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60例胸部创伤患者行胸部128层螺旋CT快速扫描,应用工作站进行SSD、VR、MIP、(MPR/CPR)多种图像后处理成像。结果胸壁软组织损伤40例,皮下气肿10例;锁骨骨折34例、肩胛骨骨折20例、肋骨骨折43例、肋软骨骨折5例、胸骨骨折11例、胸椎骨折17例;肺挫伤49例,肺撕裂伤14例;气胸16例,血胸13例,血气胸24例;纵隔气肿12例,纵隔血肿4例,主动脉损伤2例,心包积液1例,膈疝4例;肝脏损伤6例,脾脏9例,肾脏4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胸部创伤检查的最佳首选检查方法,在急诊救助诊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胸部 创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本研究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多层螺旋CT(multipleslicespiralCT,MSCT)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pyehgraphv,IVP)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平片、IVP及钬激光证实的85例235枚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85例均行腹部平片、MSCT平扫。【结果】结石位于第一节段为肾脏,47例141枚;第二节段为输尿管第一狭窄处,21例54枚;第三节段为输尿管第三狭窄处,9例22枚;第四节段为膀胱,8例28枚。MSCT均显示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肾积水、输尿管炎等。其中第二节段肾积水14例,第三节段输尿管扩张9例,第四节段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合并输尿管炎2例,肾囊肿6例,输尿管折曲2例,无阳性结石发现。【结论】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曲面重组(CUIWerdplanarreformation,CPR)可充分展现泌尿系全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肾盂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曲面重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肺灌注显像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螺旋CT肺灌注显像,观察两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肺表面通透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流量、血容量和表面通透性情况均低于健康体检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显像属于无创诊断与评价的方法,能够为早期诊断慢阻肺提供相应的依据,但在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螺旋CT 肺灌注显像 肺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检验CT在胃癌分期及分型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进行胃癌T分期的诊断正确率为96%,N分期的正确率为86%,TNM分期正确率80%,Borrmann分型正确率96%。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T可以比较准确的进行胃癌分期、分型,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胃癌 多排螺旋CT TNM分期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3碳呼气试验检测我院住院病人及部分门诊病人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初步探索广南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将所有检测病人在空腹时按照13碳呼气试验检测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果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通过13碳呼气试验我院共检测病例669人次,阳性384人次,阳性率57.4%;其中胃肠疾患442人次,阳性率66.5%,胃肠外疾患452人次,阳性率30.3%;城镇居民257人次,阳性率51.7%,农村人口412人次,阳性率60.9%。结论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准确、特异、灵敏和安全的特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胃肠疾患,胃肠外疾患,城市和农村具有显著差异,碳13呼气试验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 标签: 13碳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胰腺真性囊肿3例,潴留性囊肿1例,囊壁薄光滑无结节;假性囊肿12例,其中6例伴有胆管或胆囊结石;黏液性囊腺瘤6例,位于胰体尾部,囊腔直径均>2cm,其中乳头状腔内突起1例,胰周侵犯,淋巴结肿大2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均在胰头部,呈多囊性病灶或蜂窝状3例,囊肿直径<2cm,囊肿直径>2cm1例,伴壁结节2例;导管乳头状瘤1例,显示主胰管明显扩张,胰头部可见结节影;胰腺脓肿2例。结论胰腺囊性病变在CT表现上有各自特征也有共性,64排螺旋CT在显示胰腺囊性病变方面有其优点,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胰腺 囊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回顾分析2008~2010年经临床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其中增强扫描7例。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为斑片状坏死,中度为段状坏死,重度为整个胰腺坏死。水肿性胰腺炎34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按Balthazarf分级1A级3例,B级7例,C级16例,D级14例,E级12例。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分轻度6例,中度9例,重度1l例。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具有定性诊断价值,CT分级及胰腺坏死程度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的判断有很大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四蝶体池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四蝶体池脂肪瘤患者CT图像资料,并与MRI图像对照。结果12例四蝶体池脂肪瘤CT与MRI图像对照,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螺旋CT诊断四蝶体池脂肪瘤准确,快速。诊断成本低。

  • 标签: 螺旋CT 四蝶体池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切实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及宣教工作,使其密切配合,正确评估及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技术,认真做好扫描前、中、后的各项预防护理工作。结果2009年1月~2012年12月502例强化扫描患者,共有2例发生对比剂外漏,总发生率0.003%,其中重度1例,轻度1例。结论对比剂外渗应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环节。

  • 标签: 静脉注射 对比剂 外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正交三平面对部分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盆腔肿瘤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三维彩超检查后,再行CT薄层平扫,采用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正交三平面图像,重点观察病变的内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60例妇科肿瘤病变中,子宫肌瘤28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6例,卵巢囊肿12例,卵巢囊腺瘤9例,卵巢畸胎瘤2例,卵巢癌1例。结论螺旋CT正交三平面图像为临床提供妇科盆腔肿瘤的空间信息较超声更显优势,明确显示病变部位、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为临床医师治疗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疗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肺癌患者接收放疗前、以及接受放疗后行螺旋CT灌注成像,对患者的病灶灌注值、血容量、最高增强值、以及达峰值时间指标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接受放疗治疗后,肺癌患者的病灶灌注值为(15.29±3.56)ml?100g-1?min-1、血容量为(5.03±1.21)ml/100g、最高增强值为(8.35±1.79)HU,明显低于放疗前;达峰值时间为(25.36±3.17)s,明显高于放疗前,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对肺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肿瘤血流灌注变化情况进行反应,可用语疗效评估。

  • 标签: 螺旋CT 灌注成像 肺癌 放疗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直接造影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多螺旋CT临床诊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逆向穿刺法及下肢双部位绑扎法做检查准备,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调整并优化机械扫描相关参数、制定合理的造影计划、选择科学的重建与检查后处理方式完成检查。结果总体检查效果良好。结论经过合理改进的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直接造影法能够清晰显示深静脉循环状况,而且检查结果更为精准、有效减少了检查中的药剂使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多层螺旋CT直接造影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尿路成像对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肾结核临床患者病例37例,对其分别采取静脉肾盂尿路造影和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而后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37例肾结核患者经CT尿路成像确诊30例,经尿路造影确诊20例,CT尿路成像检出率较尿路造影高(P<0.05);30例尿路成像确诊患者CT表现肾形增大者15例,缩小者3例,其余正常;肾实质内存在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者6例;肾内钙化者13例。结论采取螺旋CT尿路成像对肾结核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诊断准确率、敏感性高,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螺旋CT 尿路成像 肾结核 尿路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单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00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CT表现,分析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CT表现及征象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36例,肝血管瘤7例,肝脓肿13例,肝囊肿21例,肝转移癌23例。单排螺旋CT图像全部诊断正确。结论螺旋CT的肝脏多期动态扫描方法简单,对比性强,利于诊断。大多数肝脏肿瘤及肝瘤样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肝内占位性疾病仍需进一步总结特征及与其它病变相鉴别。

  • 标签: 单排螺旋CT 肝脏肿瘤 CT 肿瘤样病变
  • 简介:螺旋锚是一种可以提供相当承载力的抗拔结构,由于其施工简便,提供反力及时,在电力输电塔、抢险工程中逐渐得到推广使用,其中双叶片螺旋的承载力比单叶片承载力在同等情况下有所提高。本文针对双叶螺旋锚的设计计算,加工及安装,以及工程应用作了介绍。工程应用表明,螺旋锚技术具有很大潜力,特别是结合注浆技术,其抗拔承载力会得到较大提高。

  • 标签: 土层锚杆 螺旋锚 锚杆试验 注浆 抗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16层螺旋CT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经16层螺旋CT扫描拟诊为小肠扭转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其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有1例全小肠扭转出现肠壁水肿增厚;13例空肠扭转中,其中顺时针扭转为9例,逆时针扭转为4例;5例回肠扭转;肠扭转中出现腹腔渗血有4例。经CT确诊的19名患者中,有16例同时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占84%,5例疑似病例中,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发现,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并存的有4例,占80%;19例CT直接确诊的患者中,肠管积气积液及周围肠管气液平各有16例和14例,分别占84%和7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小肠扭转 螺旋CT
  • 简介:【背景】薇甘菊和螺旋粉虱均为我国入侵物种,且二者之间无寄生关系。本研究旨在挖掘薇甘菊的利用价值,为其在螺旋粉虱生态防控中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和田间喷雾法,研究了4种提取方法(冷浸法、索氏提取法、冷浸—索氏提取法、温浸法)获得的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所选择的4种提取方法中,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9.90%和9.35%;冷浸—索氏提取法和冷浸法的提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73%和4.50%。室内生物测定表明,采用冷浸法、冷浸—索氏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所获得的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8.94、9.03、6.32和7.51mg·mL-1,但由于95%置信区间存在重合,不同提取物活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结果则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00倍液处理7d后,对螺旋粉虱的校正防效均在75%以上。但是,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提取物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冷浸—索氏提取法和冷浸法。【结论与意义】薇甘菊提取物对螺旋粉虱具有生物活性。

  • 标签: 薇甘菊 螺旋粉虱 生物防治 提取方法 植物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