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渔业专业会议和全省水产工作会议精神,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渔民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一优双高"和无公害渔业,加之政策带动和气候适宜,全省渔业生产继续保持总量快速增长、质量稳步提高、效益增加的态势.

  • 标签: 2004年 渔业生产 形势分析 河南省 养殖品种结构 同比增长
  • 简介:一种能够快速筛选病原敏感药物的简易分析盒上市传利号:ZL2003201315491)。该分析盒能同时进行多种抗生素的药敏检测,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从多种常用药中选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从而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避免滥用、误用药物,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害,减少经济损失,该分析盒已在郑州上市,由“大河水产”公司代理。

  • 标签: 诊断 上市 选药 治疗药物 药敏检测 分析
  • 简介:近年来,新疆土著鱼类白斑狗鱼(Esoxlucius)已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本研究用8对微卫星标记扩增了190-360bp的2-7条带,分析构建了白斑狗鱼家系亲本的遗传结构。白斑狗鱼雌、雄亲鱼的观测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6438、0.7066和0.6500、0.7076,表明白斑狗鱼亲本杂合度较高。雌、雄亲鱼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464和0.6486。总体上8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雌雄亲本间遗传距离为0.0426,适于分析白斑狗鱼亲本的遗传结构。F统计显示,白斑狗鱼近亲交配不严重,适合作为家系选育亲本。

  • 标签: 白斑狗鱼 亲本 家系选育 微卫星 遗传结构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10sm+8st+6t。

  • 标签: 黄颡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固始县网箱养鳝已规模化发展,2015年达12万箱,为养殖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但近年来苗种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繁殖亲体大量减少是造成鳝苗短缺的最直接原因,生存环境恶化造成成活率降低,引起黄鳝种质资源急剧衰退.

  • 标签: 黄鳝 苗种 减少 原因
  • 简介:本文从技术效率分析和前沿生产函数原理出发,以2002和2003年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成本收益统计资料为样本,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确定型统计前沿模型,并测定我国主要省市农户精养淡水鱼的技术效率值,得出结论为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生产存在着技术效率不高、波动幅度较大、地区差异较大的现状.

  • 标签: 技术效率 淡水鱼 前沿生产函数
  • 简介:利用992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德国镜鲤(Cyprinuscarpio)F1代19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共组成5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5138.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9cM;利用软件MapQTL6.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酸性磷酸酶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9个与酸性磷酸酶有关的QTLs,分布于8个连锁群。其中LG24连锁群LOD值最大(5.37),位于LG24连锁群,最大的可解释表型变异为13.8%。通过BLAST与斑马鱼进行序列比对,找到了与斑马鱼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横跨膜蛋白50a、ADP核糖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8同源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对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疾病调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镜鲤 遗传图谱 QTL 酸性磷酸酶
  • 简介:河南省自北向南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渔业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水域面积46.7万公顷,其中可养鱼面积30万公顷;全省共有池塘近40万口,总水面积14万公顷;水库2355座,13.3万公顷;湖泊110个,0.4万公顷。

  • 标签: 河南省 水产养殖业 排污 水域面积 渔业资源 公顷
  • 简介:猪流感除了其显而易见的兽医传染病学意义,更在于其深远的公共卫生意义以及在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种间传播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猪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猪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新宿主的机制.希望对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猪流感 SIV 传播机制 流行病学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更加倾向食用绿色、无公害食品,也更加倾向于健康消费。“四大家鱼”作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种类,应该满足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利用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来保障“四大家鱼”的食用安全。

  • 标签: 四大家鱼 池塘养殖 健康养殖技术
  • 简介: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团头鲂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团头鲂的核型为2n=48,26m+18sm+4st,臂数(NF)为92。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红血球细胞核的DNA含量为2.66pg/N。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团头舫染色体数及DNA含量是稳定的,其核型公式与有关文献的报道略有差异。

  • 标签: 团头鲂 核型 DNA含量 染色体数目 种质资源保护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盘鲍、皱纹盘鲍、两者的杂交子一代(F1)及本地多年养殖的杂交鲍的DNA进行RAPD分析,探讨鲍种质演变遗传学现象。结果表明杂种子一代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并不对等,更偏向皱纹盘鲍:本地鲍的多态位比例最低,表明本地杂交鲍在遗传上发生了种质变化。

  • 标签: RAPD分子标记 盘鲍 皱纹盘鲍 杂交子代
  • 简介:利用常规方法测定平均体质量(2035.7±12.4)g黑斑狗鱼Esoxreichrti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黑斑狗鱼肌肉(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0.71±0.54)%、(0.33±0.13)%、(78.57±1.45)%和(1.27±0.07)%;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TAA)为(18.93±1.42)%,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为(8.14±0.52)%,EAA/TAA和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分别为43.00%和75.44%,EAA组成符合FAO/WHO的优质蛋白质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AminoAcidScore,AAS)评价,黑斑狗鱼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和蛋+胱氨酸,按照化学评分(ChemicalScore,CS)评价,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蛋+胱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57,4种鲜味氨基酸(DAA)的含量为(6.63±0.48)%。肌肉中C16∶0和C18∶0含量分别为(14.91±0.65)%和(4.75±0.32)%;5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22∶6n-3(DHA)、C18∶1n-9、C18∶2n-6、C20∶5n-3(EPA)和C18∶3n-3,其中DHA含量高达(24.14±2.07)%。综上所述,黑斑狗鱼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 标签: 黑斑狗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 简介:本文分析鳗鱼养殖生产过程产生药残、农残的主要危害有环境因子、鳗池土壤、水源、水质、苗种、饲料(包括生物饵料)、水产药物等投入品,以及鳗鱼包装运输受污染,提出了避免鳗鱼药残的关键控制点有鳗鱼苗种、生物饵料、水源、水质、土壤、配合饲料、药物使用、成鳗等,必须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鳗鱼养殖 安全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HACCP
  • 简介:一、经济核算经济核算是养鱼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养鱼场全年生产经营成果的计算和总结,又为经济效益分析提供依据,为第二年的生产经营计划的改进提供参考。养鱼场每年年底都要进行经济核算。核算要在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严格,记账完整、准确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到准确,符合实际管理的需要。

  • 标签: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核算 养鱼场 生产经营计划 物资管理 经营成果
  • 简介:将构建携带H1启动子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鲤受精卵核区附近,获得了一批具有RNAi表型的转基因鲤,PCR和分子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鱼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32.78%;一龄鱼的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比普通鲤平均生长快0.99倍,其体高和体厚分别平均增长0.22和0.26倍,其中有31.82%的群体平均体厚是普通鲤的1.6倍。结果显示,该质粒表达的发夹环型dsRNA可以有效降解其转录产物,对阻抑肌细胞中同源基因的表达、鲤肌肉的再生能力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鲤背部肌肉增厚、体质量增加,说明该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双链RNA在鲤体内具有RNAi效应。RNAi技术为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鲤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RNAI技术 生长
  • 简介:由于广西一些养殖场频繁发生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仔猪呼吸道症状等为特征的流行性传染病,怀疑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所致.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黄伟坚等从病猪中采集材料,经RT—PCR检测为硝、性后,接种于Marc-145细胞,经过六代盲传,发现典型的细胞病理变化(CPE),经鉴定为PRRSV,命名为GXA株,其毒价为105.33TCID50/mL.参考VR-2332和CH-la株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GXA株的E、M、N基因同时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应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拼接得到GX丸株的E,M和N3个基因片段共长为1473bp.同源性分析表明。GXA株与VR-233、MLV和RJ-4的同源性为99.7%-100%,而与欧洲型代袭株LV的同源性只有66.4%.表明GXA与VR-233、MLV和RJ-4株亲缘关系比较密切;与欧洲代表株LV亲缘关系较最远。属于美洲型毒株,有可能来源于疫苗株.

  • 标签: 序列分析 结构基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克隆 细胞病理变化 同源性分析
  • 简介:池塘养鱼是广西淡水渔业的主体。尽管近代淡水养殖方式朝多元化发展,如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开发的兴起及网箱养鱼、稻田养鱼技术的迅猛发展,鱼产量比例逐年提高,但池塘养鱼产量近五年来仍占全区内陆养殖产量的60%以上。

  • 标签: 池塘养殖 发展趋势 利弊分析 广西 模式 稻田养鱼技术
  • 简介: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北极七鳃鳗L.camtschaticumCOI部分序列82条、俄罗斯的溪七鳃鳗L.reissneri17条和中国的朝鲜七鳃鳗L.morii3条,共计102条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分析,以明确七鳃鳗属Lethenteron3个种类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单倍型检测发现,北极七鳃鳗共有14种单倍型,其中中国群体4种,俄罗斯群体11种,美国群体3种,大部分个体共享2种单倍型;溪七鳃鳗有3种单倍型,均与北极七鳃鳗共享;朝鲜七鳃鳗辽宁丹东群体和黑龙江抚远群体各独享1种单倍型。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除了朝鲜七鳃鳗黑龙江群体Hap16单独聚类外,其余15种单倍型无明显分化,聚为一支。单倍型序列分歧检测发现,黑龙江群体Hap16无论种内或种间,均与其他15种单倍型分歧达到种级(~2%)分化水平。因此,推测朝鲜七鳃鳗黑龙江群体为七鳃鳗属一个有效种,溪七鳃鳗为北极七鳃鳗的不同生态类型。

  • 标签: 七鳃鳗属 COI基因 系统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