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期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后,各项检测的合格率由94.6%提高到97.5%,统计学上有差异,而同期医院感染率由5.24%下调到3.53%,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加强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可有效的减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 防控能力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院内感染科收治的患者80例,依据管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n=40)和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1例,未发生3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1/40);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4例,未发生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0%(4/40)。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传统管理模式高。

  • 标签: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院感染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时间资料为2021年1~12月39例医院住院患者采取常规管理设置为对照组,选取时间资料为2022年1~12月39例医院住院患者采取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设置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医院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实施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过程当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所具有的现实作用及效果及效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6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依照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将其中30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进行分析,而另外300名患者在构建过程当中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式的管理,其中参照组患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用普通性的管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应用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所具有的感染发生几率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感染患者其自身所具有的感染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结论:在具体的感染预防及相应的控制过程当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对于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预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笔者医院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还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在医院内所获得的感染被称之为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为影响医院整体形象、诱发医患矛盾的不良事件。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强院感管理、控制院感发生,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和价值。强化以护士为主体的院感管理,对预防感染具有促进作用,可使患者获得的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并减轻其痛苦以及经济负担,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旨在探讨院感管理对于院感发生率与护理质量的积极作用,报告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质量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对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21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感管理,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784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0.55%低于对照组1.64%(P

  • 标签: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病例资料调查区间为2020年3月~2022年1月,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目标,统计出74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强化感染管理,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对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情况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感染管理 强化 医院感染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病例资料调查区间为2020年3月~2022年1月,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目标,统计出74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强化感染管理,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医院感染管理,探究对护理质量以及院感出现情况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总计10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对照组5例和实验组5例。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较少。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护理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评分。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效果较好,能够减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放心满意,值得推崇。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质量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运用院感监控措施的价值。方法:实验对象80例为普通病房患者,以红蓝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传统组(n=40)、对比组(n=4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管理和院感监控管理,并对比管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10月。结果:对比组较传统组的感染事件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医院感染监控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确切,有助于减少感染事件,推荐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监控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与控制产房医院感染采用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管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采用基础管理对412例分娩产妇实施产房医院感染预防,设立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方式予以379例分娩产妇做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设立为观察组,实施管理后对管理效果开展分析。结果:统计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结论:预防与控制产房医院感染,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方式做管理干预,能够有效管理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6月在本院就职的20例医务人员(对照组)以及2023年07月 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职的20例医务人员(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按照常规措施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观察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结果 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正确洗手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正确洗手率,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分别为98.78%、100%,现患率分别为3.96%、2.74%;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均以ICU居首占2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2.50%;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29.17%;抗菌药物日使用率由51.06%下降至44.28%,治疗用药由52.98%上升至76.40%;治疗用药标本送检率分别为59.56%,63.24%。结论通过连续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比较,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征,重点监测高发科室和关键环节,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确保医疗安。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方法:于我院消化内科中选取6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问题,总结患者感染那部位及影响因素。结果:经实验分析来看,697例患者中共83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率11.91%,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是感染率较高的几个部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多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这其中与年龄、住院时间长、医护人员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结论:消化内科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治疗。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90例肿瘤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患者在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结果90例肿瘤患者中有82例没有发生医院感染,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8%,医院的同期平均感染率为12%,肿瘤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医院的同期平均感染率。结论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医院感染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一共有120例,对120例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在60岁以下感染的患者一共有51例,感染率为1.85%;年龄在60-70岁感染的患者一共有36例,感染率为2.19%;年龄在70岁以上感染的患者一共有33例,感染率为2.71%。本文结果显示,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消化道肿瘤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肝硬化以及胰腺炎;消化内科医院感染部位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下呼吸道以及胃肠道;住院时间在1-2个月以上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大。结论在临床治疗期间,所有临床操作都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对易感人群给予重点保护,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进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