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重点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但随访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救措施 护理要点 心理疏导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青光眼作为对患者眼睛危害仅次于白内障的眼科疾病,其所具有的致盲性高、不可逆性特征较为明显,患者多有视神经乳头凹陷,进行性扩大及视野缺损持续加重等表现,临床上主要是以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来体现,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按照房角形态,细分为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型青光眼。对于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同时还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手术疗效、患者预后效果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本文将对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予以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视力情况。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少于参照组,视力高于参照组,差异成立(P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负性情绪 视力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宫复合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10月收治的宫复合妊娠患者中,择取60例资料完备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探查作为参照标准,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和联合检查方式下的检出率进行统计,且观察具体的妊娠区域。结果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对于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宫角复合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注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效果。方法:此次选择4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患者主要是来自2022年11月-2023年4月接受治疗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对此次40例病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患者眼压情况、负面情绪。所以,对照组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将采取标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标准护理干预后眼压情况控制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护理干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标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的临床可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为实验时间,先选择在该阶段医院中登记为有效的6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人,实验组3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标准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眼压变化及情绪状态,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护理干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标准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标准护理。就此对比两组术后3天、出院时的眼内压、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出院时的眼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患急性闭型青光眼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方式,探究此方式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12月的6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小组之间的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方式。结果: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在显效一项中作为观察组其有20人,达到66.67%,高于对照组的17人,占比56.67%。在无线一项中对照组则出现6例,高于观察组的2人,占比6.67%。因此,在总有效率上可表现出观察组更优。结论: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会存在一定焦虑心理,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吸痰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分别应用0.05%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冲洗密闭吸痰,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第3天、第5天、第7天的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吸痰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式吸痰 聚维酮碘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短期(1—7d)留置尿患者拔前夹闭尿的必要性,找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患者拔尿前是否需要夹训练的证据。方法选取201例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拔除尿前进行夹闭尿训练,对照组开放尿引流直接拔。比较2组拔除尿后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情况、拔后疼痛情况和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2.555±1.31)h、(2.733±1.7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自然排尿例数分别为98例、97例,重置尿均为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尿痛发生例数分别是93例、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1—7d)留置尿患者拔前夹闭尿训练没有缩短正常排尿时间,重置尿的例数、发生尿储留的例数和尿痛的例数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进行训练期间不利于随时观察尿量及尿色,以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示普外科手术后短期留置尿患者拔前不必进行夹训练。

  • 标签: 导管 留置 手术后医护
  • 简介:由于儿童胃不多见,造成了工作中的不便,从2005年3月起我科用DRE型可控制式儿童吸痰代替儿童胃使用,用于50例儿童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儿胃管 吸痰管 RE型 可控 儿童患者 临床
  • 简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肝素封管法 透析病人 封管液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临时血管通路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索ICU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留置导尿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尿相关的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25例)和非感染组(125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无差异,感染组患者年龄大于非感染组,感染组的留置导尿时间超过7天、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尿道损伤构成比大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导尿留置时间长、尿道损伤是尿相关尿路感染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及尿道损伤等因素相关,高龄人群是预防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重点关注人群,此外,还需注意规范操作和合理用药等措施。

  • 标签: [] ICU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PICC)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刺激药物或长期输注黏稠度较高或高渗透性的患者十分适用,例如化疗治疗者、危急重症需要长期用药或输血者;通过PICC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对患者静脉血管起到保护作用。随着PICC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临床数据显示导管堵塞是PICC置后发生风险较高的并发症,其不仅会丧失自身功能,还会影响患者治疗,同时也会增加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本次研究对PICC堵、堵原因及其预防与护理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以此为临床PICC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堵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ICU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应用集束化激励心理护理后一次性成功脱机拔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E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9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n=46)在机械通气撤机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46)在机械通气撤机时采用集束化激励心理护理,互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效果。结果:参照组一次拔成功率71.74%,呼吸肌相关肺炎发生率13.04%;观察组一次拔成功率95.65%,呼吸肌相关肺炎发生率2.17%,比较χ²=8.293,6.021,P

  • 标签: EICU 机械通气 撤机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护理 一次性成功脱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人工气道护理中应用氧气雾化器结合密闭吸痰的效果。方法:配合研究展开,研究涉及患者60例,设定时间区2023年03月~2023年12月,患者均来自本院就诊的人工气道者,基于随机数字1:1分配模式,参照组录入常规护理模式,患者30例,研究组录入氧气雾化器结合密闭吸痰管护理模式,涉及30例患者。数据结果对照分析,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结果,评价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获取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质量数据高,护理满意度数值高,P<0.05。讨论:在人工气道护理中执行氧气雾化器结合密闭吸痰,护理价值显著。

  • 标签: ∶人工气道 氧气雾化器 密闭式吸痰管
  • 简介:胸、腹带在临床骨折固定和减轻伤口张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复合性损伤或术后伤口留置一根或多根引流管,不方便固定的,如有肋骨骨折的同时伴有血气胸,需要行胸腔闭引流;腹部或盆腔手术后,腹腔或盆腔放置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的,胸、腹带的灵巧应用能在保证有效引流的同时便利达到局部固定的作用。

  • 标签: 血气胸 术后置管 腹带 盆腔手术后 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急性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多为双眼病,一般为先单眼急性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另眼多在5年内发病,双眼同时发病者较少见。但一旦发病,双眼眼压急剧升高.损害视功能,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我院自2001年-2005年7月收治了双眼在短时间内相继发作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13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对其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双眼同时发作 诱因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择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4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12例),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12例),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未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与抑郁心理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前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