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在我省一些地区中晚秋蚕期大量发生血液脓病的情况较为多见,不少蚕农对自家几年来发同一种感到束手无策,误以为蚕种质量有问题,或蚕品种不好等等.

  • 标签: 秋蚕期 血液型脓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在应用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得体育课内外紧密集合,最大程度的提高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文章主要针对应用本科高校的教学定位,通过笔者的研究分析,旨在总结出应用人才培养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努力研究适应应用本科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已提升应用本科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应用型 本科高校 俱乐部 俱乐部教学 研究
  • 简介:传统的桑树从播种育苗到养成丰产树一般需要四年时间,第一年春采用一步成园直栽,冬季离地16.7cm(5寸)以内嫁接,第二年养成主干,第三年养成第一支干,第四年养成第二支干,第五年进入丰产期。即使购买嫁接良桑苗直接栽植也需要三年时间养成丰产树。为缩短养时间,使桑树快速养成丰产树,根据省农业厅产业处(蚕业站)的统一安排,兴文县石海茧丝绸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开始进行桑树嫁接苗快速丰产养试验,采用桑树嫁接苗栽植,当年探索试验一干两支四分杈快速养法,取得了初步成功,该技术得到试点农户的充分认可,现已在周边农户示范推广。

  • 标签: 丰产期 嫁接苗 桑树 养型 试验 播种育苗
  • 简介:本研究筛选到八种被认为具有持水抗旱潜力的桑树基因。根据叶产量、养分分析(总的可溶性蛋白质、糖分、自由氨基酸、总的类脂和甾醇)和一些抗旱特性和气门开放频率、几丁质厚度、上表皮腊质含量、叶绿素稳定指数,以及与水分有关的参数(如叶水势、相对含水量、失水和持水能力等),推荐了适合干旱条件下的桑树基因,按抗旱性大小顺序排列为:S—13>S—34>BC2—59>MR—2>S—14>Tr—4>Kosen>M—5。在胁迫条件下,发现S—13和S一34可保持较高的叶水势、养分和渗透物,使叶产量高产。并且,这两种基因被推荐适用于热的和干旱条件下的桑园。由于胁迫,造成渗透物如脯氨酸和甘氨酸内钠盐两到三倍的过量产生是对损害的一个显著的正相关指示。因为发现在对水缺乏的易感性和抗性的桑树基因中,这两种渗透物都增加。

  • 标签: 桑树基因型 抗干旱 叶产量 养分 与水有关的参数 渗透物
  • 简介:1989年秋季,我们曾对桑树10品种:嘉陵4号、嘉陵8号、嘉陵9号、嘉陵新9号、嘉陵10号、嘉陵15号、嘉陵16号、荷叶白、新一之濑、小官桑(对照),进行了秋叶产量调查。初步结果是:嘉陵新9号、嘉陵9号、嘉陵8号和嘉陵16号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今年春蚕期,我们又对这10个桑品种进行了春叶产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一、试验材料、调查日期及

  • 标签: 春叶 品种比较试验 产量分析 春蚕期 新一之濑 调查日期
  • 简介:文章阐述了桑蚕僵的种类及发病规律,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蚕桑生产技术工作的积累,提出僵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对养蚕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桑蚕 僵病 防治措施
  • 简介:研究人员发出警告称,香蕉束顶(BBTV)目前在西非蔓延.尼日利亚是西非第二大香蕉生产国,越来越多的香蕉园感染束顶,如果不及时控制,该病将会严重毁坏香蕉园,数百万依赖其生存的香蕉种植户将会受到影响。

  • 标签: 香蕉束顶病 尼日利亚 成灾 研究人员 香蕉园 生产国
  • 简介:栽桑的目的是为了养蚕,但在养蚕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蚕,为提高蚕病防治效果,减少养蚕损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围绕消毒和清洁饲养,切断病源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养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只有有效地防治蚕的发生,才能实现养蚕成功与增收目标。

  • 标签: 综合防治 蚕病 养蚕 效益 饲养条件 防治效果
  • 简介:蚕蝇蛆是由多化性蛆蝇产卵于蚕体皮肤上,经一定时间孵化成蛆后,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各蚕期均有为害,尤以夏、秋特别严重,从而产生大量蛆茧,使得茧

  • 标签: 蚕蝇蛆病 体内寄生 多化性 蚕期 蚕体 蚕药
  • 简介:桑里白粉食菌瓢虫是发生在桑叶上以取食桑里白粉病菌丝孢子的一种瓢虫,本文通过对桑里白粉食菌瓢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观察,揭示其各虫态的表面形态特征,为桑里白粉食菌瓢虫的生物学研究、种属分类提供依据。

  • 标签: 桑里白粉病 食菌瓢虫 形态特征
  • 简介:当前,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单产低、茧质低、效益低的“三低”局面,严重地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其原因除养蚕布局、蚕种质量、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外,蚕大量暴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九十年代,因蚕造成蚕茧损失比八十年代高,全国各大蚕区均占总收茧量的12%左右,发病的种类是以病毒、微粒子、真菌为主.四川也不例外,特别是病毒在有的蚕区发生严重,占蚕损失的70~80%.蚕农

  • 标签: 原因及防治 农药中毒 蚕病防治 蚕体蚕座 病毒病 消毒效果
  • 简介:是养蚕业的大敌,每年单是蚕的发生就给养蚕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桑园面积和养蚕农户的逐年增加、蚕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技术培训、蚕房条件及蚕种场的建设改造等各种配套措施的严重滞后,蚕由过去的零星、局部发生已向暴发流行的趋势发展,引起各级政府和蚕业技术部门的高度关注.

  • 标签: 综合防治技术 蚕病 养蚕业 经济损失 蚕业生产 技术培训
  • 简介:生产实践证明,通过用消毒液浸泡桑叶进行原蚕饲养,结合桑园杀虫管理、病虫害预测预报、日常消毒防病的细节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的发生。防“微”技术主要是要抓下面几项基础性工作:原蚕区保护工作(无毒种提供、蚕沙处理、日常防病消毒)、桑叶全程消毒工作(浸泡消毒、防“微”灵及多菌灵的正确使用)、桑园杀虫工作(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安全制种工作(原蚕生产时间及批次安排、日常消毒、原蚕点建设、蚕种质量保证体系)。

  • 标签: 防“微” 生产实践 探索
  • 简介:四川省涪陵地区科技情报所研制的“灭蚕蝇纸”成功,并已申报专利.该药纸是在“灭蝇索”中添加多种辅剂.用吸附性较强的纸作载体,经过喷涂或浸渍而含有一定有效药剂的新型蚕药,它的生产工艺简单、投资设备少、包装运输方便、安全、生产成本低、损失少,该药纸是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故不怕压、不怕碎、蚕农使用保管方便,易于推广.

  • 标签: 包装运输 蚕药 塑料袋 涪陵地区 防治 推广
  • 简介:养蚕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在生产过程中,蚕一直是蚕种、蚕茧生产丰收优质的最大威胁,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是蚕业生产不稳定、不安全、风险大的主要因素。凉山州夏、秋两季发种量占全年60%以上,而夏秋季往往是蚕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如何做好夏秋季蚕防控工作,夺取蚕茧产、质量双丰收,是凉山州蚕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积累的经验,谈些认识和体会。

  • 标签: 蚕茧生产 夏秋季 蚕病 防控 蚕业生产 生产环节
  • 简介:山核桃疮痂是一种真菌病害,2013年美国佐治亚州山核桃产量因山核桃疮痂减产近半。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欲选育出抗疮痂同时果实个大、品质好的山核桃品种。疮痂影响了该州两大山核桃主栽品种:Desirable和Stuart,品种间的病害程度不一致。由于疮痂是本土病害,很难对付,且该病与山核桃共同进化。研究人员在检测中发现,疮痂病菌不只一种,而是许多种。不同品种山核桃树对彼此间的疮痂病菌存在抗性。

  • 标签: 疮痂病 桃品种 选育 美国 山核桃 真菌病害
  • 简介:家蚕病毒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据四川蚕普查资料显示,每年家蚕因蚕减产20%左右,其中家蚕病毒的危害占蚕损失中的70%~80%,养蚕成败的关键是蚕品种的优劣和蚕的防除,蚕的发生直接影响到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病毒病 家蚕 发病规律 种类 病征 病变
  • 简介:本文以成都市新都区锦门丝绸公园里的新栽果桑感染的桑椹菌核为例,重点介绍了桑椹菌核的发病原因及侵染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果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桑椹菌核病 侵染途径 防治措施
  • 简介:通过对铜梁县虎峰镇2012年晚秋蚕暴发僵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提高晚秋蚕单张产茧量的防治对策,即加强对僵知识的普及、彻底消毒防病、精心饲养增强蚕儿体质、严格分批提青及时淘汰弱小蚕、防止野外昆虫与家蚕交叉感染、调节好蚕室内的小气候等措施。

  • 标签: 晚秋蚕 暴发僵病 原因 对策
  • 简介:3月10日.笔者从广西区农业厅在桂林市举行的柑桔黄龙防控座谈会上了解到,几年来,广西一直把柑桔黄龙综合治理作为“民心工程”。目前,全区已经建立自治区级以上防控示范区11个.核心示范面积600hm^2,辐射带动面积1.8万hm^2.全区柑桔黄龙病株率从2005年的6.45%下降到目前的1%以内。

  • 标签: 柑桔黄龙病 广西区 病株率 综合治理 示范区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