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预扩张胸皮瓣修复面颈部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18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面颈部病损患者355例,其中男200例、女155例,年龄4~48岁,以热力烧伤后瘢痕、Ⅲ型和Ⅳ型面颈部畸形为主。Ⅰ期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根据病损的大小及位置,置入合适容量的扩张器对胸区域进行扩张;Ⅱ期为皮瓣带蒂转移术,待扩张器扩张至理想容量后,切除病损组织,依缺损面积(单侧缺损面积为7 cm×5 cm~17 cm×16 cm)设计皮瓣后带蒂转移,胸部供区切口直接拉拢缝合;待皮瓣成活后Ⅲ期行皮瓣延迟术及断蒂术,本组患者单个皮瓣面积8 cm×5 cm~20 cm×18 cm。统计本组患者使用皮瓣个数,扩张器个数、额定容量及扩张情况,各期手术间隔时间,皮瓣存活情况,各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使用460个预扩张胸皮瓣,其中250例患者采用单侧皮瓣、105例患者采用双侧皮瓣,相应共使用460个扩张器,额定容量以500 mL(163个)和600 mL(142个)居多;扩张器的扩张倍数为额定容量的(1.14±0.19)倍。本组患者皮瓣扩张时间为(96±30)d,带蒂时间为(32±8)d,延迟时间为(7.5±1.6)d。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感染(29例)、扩张器外露(18例)和血肿(10例)为主。随访6~120个月,患者皮瓣修复处弹性、质地和颜色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面颈部对称、不臃肿。结论通过超量扩张可获得的胸皮瓣面积较大,厚度较薄,弹性、质地和颜色与面颈部受区周围组织相近,可获得良好的面颈部外观,并发症以感染和扩张器外露为主,多见于Ⅰ期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

  • 标签: 外科皮瓣 扩张术 面部 瘢痕 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我国不同领域在乳房形态标准参数的研究进展作一全面的评述,探讨如何有效地针对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的相关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女性乳房发育现状的标准参数以及其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有益建议。

  • 标签: 乳房 黄金三角 测量
  • 简介:摘要本文就珠城际铁路盾构掘进实际情况,结合掘进过程中主要材料消耗,分析了盾构在复杂地层下长距离掘进成本,对相关工程的造价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掘进 造价
  • 简介:目的实验研究多糖效应,与帆蚌寒凉药性联系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ADP和PAF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建立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10u·kgP-1P)诱导的实热模型和附子、肉桂、干姜合剂灌服大鼠造成的虚热模型,分别观察多糖对血小板聚集和热证模型的影响。结果多糖1007g·mlP-1P、50?g·mlP-1体外明显促进血小板聚集;静脉分别注射140mg·kgP-1P、70mg·kgP-130min後P对内毒素引起的温度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140mg·kgP-1P可明显降低虚热模型大鼠的血清T3值(P〈0.05)。结论多糖表现明显的促凝集作用和解热作用,体现了寒凉的特性,帆蚌寒凉药性与多糖有明显的相关性,多糖是帆蚌寒凉药性的物质基础。

  • 标签: 三角帆蚌 寒凉药性 多糖 促凝集作用 解热作用 药性物质基础
  • 简介:摘要浅孔注相泡沫、深孔注泡沫凝胶,形成灌堵结合的防灭火措施。利用深孔灌注泡沫凝胶,泡沫凝胶堆积并封堵采空区空隙,进一步利用浅孔灌注相泡沫,形成灌堵结合,减少相泡沫的流失,提高了相泡沫的防灭火效率。

  • 标签: 三相泡沫 泡沫凝胶 综合防灭火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形子宫切除术用于临床的可行性,及对卵巢功能、性生活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烟台山医院妇科经腹子宫全切51例,随机对26例行倒形子宫切除(研究组);25例行子宫全切除(对照组);对手术时间、出血及术后病率,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术前、术后1月、6月及1年测定性激素(HL、FSH、E2)水平。结果手术时间、出血及术后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症状发生率,研究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激素水平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雌二醇水平(386±195)pmoI/L,对照组(174±131)pmoI/L,1年,研究组雌二醇水平(376±189)pmoI/l,对照组(236±155)pmoI/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倒形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保留大部分宫体及各韧带和盆底结构的完整性,可避免卵巢功能早衰,防止阴道壁脱垂,保证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倒三角形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性激素 更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3D技术辅助下自体软骨移植在鼻软畸形矫正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32例鼻软畸形患者,男7例,女25例,年龄18~42(28.5±6.8)岁;取肋软骨、鼻中隔软骨或耳软骨,雕刻成条块状,用作鼻翼缘移植物,重建穹隆外形,矫正鼻软畸形;将肋软骨或鼻中隔软骨用作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并移植假体垫高鼻背,鼻尖移植筋膜组织以缓解张力。对比手术前后鼻部外形变化,软骨移植前后鼻翼软骨内外脚夹角变化,及鼻孔长轴到鼻翼缘最大距离差异,评估鼻软畸形矫正疗效。结果32例患者鼻翼软骨内外脚夹角术前为(51.5±10.9)°,术后降为(37.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孔长轴到鼻翼缘最大距离术前为(3.3±0.6) mm,术后降为(1.9±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鼻部外观及触感自然,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度为87.5%(28/32)。结论在3D技术辅助下,自体软骨移植修复鼻软畸形,术后鼻部形态改善良好,疗效满意度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鼻软三角畸形 自体软骨 鼻整形 3D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双侧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疗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根据手术及固定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双侧固定组(简称机器人固定组)和传统切开复位髂腰固定组(简称髂腰固定组)。其中机器人固定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35.7±13.3)岁(范围16~58岁);骶骨骨折形状分型,"U"型10例,"H"型4例,"Y"型2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ROY-Camille分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3例;1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Ⅱ级10例,Ⅲ级3例。髂腰固定组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37.4±15.1)岁(范围18~66岁);骶骨骨折形状分型,"U"型10例,"H"型3例,"Y"型1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ROY-Camille分型,Ⅰ型1例,Ⅱ型10例,Ⅲ型3例;10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Ⅱ级7例,Ⅲ级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ajeed评分、性别、骶骨骨折分类、ROY-Camille分型、骨折复位质量、术后伤口感染、骶神经恢复与否。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3.6个月。机器人固定组:手术时间(95.3±27.5)min(范围70~180 min),术中出血量(98.7±47.5)ml(范围50~250 ml)。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6例解剖复位,9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5.5±7.7)分。术前10例Gibbons Ⅱ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8例恢复为Ⅰ级;术前3例Ⅲ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1例恢复为Ⅰ级,1例恢复为Ⅱ级。髂腰固定组:手术时间(148.6±59.1)min(范围90~240 min),术中出血量(582.1±244.6)ml(范围300~1 200 ml)。术后7例解剖复位,6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77.6±7.7)分;术前7例Gibbons Ⅱ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5例恢复为Ⅰ级;术前3例Ⅲ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与髂腰固定组比较,机器人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Majeed评分高,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 7.76, 2.83;均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特别是骨折累及腰骶结合部,术前评估无需行骶神经减压者,机器人辅助双侧固定微创、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机器人
  • 作者: 符海秋 符小花 陈志晔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三亚 57201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三亚 572013 海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海口 57020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三亚 572013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手术(TLDG)中应用改良吻合技术(D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行TLDG手术治疗胃癌(GC)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Roux-en-Y吻合技术,观察组45例采用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5.56%,P<0.05。结论改良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远端胃癌根治术 三角吻合术 Roux-en-Y吻合技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经肌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2016年1月采用经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术中显露保护腋神经后复位骨折并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手术情况、术后骨折复位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均获得愈合,未发生腋神经损伤,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90.6%。结论有限切开经肌入路利用肌前中亚部肌间隙,能够显露和保护腋神经,直视下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间接、微创、组织侵袭小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 外科颈 腋神经 三角肌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德堡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海德堡清扫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41~79岁。病人完成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廓清后,显露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根据肿瘤部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或者全胰腺切除术,并完成海德堡区域内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右半周骨骼化,胰体尾切除术时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左半周骨骼化,全胰腺切除术时原则上需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全周骨骼化,手术均彻底清除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夹角处的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2)术后恢复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30例病人均行开腹手术,其中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全胰腺切除术,1例行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16例病人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3例联合左侧肾上腺切除术。30例病人中,5例术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范围为1.00周,8例为1.25周,8例为1.50周,9例为1.75~2.00周。16例病人离断胃左静脉,14例保留胃左静脉。3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87 min(165~495 min),术中出血量为275 mL(50~800 mL)。9例病人术中输注红细胞或冰冻血浆。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肿瘤长径为3.4 cm(1.2~7.3 cm),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0枚(9~3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2枚(0~19枚)。30例病人中,20例肿瘤分化程度为中分化,10例为低分化。9例病人环周切缘为R0切除,17例为切缘1 mm R1切除,4例为R1切除。术后病理学T分期:30例病人中,3例为T1期,18例为T2期,5例为T3期,4例为T4期。术后病理学N分期:30例病人中,9例为N0期,13例为N1期,8例为N2期。术后病理学TNM分期:30例病人中,2例为Ⅰa期,2例为Ⅰb期,3例为Ⅱa期,11例为Ⅱb期,12例为Ⅲ期。(2)术后恢复情况:30例病人中,2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 Ⅰ级并发症6例,Ⅱ级并发症9例,Ⅲa级并发症3例,Ⅴ级并发症2例。术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1.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0,清扫1.25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1/8,清扫1.5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4/8,清扫1.75~2.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9/9,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离断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5/16,保留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1/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病人中,19例行术后辅助化疗;28例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8~68 d);2例病人死亡。3例病人术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3)随访情况:28例出院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随访期间,1例局部进展期病人发生局部复发,9例病人发生肝转移(4例可切除胰腺癌、4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1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病人发生腹膜转移。17例病人无瘤生存。结论海德堡清扫应用于胰腺癌根治术肿瘤根治程度较高,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稍高,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建议对选择性病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在高流量胰腺外科中心进行。

  • 标签: 胰腺肿瘤 海德堡三角 淋巴结清扫 根治术 局部复发 手术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腕关节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术前MRI及超声检查资料,且经手术证实为单侧TFCC损伤的32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对比超声与MRI诊断结果。结果TFCC损伤超声主要表现为TFCC形态肿胀、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破损处为不规则无回声区;CDFI于损伤的TFCC内部撕裂口边缘可探及血流信号。32例TFCC损伤患者中,超声诊断26例,检出率81.25%(26/32),MRI诊断27例,检出率84.38%(27/32),2种检查方法对TFCC损伤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6)。结论通过高频超声可较准确地诊断TFCC损伤,从而简便、快速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后副骨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于CT随诊结果。方法选取关节外伤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X线、MRI检查与CT检查影像诊断。对外伤影像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CT随诊,对副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临床结果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副骨的周围软组织发生肿胀共50例,发生积液共30例,患者副骨发生骨髓水肿共27例以及11例发生周围筋膜增厚。对外伤患者1年后进行CT随诊结果表明,骨髓水肿患者中,发生副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24例;积液患者发生副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15例;周围筋膜增厚患者发生副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6例。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副骨骨髓水肿与在外伤1年后,患者副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存在相关性。结论MRI在副骨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在踝部发生急性外伤后,患者的MRI显示发生骨髓水肿,即强烈地预示在外伤的1年后,患者副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等改变。

  • 标签: 外伤 副三角骨综合征 影像表现 CT随诊
  • 简介:目的通过外科手段修复成人面颈部的葡萄酒色斑。方法应用扩张的胸皮瓣修复成人面颈部葡萄酒色斑11例。切除面颈部的血管畸形,转移扩张的胸皮瓣覆盖创面,3周以后行断蒂手术。结果扩张后的皮瓣较薄。转移到面部没有明显臃肿,同时色泽和质地与面部组织相似,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对于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成人面颈部葡萄酒色斑,可以选择外科治疗。

  • 标签: 胸三角皮瓣 扩张 成人 葡萄酒色斑
  • 简介:解剖学上根据组织结构、血管神经走行、疾病好发程度等将人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区”,它们往往既是机体的薄弱处,又是疾病多发处。重点防护人体的区,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1)面部区:面部区是由鼻根部与两侧口角连线构成的等腰形。如果区出现不对称,提示面瘫、脑梗死、腑出血。如果鼻梁上出现十字形或纵向皱纹,显示脊柱可能有疾病。人中区颜色暗绿,提示有胆囊炎、胆绞痛。面部区有丰富的静脉网与颅内相通。一旦损伤或细菌及病毒感染,就可能随血管回流到脑部,引起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在此区域出现疖、痈,千万不能随意挑刺、挤压,否则极易导致颅内感染。(2)肩颈区:肩颈区由颈部和两肩组成。

  • 标签: 三角区 延年 保护 颅内感染 血管神经 组织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内眦赘皮矫正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了"Z"成形术式,"Y-V"法及皮肤瓣去除加内眦韧带缩短法矫正内眦赘皮.结果本组43例,采用了"Z"成形术式和"Y-V"法矫正的内眦赘皮12例中4例瘢痕明显,5例内眦间距重新增宽,采用皮肤瓣去除加内眦韧带缩短法31例中术后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Z"成形术式,"Y-V"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瘢痕遗留和皮瓣坏死,部分内眦间距重新增大,而皮肤瓣去除加内眦韧带缩短法切口隐蔽,外观无瘢痕,避免了皮瓣坏死和内眦间距重新增宽的弊端.

  • 标签: 皮肤三角瓣 内眦韧带缩短 内眦赘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