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鼻骨骨折患者。于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分析重建影像诊断鼻骨骨折的准确性和优越性。结果在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移位等空间信息方面,三维影像明显优于平片和二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鼻骨的空间解剖关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骨 骨折 影像诊断 三维重建 螺旋CT
  • 简介: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有学者认为它是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更有许多国家已将3D打印技术作为国家战略规划。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研究,3D打印技术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医学技术。在心血管领域,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面,这一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人体模型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3D 打印膝关节模型在关节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在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班本科生,共 46 名同学,随机将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24人,对照组 22人。试验组采用 3D打印膝关节模型结合 PPT教学法,对照组采用 PPT教学法。课程结束前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试,测试内容为对膝关节解剖结构的识别和定位,测试总成绩为 100分,理论和操作测试各 50分。课时结束后对参与该研究的 46名实习同学进行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内容评分满分均为 10分。 结果 两组同学均独立完成课后考核,其中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 < 0.01);试验组同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试验组同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将 3D 打印膝关节模型应用到膝关节临床教学中提高了实习同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教学 临床医学 膝关节 临床实习
  • 简介:背景: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近年来选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跗骨窦小切口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目的:设计一种3D打印导航模板,探讨其在经皮置入螺钉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0例,其中单纯左侧损伤21例,单纯右侧损伤26例,双侧损伤3例(均只有一侧符合标准,左侧2例,右侧1例);男48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2±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A组)25例与非导板组(B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效果(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5.5±2.1)个月。两组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两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上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达到螺钉的精准置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医师、患者术中辐射暴露剂量,是一种符合现代微创精准理念的手术方法。

  • 标签: 3D打印导航模板 跗骨窦切口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50例颅脑肿瘤患者(2021.06-2022.08)深入分析,均分别采用普通增强扫描、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对比诊断效能。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肿瘤信号、边缘情况、肿瘤血供诊断中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颅内肿瘤病变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诊断价值高。

  • 标签: 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 颅内肿瘤 肿瘤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共计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针对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分组,两组均分40例,探究组利用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一般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膝关节评分均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辅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50例颅脑肿瘤患者(2021.06-2022.08)深入分析,均分别采用普通增强扫描、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对比诊断效能。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肿瘤信号、边缘情况、肿瘤血供诊断中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颅内肿瘤病变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诊断价值高。

  • 标签: 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 颅内肿瘤 肿瘤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中采取3D打印及导航技术辅助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单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治疗有效率为73.33%、住院时长为(13.15±2.54)d、手术时长为(296.54±24.54)min,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单独组住院时长为(8.89±1.81)d、手术时长为(183.47±16.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时采取3D打印以及导航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3D打印 导航技术 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
  • 简介:目的探讨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B2、B3型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例TileB2、B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39.2岁。骨折Tile分型:B2.1型12例,B2.2型8例,B3型7例。单侧耻骨上支骨折20例,双侧耻骨上支骨折7例;骶髂关节脱位3例,骶骨DenisⅠ区骨折17例,骶骨DenisⅡ区骨折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D导航辅助下逆行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26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1.4个月)随访,1例患者失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骨盆Matta标准评定:优2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3.8周)。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20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8.5%。术后1例患者因过早下地而出现螺钉松动,其余患者均未发生长期疼痛、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异位骨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B2、B3型骨盆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微创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钉道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vs.25.6%,P〈0.05).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4%vs.74.4%,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型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3D打印 个体化模型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MR联合3D锥束CT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34例,分传统组和优化组,各17例,传统组通过正斜位DSA造影作子宫动脉栓塞术,优化组则采用MR联合3D锥束CT技术寻找子宫动脉开口指导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对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患者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应用优化组与传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应用MR联合3D锥束CT和传统DSA相比,可以提高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3D锥束CT,D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在正畸临床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治的口腔正畸患者30例,行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干预,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与传统矫治器、治疗方法相比之下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治疗前患者SNA为(82.76±2.35)、SNB(77.58±3.05)、U6S-RL为(20.87±1.29)、U6ARL为(23.74±1.49),治疗后SNA(78.54±2.30),SNB(79.81±2.16)、U6S-RL为(25.39±1.43)、U6ARL为(25.69±1.28),3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6.67%。结论:借助3D数字化技术进行个性矫治器设计能够进一步满足正畸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给予个性化的矫治器设计,简化正畸流程,促进正畸治疗向生物力学改建,提升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 标签: 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 设计 正畸 临床 初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3D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选择40例3D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20)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康复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进程。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3D腹腔镜根治术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L教学模式下3D解剖软件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教学管理部140名外科教学医学生,采取学号随机跳转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B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A组采取CBL教学模式下3D解剖软件方式,统计分析其学习及格率。结果:A组学习及格率(90.0%)明显高于B组学习及格率(7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教学模式下3D解剖软件在外科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改善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合格率,更好掌握理论知识及实操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CBL教学模式 3D解剖软件 外科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辅助性D2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27例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3D组)与24例2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D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D组手术时间(183.6±39.5)min,与2D组(197.8±36.2)min差异无显著性(t=1.332,P=0.189);淋巴结清扫数目(32.6±5.3)枚,与2D组(29.9±4.3)枚差异无显著性(t=1.982,P=0.053);术中出血量(65.9±28.7)ml,显著少于2D组(88.3±29.2)ml(t=2.759,P=0.008);术后排气时间(72.3±8.3)h,与2D组(75.3±9.2)h差异无显著性(t=1.224,P=0.227);术后住院时间(8.7±2.2)d,与2D组(9.3±2.7)d无显著性差异(t=0.874,P=0.3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2/27),与2D组12.5%(3/24)无显著性差异(χ^2=0.019,P=0.890);术后3d平均腹腔引流量(47.5±18.3)ml,明显少于2D组(67.3±23.1)ml(t=3.411,P=0.001)。2组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χ^2=0.780,P=0.377)。结论3D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2D,两者疗效相当。

  • 标签: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胃癌 根治性胃切除术
  • 简介:经腹腔镜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麻木疼痛少,已成为当前主流术式。然而资料统计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没有使并发症和复发得到彻底消除。通过分析腹膜前间隙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结构,得出当前3D塑形补片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提出改进补片设计的方案。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肌耻骨孔 膜解剖平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月 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 38例,实施传统治疗)、研究组( 38例,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 P< 0.05);术后 3个月研究组踝关节功能( Kofoed)评分较常规组高( P< 0.05)。 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对改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具积极影响。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3D打印 数字化技术
  • 简介:同前,欧洲的一个研究项目RESTORATION开发出了新的可吸收生物陶瓷材料,可用于3种不同的应用:下颌骨、脊椎和膝部。由于最终的检测结果相当出色,这些产品有可能会在几年之内出现在市场上。据了解,这个为期4年的项目得到了欧盟的资金支持,主要目的是开发出一种新的陶瓷复合材料以用于整形和颌面外科的应用。

  • 标签: 生物陶瓷材料 骨骼修复 植入物 上市 打印 陶瓷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