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组采用乳腺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研究组为7.5%,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与研究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恢复率为80%,研究组为97.5%,常规组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手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疾病治愈率较高。

  • 标签: 乳腺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BI-RADS分类和应用特征,以期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同时进行乳腺超声检和乳腺钼靶检查的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第4版和第5版,进行规范化的乳腺影像评估分类,对最终评估为BI-RADS0类、4类和5类妇女进行临床随访,结合影像评估分类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中,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0类52例,BI-RADS1~3类1680例,BI-RADS4类12例,BI-RADS5类2例;乳腺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0类285例,BI-RADS1~3类1416例,BI-RADS4类42例,BI-RADS5类3例。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1例;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5类2例,4类4例,0类4例,2类1例;乳腺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5类3例,4类7例,0类1例。结论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各有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

  • 标签: 乳腺癌筛查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K5/6应用在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K5/6,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免疫组化检查,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可帮助区分良恶性肿瘤、小叶性及导管性肿瘤,准确评估与检测间质浸润程度,以及预后蛋白表达、乳腺癌治疗情况,对预后判断及内分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结论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K5/6在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免疫组化检测 乳腺肿瘤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乳腺脓肿 护理效果
  • 简介:一死人太多的地方总是很邪门的。肿瘤科就是医院里最邪门的地方。虽然按照逻辑,重症监护室死人最多,但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都是躺着进去的,进去时就有很多命悬一线的,能活着出来那叫奇迹,死亡才是预知的谜底,惊不掉任何人的眼球。肿瘤科可是个貌似风平浪静的宝地,太多活蹦乱跳的人,

  • 标签: 肿瘤 重症监护室 教案 谜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乳腺彩超诊断,对照组采取B超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和治疗时间、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通过乳腺彩超诊断,可对患者的病情实行全面的掌握,临床效果较好,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主要方式。

  • 标签: 乳腺彩超 早期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个乳腺癌(114例)的乳腺X线表现,依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分类标准,进行乳腺X线判读。结果:122个乳腺癌中导管内原位癌23例(18.9%),浸润性导管癌77例(63.1%),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乳头状癌12例,粘液癌5例。导管内原位癌乳腺X线影像学多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21例(91%)伴钙化,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91%。浸润性导管癌1级多数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75%。浸润性导管癌2级(33例)和3级(40例)乳腺X线影像有相同的征象,二者较导管原位癌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征象,浸润性导管癌2级和3级诊断BI-RADS-4b以上正确率为77%。结论:按照BI-RADS分类标准判读乳腺X线影像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乳腺X线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与乳腺MRI在导管原位癌诊断方面的差别;方法选取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导管原位癌诊断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其差别;结果乳腺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3.75%,乳腺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08%,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DCIS进行诊断时MRI和X线拍片都具有各自的优胜劣势,所以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可以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进行检测诊断,由此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X线 乳腺MRI 导管原位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柔性拖带增视系统在乳腺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乳腺摄影技术的质量。方法笔者分析了120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摄影方法所获取的不同影像信息进行质量分析。结果用柔性柔性拖带定位系统获取的信息量,无论是乳腺组织显示的范围、图像的清晰度及对比度都优于不用乳腺柔性拖带增视系统所得的影像。结论柔性拖带摄取的影像信息能满足医生的诊断要求,有利于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患有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疾病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乳腺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患有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治疗
  • 简介:摘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造成恶性增殖。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发展,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极具前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由于缺乏对早期儿童肿瘤特点的认识了解,部分肿瘤发现已到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各级医务人员及儿童家庭成员要提高对儿童肿瘤相关疾病的认识度和关注度。

  • 标签: 儿童,肿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