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流量变化的河道生态需水(EIFR)估算方法,简记为习变法(LiHafloVa)。方法通过建立流量变化与生物习性的定量联系,确定主要生态保护对象生活习性关键月份,既具有水文学方法的简便优势,又能尽可能多地考虑生物学特性,能较好地解决资料缺乏地区的生态需水估算问题。EFIR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对关键月,EIFR为该月中值流量与该月的流量变异系数的乘积。对其它月份,EIFR为90%超过概率流量与全年各月流量变异系数最小值之乘积。应用该法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包括达曲、泥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调水河流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河道内多年平均状态每年需保持的水量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在达曲至少为24.7%,泥曲为46.4%,色曲为21.7%,杜柯河为21.6%,玛柯河为15.0%,阿柯河为15.7%。该比例系数基于研究区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是流域的客观反映,可以作为制定工程最大可调水量的依据。计算表明,在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大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6%的条件下,6条河多年平均意义上每年最大可调水总量为41.87×10^8m^3,占6条河多年平均总径流量(60.5×10^8m^3)的69.2%。

  • 标签: 生态需水 变异系数 流量 生物生活习性 习变法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河流
  • 简介:针对管道型取水户流量监测,设计一套完备的流量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系统,应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可应用于各种安装环境,方便施工;对多点集中取水户进行典型设计,实现一台数据传输终端传输多路数据,节约建设成本,维护简单;规范数据传输终端和流量计安装调试方式,提供精准的水资源数据服务,实现日常水资源管理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信息共享能力。

  • 标签: 无线网络 供水管道 流量监测系统
  • 简介:马马崖一级水电站运行期由于电网调度和水库调蓄作用将使坝址下游河段出现减、脱水现象,为了保证坝址下游生态流量,通过生态机组、生态基荷和放空底孔等3个方案的设计、比选研究,从安全性、操作性、经济性角度推荐生态机组方案,即利用18MW生态机组以保证坝址下游生态流量不低于31m3/s。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生态流量 保证措施 设计 研究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
  • 简介:水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生态流量的界定和计算方法的综述,利用引汉济渭工程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实例,提出对不同的河流生境,应具体分析各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在满足河流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让河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 标签: 引汉济渭 河道内生态流量 方法
  • 简介:由于江河流域的月平均流量变化与月尺度的短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参照月尺度的短期气候变化的逐月滚动预测模型建立了江河流域的月平均流量逐月滚动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2001年1月以后的逐月平均入库流量和瞬时最大入库流量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 多时间序列数学模型 降雨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简介:基于选取的淮河中上游5条河流,11个断面的典型鱼类调查资料以及长系列(1956年-2000年)天然和实测逐月径流数据,运用流速法(最小,平均,最大)、月最小径流法、逐月频率法设定四种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案。首先,根据Tennant法提出针对丰、平、枯、特枯四种年型和年内汛期、非汛期差异的生径比标准。然后,根据流速法三种计算结果满足生径比标准的情况选取合理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案。研究表明:5条河流的最小和适宜生径比大小关系均为涡河〉沙颍河〉淮河干流〉淠河〉洪汝河;满足生径比标准的难易程度为洪汝河〉淮河干流〉淠河〉沙颍河〉涡河。涡河、沙颍河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低,应提高生态用水比例。

  • 标签: 淮河 流速法 生态流量 生径比 生径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