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FMEA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1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后分组:1~6月入院的5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12月入院的5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FMEA下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FMEA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早期康复,可推广使用。

  • 标签: FME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救护理流程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护理质量及效果。方法: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选取84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康复护理(研究组),记录患者护理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率更高;研究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护理工作中,综合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健康水平的改善,基于此,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综合康复护理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因此需进行分组研究,常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共35例,循证护理给予观察组共3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和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均比对照组的恢复情况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护理依从性,因此值得宣传。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远程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其中40例分配至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康复长期护理;另外40例分配至观察组,接受远程康复护理。在护理完成后,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完成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远程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模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康复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3月开始,截止2023年3月,本院共计入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0例,通过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评定两组干预后满意度及恢复结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更高,同时实验组整体恢复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实施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个性化护理 满意度 恢复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山莨菪碱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T)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方法  纳入80例均为2021年7月-2023年8月于我院行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肾功能[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比两组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SCr水平较低,eGFR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尿素氮及尿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山莨菪碱在预防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保护肾功能,并可降低对比剂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山莨菪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成像效果和准确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9-2023入院的200例冠状动脉疾病病例,分为观察组(使用64排螺旋CT)和对照组(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成像结果,评估其成像质量和对狭窄的识别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64排螺旋CT显示出较高的分辨率和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诊断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 成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价值的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2年01月-2023年01月纳入的4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为95.00%(P<0.05)。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可以改善其心功能指标,对于病情恢复极为有利,可改善预后。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慢 性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老年患者接受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时间段随机抽选40例老年患者开展研究,均确诊为冠心病,通过双盲法分为研究组(桡动脉入路,20例)与对比组(股动脉入路,20例),研究指标为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时间指标、治疗安全。结果: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对比组与研究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情况对比显示对比组与研究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与对比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穿刺至置管时间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卧床时间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安全对比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接受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均十分显著,有助于心功能改善,但前者更加安全可靠,缩短卧床时间。

  • 标签: 心功能 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时间指标 心功能情况 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单双号分发法将上述样本划分为37例研究组、36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予以干预的效果更佳。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 PCI 治疗的冠状动脉原发大血管病变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术后6个月造影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率均有下降,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均有下降,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结论:开展将使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长时间抗血小板治疗、高出血风险、有外科手术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限定为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选取时间: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共计60例,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术后患者身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长期生存率。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治疗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桐叶烧伤油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6例PCI术后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记录穿刺处皮肤青紫消退时间和穿刺部位肿胀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NR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3d后,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NR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桐叶烧伤油湿敷能有效缓解PCI术后穿刺部位疼痛及肿胀,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穿刺 复方桐叶烧伤油 血肿 疼痛程度
  • 作者: 李星炎 张丽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6-18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邮编:0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将延伸护理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PCI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常规护理)和B组(31例,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护理6月SF-36评分、依从性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急诊将延伸护理用于PCI患者,能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和遵医嘱依从性。

  • 标签: 延伸护理 急诊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行重组人尿激酶元静脉溶栓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抗凝(普通肝素)、调脂(阿托伐他汀钙)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缓解率高,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TIMI3级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出血状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血率更低,且无颅内出血发生,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选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使堵塞的冠脉血管迅速有效开通,胸痛迅速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住院期间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下降,近远期预后良好,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术肢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将2018年2月-5月在我科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71%,观察组术肢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两组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品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 术肢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4例,依据患者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低体温现象,将以上研究观察对象区分为低体温体和无低体温体,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文所进行研究工作中,144例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患者62例,;年龄≥70岁、有不良心理状态、暴露面积过大、手术室室温<24 ℃等等为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文所进行研究工作中可以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工作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保温干预措施的应用,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这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低体温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手术时行桡动脉穿刺衣袖有不同程度被消毒液甚至血液污染,设计一款衣袖保护套保护病人衣袖免受消毒液以及血液污染。方法:通过调查发现进行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手术时,病人衣服不同程度被消毒液或血液污染,目前没有一款装置保护桡动脉穿刺病人的衣袖不受消毒液甚至血液的污染,因此设计出一款一次性衣袖保护套,用于临床解决此问题。结果:这款一次性衣袖保护套能够有效防止病人衣袖免受血液及消毒液污染,保护程度达99%。结论:一次性衣袖保护套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病人满意,手术医生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次性衣袖保护套 桡动脉穿刺 衣袖免受污染 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