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在感染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这半年内收治的80例感染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及权重。[方法]研究小组2016年2月—2016年12月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现有的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方法及不足之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初稿。运用两轮专家咨询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维度、条目及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的各条目的权重。[结果]经历两轮专家咨询,入选专家20名。两轮咨询中专家共提出建议40条。最终确立了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结构,包括基本素质、评估准备、技能操作和综合评价4个维度和17个条目。4个维度中技能操作维度最重要;条目层中应变能力等所占权重高。[结论]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内容和权重。

  • 标签: 基础护理 操作技能 评价体系 高职护生 层次分析法
  • 简介: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探究式教学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导尿术为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自主探究,课堂分享汇报,教师点评指正,学生完成汇报后记录反思日记。结果探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结论探究式教学可以适用于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护理学基础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运行时面临的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团队建设效果不佳、实训教室管理不到位、考评机制未完善;提出了有效的应对之策: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精细化开展实训教室管理、完善考评机制,以此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实训教室 考评机制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基础护理及专业内涵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市二级医院111名护理管理者和500名临床护士进行基础护理及专业内涵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护理管理者对基础护理与服务内容、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护士绩效考核认知率较高,但对护理质量管理、护士慎独精神、深化专业内涵认知率较低;护士对基础护理与服务内容、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认知率较高,对临终关怀、爱的温暖认知率较低。[结论]护理管理者重技术、轻基础,临床护士重视护理技术操作及专科护理,未意识到要用护理专业服务内涵理解基础护理工作;应转变护士护理服务观念,使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统一。

  • 标签: 护士 基础护理 专业内涵 认知情况 调查
  •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已逐渐进入到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介绍我院护理系自行研究开发的护理学基础虚拟实验室的研发背景、设计方案、结构功能及其教学优势,探讨虚拟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教育 护理 教学 计算机 模拟
  • 简介:目的探讨拓展性教学内容能否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基础护理学实践技能。方法将2007级护理本科生57名分为试验组26名和对照组31名,试验组采用传统实验室模拟教学和临床拓展性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室模拟教学,1学期后,比较两组综合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学实践成绩90分以上者有25名,而对照组只有16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4,P〈0.001)。结论拓展性教学能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

  • 标签: 学生护理 教学方法 基础护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普外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外科患者开展优质服务。结果:由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基层护理。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必须注重内部的调整和规范。在我国医疗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经久不衰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医疗行业也不断做出调整,通过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护理水平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近年来,我国在医疗行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首先是从基础做起,处理好医患关系。从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如何更好的推动医疗行业更好的发展,仍然需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

  • 标签: [] 优质护理 外科 基础护理研究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并探究其使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以PDCA循环为指导,按照PDCA循环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进行质量管理,并统计医院400人次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间未应用PDCA循环时的400人次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前,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较高,实施PDCA循环后,观察组的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PDCA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因此适用于医院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推广。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 基础护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对ICU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患者,共计80例,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纳入40例患者并给予不同的干预方式,对照组延续采取基础护理,研究组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护理抢救成功率,减少医院感染率,可保障患者的临床安全。

  • 标签: ICU 优化基础护理流程 护理质量 抢救成功率 感染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PDCA循环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并探究其使用价值。方法:在 2018年 1月 1日至 2018年 12月 1日以 PDCA循环为指导,按照 PDCA循环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进行质量管理,并统计医院 400人次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在 2018年 1月 1日至 2018年 12月 1日期间未应用 PDCA循环时的 400人次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结果:实施 PDCA循环前,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较高,实施 PDCA循环后,观察组的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开展 PDCA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概率,因此适用于医院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推广。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 基础护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教学医院,每年均接收一定数量的中专护生来院实习,且学生数量逐年增多。据长期观察,发现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基础护理普遍存在问题较多,通过集体讲课、单独辅导、增加操作机会等方法,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生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20 级护理专业学生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给予情景模拟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以及实操能力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基础护理学知识以及实操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法 基础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将PBL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病理学基础》中,观察并分析教学成效。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为研究时段,选取我校120名病理学科学生,将其均分后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和PBL教学模式(观察组)的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别为96.67%、98.33%、93.33%、96.67%、98.33%,组间数据信息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信息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PBL教学成效明显,将其运用到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PBL模式 病理学基础 中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有效作用。方法:从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8月收治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病例中选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及其在创建优势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根据ICU基础护理路程是否优化,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78%,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死亡率为1.1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44%,并发症发生率为61.11%,死亡率为8.89%。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评分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护理满意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提升护理专业能力及护理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发展。

  • 标签: ICU基础护理流程 优化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背景下,我国社会管理的方针也在不断改进,提出了高校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融合的新制度。为加强高校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与提供优秀的师资   力量,树立“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现阐述法制教育与德治教育融合的意义,从实   践中探寻法治与德治融合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高校 法治教育 德治教育 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改进风湿病科基础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1日期间收治的风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风湿病科 基础护理 改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将80名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19-03月至2019-09月)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2019-10月至2020-04月)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摸底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础护理学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5~2006年04、05级2个护士班的学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结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对《护理学基础》实践课的兴趣。

  • 标签: 护理教学 角色扮演 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