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华北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是经济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介绍了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华北落叶松优良林分全面疏伐改建母树林的技术。

  • 标签: 华北落叶松 优良林分 母树林
  • 简介: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绥阳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26个固定样地3次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林分株树密度、林分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生长预估模型.经检验,本文建立的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收获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本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和收获预估.

  • 标签: 落叶松 人工林 生长模型
  • 简介:对闽南沿海山地Ⅲ类立地条件下19年生火力楠密度试验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用材林造林时应适当密植,以利于林分尽早郁闭成林。初植密度以不少于2500株/hm2为好,对林分的生长较为有利。

  • 标签: 火力楠 用材林 密度效应 密度管理
  • 简介:马尾松分别与米老排等4种阔叶树及杉木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密度营造混交试验林,通过对6年生和22年生的试验林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和方法,6年生林分树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达显著水平,而胸径无显著差异;但在22年生时胸径、树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达显著水平,而单位面积蓄积、冠幅无显著差异。不同混交密度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可知,适宜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有火力楠、木荷等,混交方式以马尾松阔叶树行问混交为最优,混交密度以2120×2.5m或2m×1.67m为最优。

  • 标签: 马尾松 米老排 火力楠 木荷 杉木 枳椇
  • 简介:利用在连江县收集调查的232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选择林分平均高和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辅助变量,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因变量,应用模型推理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林分求积式。用未参加建模的116块标准地对所建立的林分求积式作适用性检验,达到精度要求,在大面积森林资源蓄积量测定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湿地松 林分求积式 逐步回归 蓄积量
  • 简介:该文考察了人工林及天然林面积和蓄积的不同影响因素,检验了市场发育程度和产权不稳定性对森林资源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的假说.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发育对人工林发展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天然林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上升对人工林和天然林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与森林资源并未呈现出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而表现出类似"库茨涅茨曲线"的结果.文章通过对产权内生性的分析,发现政府对自身利益的权衡是促进产权改革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而林业产权改革对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 标签: 森林资源退化 劳动力市场 产权改革
  • 简介:对闽东沿海木麻黄更新地5种相思与木麻黄二代连栽林的生物量和林分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林分长势良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强,7年生林分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木麻提高64.85%、16.05%和13.51%;3种相思林分地上和地下部分结构都较好,相对冠长和根冠比均比木麻黄的小,抗风性和抗干旱能力较强。厚荚相思、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可作为闽东沿海防护林木麻黄更新或重建树种在适宜地栽培。

  • 标签: 相思树种 闽东沿海 生物量 林分结构 根冠比 相对冠长
  • 简介:本文应用点抽样材料对小兴安岭云、冷杉优势林分的直径结构进行了四种直径分布拟合,结论是威布尔分布的直径分布拟合为最佳。

  • 标签: 点抽样 直径分布拟合
  • 简介:我省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林业生态省的构想,并制定和实施“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明确提出:确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士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省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较发达的生态经济、

  • 标签: 生态公益林建设 广东省 改造对策 林业产业体系 生态省建设 可持续发展道路
  • 简介:为了提高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和景观质量,对森林公园内典型林分类型进行了标准地调查,并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探讨了林分结构调整的措施。结果表明:(1)物种组成较丰富;(2)各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纯林;(3)各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4)各群落均处于顺行演替。最后根据群落结构特征,提出了适当间伐和增加林窗等林分结构调整的建议。本研究可为苏南城市近郊次生林的经营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林分结构调整 群落结构特征 国家森林公园 南京 物种多样性指数 标准地调查
  • 简介: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的退化防护林的形成原因、改造意义及其有利条件.

  • 标签: 退化 防护林 黑龙江省
  • 简介:以湖南国有林场主要用材树种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ForStat(统计之林)软件上进行多元函数模拟和线性回归函数模拟。分别对本文采用的6种蓄积量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M=aH^bN^c+a1H^(b1)N^(c1)运用于湖南省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林分蓄积量研究时,其效果在6种模型中最佳,确定系数为0.8937,平均相对误差为13.4251%,精度为97.1948%,研究结果有利于湖南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 标签: 林分蓄积量 蓄积量模型 平均相对误差 精度
  • 简介:吉林省梨树县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防护林建设对该县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梨树县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退化防护林现状及退化原因,进而提出了退化防护林改造必要性及建议。

  • 标签: 梨树县 防护林 退化防护林 改造
  • 简介:吉林省乾安县退化防护林面积已经占到现有防护林总面积的13%,且呈增长趋势。为扭转防护林衰退的局面,阐述了该县防护林的退化原因和改造措施。

  • 标签: 退化防护林 枯死树 濒死树 改造 吉林乾安
  • 简介:马尾松和杉木林是受人为干扰下形成的次生的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不稳定,在千岛湖区选择针叶林阔叶化林分改造工程符合当地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同时也被生产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本文回顾自1963年以来千岛湖区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工程的历程,对千岛湖区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技术措施和建设成效进行了思考,同时提出千岛湖区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工程建设应加强对建设成效的监测,林分结构调整时应适当加大上层马尾松林的间伐强度,以及林分改造应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相结合等建议。

  • 标签: 生态景观林 阔叶化 林分改造 千岛湖区
  • 简介:以红石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长白山林区阔叶林高产大径木收获量和净收益优化模型,其中包括矩阵生长子模型,采伐成本和林木价格子模型.通过大量的省级固定样地资料,对林分生长转移概率模型和进界生长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和修正.林分结构优化模拟时综合考虑了林木最大保留直径(LDT),相邻径级立木株数之比(q),林分保留断面积(RBA)和择伐采伐周期4个因素.模拟结果表明,高产大径木的林分结构参数为:q=1.2、LDT=46cm、RBA≥26m^2,采伐周期(C)为10-20年.

  • 标签: 大径木 林分结构 优化 阔叶林 模型
  • 简介:对比化学修复与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投资少、修复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在湿地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运用较多,动物修复运用很少。联合修复中仅微生物-植物修复运用较多,但联合修复技术具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动物修复 联合修复
  • 简介:林分平均直径是评价立地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系统样地调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均可得到林分平均直径。那么该如何做到二类调查数据到系统样地的融合?利用贝叶斯法构建了基于2004年和2009的二类调查数据的林分平均直径模型,然后通过该模型预测2011、2013年的林分平均直径,并与这两年的系统样地数据建立融合模型,研究得到融合模型效果较好(R2=0.5861)。

  • 标签: 林分平均直径 二类调查 系统样地 融合
  • 简介: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八面通林业局现实应抚育林分面积、蓄积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经营建议。

  • 标签: 林分 抚育 措施
  • 简介:对汕头市黎蒴栲林、鸭脚木林、山乌柏林、台湾相思林、马尾松林等5种典型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总孔隙度介于34.04%-52.26%,非毛管孔隙度在17.72%-23.40%之间,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比较协调。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各林分类型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为鸭脚木林〉台湾相思林,山乌桕林,黎蒴栲林,马尾松林。林地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黎蒴栲林,鸭脚木林〉山乌桕林,台湾相思林,马尾松林。

  • 标签: 水源涵养林 土壤特性 蓄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