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劳工标准是国际人权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保护劳工权利、调整劳动关系为宗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则与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与男性竞争工作岗位。由于性别差异,女性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女职工权益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劳工标准,完善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

  • 标签: 国际劳工标准 女职工权益 保障人权
  • 简介: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劳工标准问题的不同立场,是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主要问题,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

  • 标签: 劳工问题 环境贸易 贸易劳工
  • 简介:这几年来,企业一直受困于"劳工荒",使得它们曾经引以自豪的低劳动力成本已荡然无存,企业必须要改善和调整低劳动力成本策略。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分析改善和调整低劳动力成本策略的困难之处,即转变单纯降低人工成本的思维模式、提倡创新的企业文化、人工成本认识不足和成本管理的复杂程度被低估等,然后制定出相关策略,即认识到成本管理的复杂性、设法融入企业文化、加强领导力和掌握创造生产效率的能力。

  • 标签: 成本管理 劳工荒 思维模式 企业文化
  • 简介:<正>目次一、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内容二、国际贸易中劳工问题的由来与演进三、WTO体系内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冲突四、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原因和实质五、我国对劳工问题的立场与对策六、结束语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即是否需要在世界范围建立统一的劳工标准体系,是否应该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甚至通过贸易制裁的方法来监督劳工标准的推行等。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

  • 标签: 劳工标准 贸易制裁 国际劳工公约 劳动标准 就业歧视 劳工权利
  • 简介:曾飞洋的"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成立于1998年。当时他跟大多国人一样,对NGO一词闻所未闻,心中仅有一份朴素情怀,为遭遇工伤、欠薪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收取微薄报酬,步履维艰地维持机构存续。直到2000年,一个偶然契机打开了他的视野,他决意携"打工族"转型,不想一役成功,便在番禺造就了外界眼里第一个"国内劳工NGO"。

  • 标签: 法律服务 劳工 1998年 文书处理 打工族 NGO
  • 简介:中评社华盛顿5月9日电:美国劳工部长佩雷兹9日正式宣布,大约1.2万名19世纪参与兴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中国移民劳工,作为一个团体列入美国劳工荣誉堂(LaborHallofHonor),以此肯定早期中国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第一个入列美国劳工荣誉堂的亚太裔人士或团体。

  • 标签: 中央太平洋铁路 中国移民 劳工部长 社会经济发展 佩雷 华人移民
  • 简介: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并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打工妹”身份出现的家庭劳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的处境,更凸现了区域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体脑、工农矛盾和差别。本文以香港理工大学严海蓉教授有关北京地区家庭劳工问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家庭劳工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被消费对象”的三重身份出发,探讨了其背后的阶级特性。

  • 标签:
  • 简介: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是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国家。三个国家的中国劳工输入制度具有一定共性,即中国劳工从事低技能、无技能工作,受到移入国法律保护,劳工引入具有暂时性、配额管制、高度依附、“品质”管控等特点,差异既体现在对中国劳工的身份定位上,日本定位为“学习技能者”,韩国和新加坡则定位为“劳动者”;还体现在劳工引入方式上,日本引入模式为混合驱动型,韩国为政府主导型,新加坡则是市场驱动型。对三国中国劳工输入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和海外劳工权益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亚洲国家 劳工输入 劳动力流动 外劳制度
  • 简介:近日,国外一家媒体在头版刊出关于沃尔玛供应工厂实地调查的长篇报道,指责这家企业将自己的巨额利润建立在对劳工的压榨上。沃尔玛再次成为舆论指责的焦点。

  • 标签: 沃尔玛公司 美国 零售业 劳动工资 东莞市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政府、企业、法律等方面提出我国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方法。

  • 标签: 国际贸易 国际劳工标准 影响
  • 简介:<正>目次一、前言二、生产与育儿劳工保护法律之政策意涵三、性别工作平等法之生产育儿劳工保护相关法制四、2009年就业保险法修法增育婴留职停薪津贴制度五、托育政策下规定企业设置托儿设施或提供适当之托儿措施六、结论与检讨一、前言世界经济竞争与人口结构之本质,已发生重大改变,要确保人民高生活质量,将需倚赖于能弹性调整适应与能终身学习之人民,而其基础需要能投

  • 标签: 台湾人 受雇者 就业歧视 津贴制度 工时制度 劳动力再生产
  • 简介:在14世纪的英国,黑死病导致劳动力匮乏,生产生活遭到破坏,社会财富开始“倒流”,封建统治秩序出现紊乱。面临种种危机,英国政府颁布和实施了劳工法,力图改变利益分配方向,调整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这标志着英国政府对劳动人民的控制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给英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中世纪 英国 黑死病 劳工法
  • 简介:摘要:工会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机构,对于劳工权益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工会在保护劳工权益、推进劳动政策、法规制定及实施、处理劳动争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尤其在集体谈判中,工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为劳工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平台来表达和争取自己的权益。此外,工会在法律争议中发挥调解作用,确保劳工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也对劳动政策和法规的推进和监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工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工会的官僚化,可能导致其脱离劳工的真正需求和基础。同时,某些情况下过于强硬的工会立场可能对企业和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工会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都是工会在发挥其正面作用时需要注意和避免的。

  • 标签: 工会 劳工权益 保护 作用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战后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史上,马来西亚华人组织了不少政治组织,为马来西亚的政治历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有的已经消失了,劳工党就是其中之一.劳工党不但消失了,而且有关劳工党的问题还变成'禁区'.如果说劳工党是一个不起眼的政治小组织,那么它被历史遗忘还有一点逻辑性,可是劳工党在50-60年代是马来西亚一个强势政党,其政治动员能力为其他政党所难以望其项背.忘记历史很容易又很难.劳工党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历史印记却无法磨灭.……

  • 标签: 马来亚 斗争史 精神遗产 马来西亚华人 群众斗争 政治历史
  • 简介:一、前言丘思东(1931-)是马来西亚霹雳州金宝镇(Kampar)的知名企业家。祖籍梅州的他,3岁时便随其父来马来亚,在霹雳州金宝镇落脚,并在此落地生根,闯出一番精彩的人生及事业。他的事业基本上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85年以前开采锡矿,第二期为1989年以后发展屋业、酒店业及国际教育业。

  • 标签: 知名企业家 马来西亚 海外创业 梅州 案例 经验
  • 简介:“二战后”,中东地区的石油与国际劳务市场对石油输出国和劳务输出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中东国家在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巨大转型。本文概述了“二战”以来中东地区的国际劳工状况,剖析了石油和国际劳工对中东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影响。作者认为,石油和国际劳工是影响现代中东社会结构变迁的重大因素。

  • 标签: 中东 石油 国际劳工 社会结构
  • 简介:国民党执政以后,矿工的生活没有实质改善,矿工运动成为影响政权稳定的异动力量。国民政府在"劳资协调"的话语下出台了一系列矿业劳工保障政策,以实现执政目标。这些措施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使矿工的整体社会福利得以提升。当矿工运动触及到政权稳定的底线时,国家权力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矿工群体与国民政府渐行渐远。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矿业 劳工政策
  • 简介:1927年之后,上海市政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劳工的福利政策。这些福利政策在表达惠工话语的背后,实际上深刻地隐含了对劳工进行规控的企图。劳动政策本身的福利性在这种语境下被一种合法化的国家控制所替代。劳工抗争出乎意料地被规限于既定的国家福利政策框架之内。过去动辄罢工、封厂的劳工抗争运动,在这种福利政策框架下日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规训的抗争行动。

  • 标签: 国家控制 劳工抗争 社会福利史 历史社会学
  • 简介:中国在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后,需要建立符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2014年修正案要求的财政担保体系,来避免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在港口国被滞留。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国内履约立法体系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修正案的研究基础上,为《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修正案在中国的适用提供参考建议。在中国的财政担保体系里,可以以社会保障为主,船东互保协会为辅,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 标签: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修正案 国内法适用 海员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