逼尿肌压(Pdet.Qmax),静态尿道压力测定时的最大尿道压(MU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以及初始咳嗽时Pdet的信号模式(分为Ⅰ、Ⅱ、Ⅲ型)。分别对创伤性SCI和特发性两个亚组的测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不考虑病因的前提下,充盈前、充盈末和排尿后ACC测得的Pabd均显著高于WFC[18(10,26)cmH2O(1 cmH2O=0.098 kPa)与15(11,21)cmH2O;23(16,31)cmH2O与20(14,26)cmH2O;23(15,31)cmH2O与18(12,24)cmH2O],Pdet均明显低于WFC[0 (0,0)cmH2O与0(0,1)cmH2O;5(1,13)cmH2O与9(4,17)cmH2O;6(1,12)cmH2O与7(3,14)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咳嗽状态ACC测得的Pves和Pabd增高值均显著低于WFC[22(12,36)cmH2O与23(14,38)cmH2O;20(10,33)cmH2O与21(12,36)cmH2O,P<0.05]。充盈前和排尿后ACC测得的Pves显著高于WFC[18(10,27)cmH2O与16(11,21)cmH2O;30(22,39)cmH2O与26(20,36)cmH2O],MUP和MUCP均明显高于WFC[91(69,118)cmH2O与81(64,106) cmH2O;77(55,103)cmH2O与68(48,91)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det.max-DO、Pdet.max和Pdet.Q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SCI亚组中,仅充盈前ACC测得的Pves显著高于WFC[15(10,24)cmH2O与14(10,20)cmH2O,P<0.05];尿道压测定中,仅MUP明显高于WFC[95(71,119)cmH2O与85(65,112)cmH2O,P<0.05],Pdet.max-DO、Pdet.max、Pdet.Qmax和MUC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亚组中,充盈前和排尿后ACC测得的Pves均显著高于WFC[25(20,29)cmH2O与18(11,23)cmH2O;35(29,44)cmH2O与28(20,38)cmH2O,P<0.05],Pdet.max-DO、Pdet.max、Pdet.Qmax、MUP和MUC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初始咳嗽时Pdet信号模式,ACC更易测得Ⅰ型,WFC更易测得Ⅱ型和Ⅲ型。结论与WFC相比,ACC在静息状态测得的Pves和Pabd更高、Pdet更低,在初始咳嗽状态测得的Pves和Pabd增高值更低。WFC和ACC测定的各压力值和信号模式不完全一致,因此不能互换使用。

  • 标签: 尿动力学 液体测压导管 气体测压导管 真实世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动力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盆底器官脱垂者80例,Ⅲ度及以下者和Ⅳ度者各40例,对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者进行尿动力检查,记录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膀胱容积、最大逼尿肌压,了解腹压漏尿点。结果存在Ⅲ度及以下盆底器官脱垂者最大尿流率大于Ⅳ度者(P<0.05),平均尿流率大于Ⅳ度者(P<0.05),最大膀胱容积大于Ⅳ度者(P<0.05),最大逼尿肌压低于Ⅳ度者(P<0.05),腹压漏尿点压力大于Ⅳ度者(P<0.05)。结论尿动力检查可作为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一种辅助评判标准。

  • 标签: 尿动力学 盆底功能障碍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尿动力检查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从2017年-2019年这两年间我院接收的泌尿科老年男性患者中,抽选100名来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五十名对象属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另外还有五十名患者并没有出现这一并发症,将这两种情况的患者分成两组,前者为病例组,后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尿动力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病例组最大逼尿肌力、BC相比较对照组来说要低(P<0.05),另外,在逼尿肌顺应性这一方面,要高于对照组(P<0.05)。在病例组中,出现逼尿肌不稳这一情况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6.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实行尿动力检查能够使得效果更佳,可以在以后对患者的疾病出现原因分析中产生积极作用,此次研究的检测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泌尿科老年男性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急性尿潴留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女性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接受尿动力检验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接收了28例老年女性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对其接受尿动力检验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4例正常老年女性和14例非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流率、静态尿道压力等等指标进行检验和比较,观察其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共有11例患者出现了逼尿肌活动低下症状,占研究总数的39.29%;5例患者逼尿肌活动过度,占17.85%;6例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占21.43%;6例患者尿动力参数正常,占21.43%。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尿动力参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最大容量增加情况显著,尿动力其他参数对比差异性不明显。结论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后,他们的尿动力参数会存在较多的异常,患者的膀胱容量增加明显,膀胱敏感性下降。

  • 标签: 尿动力学 排尿异常患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的作用以及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得出的结果,对患者进行合适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进行尿动力检查之后,均能明确诊断出患者的情况,并确定患者病因和程度,及时对患者膀胱和尿道功能进行评价,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最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尿动力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中的诊断和鉴别,从而有效掌握手术方式,对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尿流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治疗 检查
  • 简介:目的评估膀胱超声弹性振动成像技术(UBV)和尿动力检查(UDS)测量膀胱顺应性的相关性。方珐本研究共入组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UDS和UBV检查,分别记录不同膀胱灌注体积下的逼尿肌压力(Pdet)和膀胱壁力学参数,并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群速度平方和弹性模量作为UBV测量得到的膀胱壁力学参数分别与UDS测量的Pdet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中位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5%CI:0.74~0.94)和0.84(95%CI:0.66~0.92),群速度平方和弹性模量与Pdet的相关指数显著高于0.5。结论UBV可密切监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UDS检查过程中不同膀胱容量下的膀胱壁力学参数改变,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评估技术用于膀胱顺应性的检测。

  • 标签: 膀胱顺应性 膀胱超声弹性振动成像 尿动力学检查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及老年化,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不断地上升,由此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LUTS病因多样化及复杂化,彩超、直肠指检(DRE)等检查方法尚不能表达LUTS机制。导致外科治疗BPH术前评估可信度低、术后疗效不理想、并发症多等一系列问题。尿动力(UDS)是诊断LUTS功能障碍的唯一方法,在解释LUTS机制中逐渐显示其优越性,在BPH患者的诊断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该文对BPH患者应用UDS进行术前检查、术后评价及并发症的分析予以综述。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膀胱出口梗阻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尿动力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53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尿动力检测并进行尿动力评估,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453例皆有膀胱出口梗阻(BOO),单纯(BOO)不伴明显膀胱功能障碍者215例(47.5%),不稳定膀胱86例(18.9%),低顺应性膀胱72例(15.9%),低顺应性伴不稳定膀胱24例(5.3%),逼尿肌收缩乏力77例(17.0%),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3(0.7%)例。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检测可同时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情况,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尿动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犬的不稳定膀胱动物模型,观察其尿动力的变化。方法健康雌性比格犬10只全麻下行膀胱颈口环扎术,手术3个月后行尿动力检测,分析术前及术后相关尿动力值的变化。结果10只比格犬中有8只成功建立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模型,术后3个月后测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最大顺应性、尿道压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模型成功建立为研究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奠定一定基础,为进行大型动物造模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为今后开展人类微创手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理论操作平台。

  • 标签: 膀胱模型 逼尿肌不稳定 尿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道下裂患儿术后远期排尿情况。方法面访和电话随访200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5年以上且未满18岁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和尿动力检查,对患儿排尿功能满意度和尿动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共与158人取得了联系,获得完成全部问答的有效问卷63例,完成尿动力检查39例。患儿年龄6~18岁,平均10.8岁。根据尿道口位置进行分类,远段型20例(31.8%)、中段型31例(49.2%)、近段型12例(19%)。按尿道口到阴茎根部距离,将患儿分为远端型组(37例)和近端型组(26例)。排尿功能满意度调查中,85.7%(54/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满意;另有14.3%(9/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尿线稍细、尿线不正及尿后滴沥。近端型组有26.9%(7/26)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者,高于远端型组的5.4%(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尿动力检查的患儿,依照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等级分为远段型组(20例)、中段型组(31例)和近段型组(12例),三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9.68±8.08)ml/s、(14.91±3.92)ml/s和(6.01±0.71)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8±1.56)ml/s、(8.70±0.71)ml/s和(3.85±0.64)ml/s,排尿时间分别为(18.00±12.17)s、(28.29±11.60)s和(40.50±6.36)s,达峰时间分别为(8.70±4.91)s、(13.50±5.53)s和(18.50±3.54)s,残余尿量分别为(6.25±4.37)ml、(10.43±6.10)ml和(15.30±1.19)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27.50±13.03)cmH2O、(50.29±15.74)cmH2O和(96.50±35.86)cmH2O,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部分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良好,尿动力可以作为评价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流动力学检查 问卷调查法
  • 简介:糖尿病膀胱(Diabeticcystopathy,DCP)又称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Neuropathicvesicourethraldysfunctionofdiabetic,NVUDD),是糖尿病引起的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无关,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加,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5%~85%。DC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周围神经病变是造成排尿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21,近期研究表明肌源性因素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DCP因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排尿量、排尿次数改变、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多与尿潴留以及上尿路损害及尿道感染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就DCP的尿动力改变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标签: 糖尿病膀胱 尿动力学改变 治疗 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泌尿系统并发症 排尿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尿路梗阻疾病泌尿外科治疗中术前下尿路动力检查对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尿动力指标影响性。方法:随机抽选入院手术治疗良性下尿路梗阻疾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3例)行常规术前检查,研究组(44例)联合术前下尿路动力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积分、尿动力指标,术后膀胱出后梗阻发生率组间差异。结果:(1)研究组术后1月、3月时IPSS评分及术后膀胱出后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术后3月时Vmax、Pdet高于对照组,Pves、Pmax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性下尿路梗阻患者术前尿动力检查的开展,可合理评估患者手术收益,为术后治疗提供指导,合理优化手术效果及临床预后。

  • 标签: 下尿路梗阻 泌尿外科手术 尿动力学检查
  • 简介:对各种人类行为中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经验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多种形式的经验性证据表明,许多人类行为的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布普遍存在宽尾特征。同时,还针对对各种人类行为中的非泊松时间行为特性和空间运动特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模型研究,发现自适应兴趣、层次性交通网络影响等多种影响人类行为特性的基本机制。

  • 标签: 人类动力学 非泊松特性 幂律分布 时间间隔分布 人类空间运动斑图
  • 简介:火炮发射时,部件的弹性会影响炮口扰动的幅度,从而影响火炮射击精度。通过分析全炮的拓扑结构,在一定的简化基础上,根据固定界面动态子结构和拉格朗日方程进行柔体建模理论,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车载火炮多柔体模型。在实际建模中,取身管、上架为柔体,其余部件仍取为刚体。考虑身管、上架的变形,对全炮进行了动力仿真。研究了各个部件的弹性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程度。该动力仿真可为车载火炮的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仿真 车载火炮 模态综合法 动力学仿真 多柔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均给予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术前给予尿动力检查,根据检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量(Q-max)为为21.6±3.2ml/s,24h平均尿量为189.3±8.4ml,对照组术后Q-max为15.3±2.6ml/s,24h平均尿量为147.5±7.6ml,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IPSS评分为5.75±1.42,IPQOL评分为9.48±0.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对照组IPSS评分为9.35±1.28,IPQOL评分为6.05±0.4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检查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前列腺增生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患者简便、损伤小的简易式尿动力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29例BPH伴尿潴留患者通过原引流管行尿动力检查,观察充盈期膀胱压力一容积测定、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等指标,进行逼尿肌功能诊断与临床疗效分析;其中19例尿潴留患者同期进行标准尿动力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简易式尿动力检查对BPH伴尿潴留患者的逼尿肌功能诊断与临床疗效结果相符,与标准法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简易式尿动力检查在BPH伴尿潴留患者的逼尿肌功能诊断中,具有简便、损伤小、结果可靠,在临床上可替代标准尿动力检查

  • 标签: 尿潴留 引流管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及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尿药法研究丹参素的测定及其在人体的药代动力。本文选取C18小柱对尿样中的丹参素进行净化和富集,然后再采用ODS柱上以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为2.8)为流动相,再进行280nm检测。结果健康人体po含丹参素20mg的复方中药颗粒剂B和丹参水煎剂后,丹参素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93±0.16)h、(0.94±0.24)h,8h内体积丹参素尿药累计排泄率分别为(6.21±2.79)%、(14.01±4.02)%。结论正常剂量下的丹参素可以由胃肠道直接吸收,并且可以经过原型从肾脏排泄。但是服用复方制剂后,丹参素的尿药累计排泄率与单用丹参煎剂对比显著降低,但两者的消除半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丹参素 尿药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子宫广泛切除手术后膀胱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尿动力检测,其中包括膀胱充盈测压、压力流速、括约肌肌电图等方法,对63例1~2 A期的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根治术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在近期膀胱初感容量和参与尿量同术前比较均有所增加;与术前比较,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等指标比术前有显著性差异。34名病人(54.0%)行尿动力检查均有近期膀胱功能损害,如逼尿肌损伤、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流出道梗阻、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紊乱、逼尿肌过度运动,其中低顺应性膀胱及逼尿肌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术后尿潴留患者有18名(28.6%)出现逼尿肌损伤(66.7%),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显著增高(33.3%)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患者。结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有显著的变化,其临床表现有各种不同的膀胱功能损害,低顺应性膀胱和逼尿肌受损为主而逼尿肌受损可能是导致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尿动力检测是临床膀胱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的基础。

  • 标签: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尿潴留 尿动力学
  • 简介:现在高炉都还没有装备高炉冶炼过程气体动力阻力的可靠检查装置。冶炼过程中透气率的变化通常是根据炉内气体的静压力落差来评估的。但是压力差与许多工艺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压差不能作为透气性指标的代表。于是,当把不同时间炉料的透气率比较时,不只必须分

  • 标签: 气体动力学 阻力系数 检查方法 透气率 高炉 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