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组合材料学是组合方法与材料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与传统材料研究中,每次只合成、表征一种材料的策略不同,组合方法采用并行合成、高通量表征的研究策略,在短时间内通过有限步骤,快速合成大量不同的材料,形成所谓的材料库(又称材料芯片)、并快速表征它们的性质,从而达到高效筛选/优化新材料的目的。此方法极大地加快了新材料的研究速度,特别适用于那些体系复杂,而物性形成机理又不明确的材料体系的研究。同步辐射是接近光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转向时沿切线方向放出的高亮度电磁辐射,也即广义的"光"。由于同步辐射的频谱覆盖了从THz直至硬X射线广阔频段,通过这种高品质的"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以研究材料的原子结构、微结构、电子结构、元激发等,从而深入地掌握材料宏观物理性质的微观机理。将结合在真空紫外荧光材料和多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同步辐射和组合方法在功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组合方法 同步辐射 功能材料
  • 简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在氧气气氛中以高纯Zn为(99.999%)靶材,在单晶硅和石英衬底表面成功生长了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表明轮廓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合成薄膜材料的晶体结构、厚度、光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ZnO薄膜的沉积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LD法在室温下可以制备出(002)结晶取向和透过率高于75%的ZnO薄膜,但室温下沉积的ZnO薄膜的发射性能较差,沉积时间的延长不能改善薄膜的发光性能。

  • 标签: 脉冲激光沉积 ZNO薄膜 沉积时间
  • 简介:采用电化学法得到了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厚度为100~200nm的聚苯(PANI)薄膜,研究了聚合时间对PANI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聚合时间下,PANI膜呈现色域较宽、颜色饱和度较大的梯度颜色变化过程,其电荷转移电阻(Rct)和紫外吸收曲线及颜色间的响应时间(Responsetime)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且在该聚合时间下,膜达到最大光学对比度(35%),有望在电致变色智能窗上取得良好的应用。

  • 标签: 聚苯胺 纳米膜 电化学聚合 电致变色 光电性能
  • 简介:过去几年,可弯曲电子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听起来有点像科幻电影一样,手机可以卷起来放进口袋里;用户可以将电视机折叠起来并带到朋友的家中等。现在,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科学家团队的新发现,增加了可弯曲电子大众化的可能性。他们称使用金纳米材料可以为电子创建出一种完美的表面,具有完美表面的电子将同时兼具柔软性、导电性及透明性。

  • 标签: 科幻电影 流行趋势 柔软性 HOUSTON 金纳米线 人能
  • 简介:近日,德国马克斯-玻恩非线性光学与短脉冲光谱学研究所(MBI)的研究人员与国际伙伴一起研发了一个试验装置,首次可以准确确定电子从隧道效应障碍物中出来的时间点。该研究为原子和分子中的“多电子重排”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直接分辨提供了一个普遍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 标签: 电子隧穿 试验装置 时间点 研发 科学家 《自然》杂志
  • 简介:据媒体报道,韩国汉阳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三维多孔硅阴极材料,能大幅度提升锂离子充电电池(以下称锂电池)的容量和效率,手机待机时间因此有望提高8倍。

  • 标签: 阴极材料 多孔硅 待机时间 电池阴极 手机 充电电池
  • 简介: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Ni含量的ZnO(Zn1-xNixO)稀磁半导体材料,通过XRD、FESEM和VSM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进行了分析与测试,探讨了反应时间对Zn1-xNixO材料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显著影响Zn1-xNixO的结构与磁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样品的结晶质量下降,形貌由六方棒状结构转变为片状结构,同时磁性减弱。

  • 标签: Zn1-xNixO稀磁半导体 水热法 反应时间 磁性 结构
  • 简介: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存在下,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Fe3O4状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Fe3O4纳米粒子在聚苯胺(PAn)中的含量获得了电磁性能可调的纳米复合物,采用FT—IR、XRD、SEM、TEM、电导和磁性能测试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获得了试样在2—18GHz范围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经计算获得微波反射损耗曲线,发现当样品中Fe3O4的含量为15.8wt%时,在9.0GHz处具有最大的反射损耗-17.1dB,损耗起.过-10dB的频宽为1GHz。

  • 标签: 聚苯胺 四氧化三铁 网状磁性纳米复合物 电磁参数 微波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