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交叉非对称式切尔尼-特纳系统设计了一种宽光谱高分辨率微型分光系统,采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光路设计、优化及像质分析后,得到了尺寸为70mm×42mm×15mm、波长范围为200-750nm、分辨率为1.5nm的分光系统,并搭建了实验光路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具有小型化、高分辨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中进行多种水质参数的监测

  • 标签: 水质监测 光学设计 分光光度计 宽谱段 光谱分辨率
  • 简介:能够在行星上着陆原位探测分析样品中有机组分的分析仪器在设计和建造上必须满足诸多苛刻的要求,才能保证宇航发射、飞行、着陆和探测过程所需的可靠性。这些要求包括:微重力环境;真空环境;大幅度温度变化;强宇宙射线辐射;长时间的宇宙航程;功率限制;体积限制;重量限制;发射和着陆时耐受振动和冲击要求;可靠性要求;数据压缩和传输。详细地讲解了每项要求对分析仪器的设计所带来的难题。介绍研制的空间站舱内在线气相色谱仪,用于分析舱内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组分,以及明场荧光检测仪器的原理和设计要点。

  • 标签: 深空探测 行星探测 有机组分 仪器研究
  • 简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5月12~17日在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和来宾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庄松林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金国藩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大学教授黄尚廉院士.

  • 标签: 仪器仪表 光机电技术 系统集 学会 中国 成分
  • 简介: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场合期望提供实时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于这类应用场景,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端监测站点与数据处理中心的系统架构已经十分成熟。给出了基于信号覆盖率最高的GSM中最可靠的短信服务作为数据传输媒介的远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方案中的硬件选型以性能、尺寸和功耗同时作为标准,力求使得系统具有更佳的工程使用价值,方便日后推广。同时监测中心除提供基本的监测软件外,还提供了开发库,便于用户利用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对原型机的测试,该设计能够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连续72h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远程监测 空气质量 GSM模块 单片机 传感器
  • 简介: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实时传感系统,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FiberGrating,LPFG)传感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FiberGrating,LPFG)传感器监测树脂传递模型(ResinTransferMolding,RTM)工艺的流动前沿,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对LPFG损耗波峰的影响,探讨了LPFG在RTM工艺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树脂模塑成形 长周期光纤光栅 折射率
  • 简介:为了实时探测离子土固化剂(ISS)在固土过程中的阳离子交换量(CEC),采用激光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ISS处理后的土壤溶液中的K、Ca、Na、Mg、A1、Si这6种离子含量进行探测。分别对由不同配比(1:100、1:200和1:300)的ISS处理过的高岭土、膨胀土、红粘土等5种标准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壤中的各种离子随ISS配比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不同土壤与ISS作用的效果各不相同;ISS的配比并非越高越好。这些工作为ISS固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而利用激光击穿光谱技术进行探测的方式为ISS固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激光击穿光谱 离子土固化剂 阳离子交换 土壤 配比
  • 简介:基于热作用下生物组织特性的理论,描述了最新的理论研究进展,介绍了将光学监测技术用于热致组织特性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典型的实验结果;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与损伤特性的关联;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对脱水量的依赖性;热作用下血液灌注的光学成像监测.将光电技术用于热作用过程中生物组织特性变化的监测,对进一步完善热疗理论、实现热疗的在体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标签: 热作用 生物组织特性 光学监测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损伤特性
  • 简介:基于数字散斑干涉(DigitalSpecklePatternInterferometry,DSPI)成像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相位移技术的材料三维变形检测系统。并以薄铝板为测试材料,在固定点机械受力条件下进行了热膨胀变形测试实验。通过对检测系统进行坐标标定和不同传感器图像间的相关运算,获取三个不同视觉方向图像之间各像素的匹配关系,然后对匹配好的图像进行滤波和解包裹处理,从而可解析出物体在形变过程中X、Y、Z三个方向的位移。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为非结构化环境下材料表面三维应变高精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数字散斑干涉 图像相关 空间相位移 同步采集 三维变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