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80例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探讨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使用碳酸钙D3片治疗,探讨组患者在PVP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PVP的方式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增加患者骨量,避免骨破坏,提高骨强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椎体成形术 骨折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取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OVCF的患者58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单侧穿刺治疗;后者行双侧穿刺。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实验组疗效(96.6%)高于参照组(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VCF患者行双侧穿刺的效果优于单侧穿刺,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单侧穿刺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患椎邻近椎体退变和骨折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3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选对象均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患椎邻近椎体前缘、θ角和中柱压缩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疼痛评分分别是(7.15±2.48)和(1.72±0.82),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θ角、中柱压缩率和前缘压缩率方面,术后要比术前高出许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改善了患者疼痛程度,但是加快了患椎邻近椎体退变速度,所以需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折 退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Cobb’s角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 辨证用药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效果;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出血总量;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效果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出血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椎体高度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术后椎体高度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相当,均可有效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相当,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出血和手术耗时更少,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则更好恢复了椎体高度。

  • 标签: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