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三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3.92%,较比对照组的5.77%的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康复新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对冠心病心衰合并抑郁病人血清脂素和血浆BNP浓度的影响。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衰合并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对患者血清脂素(APN)、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较之对照组,研究组血清APN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指标水平浓度则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应用于冠心病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可有效提升血清脂素(APN)浓度,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黛力新 冠心病 心衰合并抑郁 血清脂联素 血浆BNP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接治的Hp感染胃溃疡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80例纳入试验序列,对照组40例施用兰索拉唑胶囊治疗,联合组40例行联合用药疗法(兰索拉唑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Hp阴性复燃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溃疡愈合总有效率、Hp根除率、复发率(治疗6个月)及不良反应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复发率和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Hp复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疗法用于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复燃率,且不良反应风险无增加,可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疗法,临床上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1日,截止至2017年9月1日,162例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奥美拉挫、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雷贝拉挫、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中发现,对照组患者无论是治疗的效果、或是IL-2的水平值,均低于研究组患者,而在治疗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IL-6、CRP呈较高值。P<0.05。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雷贝拉挫、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胃溃疡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美容整形手术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加药物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增加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的VAS得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次、镇痛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的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频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美容整形手术疼痛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放松式 激励式 心理护理 美容整形 手术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社区膝骨关节炎(KOA)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三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社区收治的66例急性期KOA患者,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行中医三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总疗效与常规组对比明显较高,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KOA患者采取中医三疗法治疗可行性高,不仅能强化疗效,还可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疼痛 三联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限定时间内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中途无一例脱落。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给予观察组酪酸梭菌二活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第5d大便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5d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酪酸梭菌 活菌散剂 蒙脱石散剂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选择三疗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Hp阳性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68例)选择埃索美拉咗给予临床治疗;A1组(观察组68例)选择埃索美拉咗(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250mg)进行治疗;针对两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疗程为7d,对患者完成28d的治疗后,对两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Hp转阴率进行对比。结果A1组与A2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症状表现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A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A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18%,A1组显著高于A2组患者(P<0.05);A1组Hp转阴率为97.06%,A2组Hp转阴率为30.88%,组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选择三疗法给予临床治疗,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并且表现出用药疗程短、临床疗效高以及Hp根除率高等系列优点,成功凸显三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 十二指肠溃疡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盐酸氟桂利嗪与三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确诊且有完整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三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方案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5.00%,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在胃脘痛、胃脘灼热、胃脘胀满缓解时间上均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与三疗法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除了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盐酸氟桂利嗪 三联疗法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检出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疾病诊断与单纯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比较,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联合12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当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冠心病疾病的检出,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三疗法改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预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11月的105例Hp阳性消化道溃疡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分组,阿莫西林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疗法,左氧氟沙星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疗法,观察综合疗效、Hp根除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阿莫西林组78.85%(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根除率94.34%高于阿莫西林组80.77%(P<0.05);左氧氟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66%略高于阿莫西林组13.46%(P>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疗法能够快速促进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溃疡面愈合,提高Hp根除率,安全可靠。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消化道溃疡
  • 简介:目的:采用血清三[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筛查19730名孕中期妇女,以探讨三筛查对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间19730名单胎孕中期妇女的血清AFP、uE3、Total-βHCG水平,取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ofmedian,MoM),并结合孕妇体重,计算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根据唐氏综合征和预期分娩年龄(expecteddateofdelivery,EDD)为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0,本研究将唐氏综合征三筛查的临界值(cut-off)设定为1∶380,将18三体综合征筛查的临界值设定为1∶334。对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1973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130名,阳性率为5.73%,对1130名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6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其中EDD〈35.5岁以下者有4例;唐氏综合征三筛查风险率小于临界值的18600名孕妇中共产下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假阴性率为40.0%(6例检出,4例漏检),其中EDD〈35.5岁的孕妇有3例;18三体综合征筛查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02名,占0.5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有3例胎儿为18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阴性的孕妇中无18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结论:孕中期行血清三(AFP、uE3、Total-βHCG)筛查,对于EDD〈35.5岁的孕妇有较高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筛出率,但也漏检了3例EDD〈35.5岁的孕妇。对于漏检孕妇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可发现,75%的漏检孕妇筛查结果提示风险率大于1∶1000,而如血清三筛查采用临界值为1∶700,则能使将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数提高到9例。

  • 标签: 三联筛查 母体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三疗法治疗对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根除率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三疗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Hp根除率及溃疡症状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Hp根除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溃疡患者丹参注射液联合三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症状,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三联疗法 胃溃疡 Hp根除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试图分析在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的病人当中质子泵抑制剂用以胃肠道出血预防的用处以及在随后的1年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病率。方法对于在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首次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接受治疗的病人包括有可能有出血风险的高危人群。治疗包括静脉或口服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如果没有出血风险则不予预防治疗。在接下来的1年当中对上述所纳入人群进行随访,对发生心血管事件、胃肠道出血以及质子泵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评估。结果150例病人被纳入研究,得当的胃肠道预防占到了病人总数的52%,而其余的32%的病人依据指南标准没有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而与此同时有48%的病人接受了不得当的胃肠道预防。在随访期间有21例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接近一半的病人没有接受得当的胃肠道预防。血管事件不能完全归咎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尽管进行了预防治疗,但胃肠道出血事件仍然可能发生,同时还可能出现一个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关的较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质子泵抑制剂 双联抗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镜联合四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10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使用四疗法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联合四疗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结果对比判断治疗效果,并对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未联合内镜治疗、溃疡AI期、血红蛋白含量低检测为再出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镜联合四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溃疡A1期以及低血红蛋白含量,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减小病情复发概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胃溃疡出血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行以抗幽合剂联合四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2例患者行以四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13例患者行以抗幽合剂联合四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不良、排便、反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消化不良、排便、反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行以抗幽合剂联合四疗法治疗可以保证临床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抗幽合剂 四联疗法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与利多卡因同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失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病人的资料开展回顾分析,其中28例单纯用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28例在利多卡因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为96.43%;对照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为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心率、QTc、QTd情况相比治疗前皆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好(P<0.05)。结论中医辨证与利多卡因同在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电图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中医辨证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隐匿性冠心病进行诊断采取十二动态心电图结合变速跑的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正常的心血管门诊病人50例作为检测组,再从同一时期抽取50例中年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没有采取变速跑进行十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组实施十二动态心电图检测中采取3-10分钟变速跑,对两组检出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果数据表明,检测组检出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实施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隐匿性冠心病进行诊断时可以采用十二动态心电图结合变速跑的方式,其可以促进心电图检出几率,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隐匿性冠心病 十二导动态心电图 变速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序贯疗法、三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三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新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与三疗法相比,新序贯疗法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