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干眼症患者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聚乙烯醇滴眼液组(试验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充血评分和干眼仪等级,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充血评分和干眼仪等级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治疗前的泪液分泌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但试验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干眼仪等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干眼症 聚乙烯醇滴眼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大咯血患者联合应用明胶海绵(GS)和聚乙烯醇(PVA)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咯血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GS组、PVA组以及GS+PVA组。GS组32例患者,造影后应用GS进行栓塞止血,PVA29例患者,应用PVA进行栓塞止血,GS+PVA组37例患者,联合应用GS和PVA栓塞止血。术后定期随访,对三组患者的止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年,GS组止血29例,有效率为90.6%(29/32),PVA组止血24例,有效率为82.8%(24/29),GS+PVA组止血37例,有效率为100.0%(37/37),三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大咯血患者联合应用GS和PVA动脉栓塞病灶血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持久,明显优于单纯使用GS或PVA栓塞治疗,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 标签: 大咯血 动脉栓塞 明胶海绵 聚乙烯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低密度聚乙烯应用于减少痰热清所致输液反应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消化科与急诊科收治的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入痰热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使用一次性超低密度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来输入痰热清,对照组患者则使用普通的一次性输液器来进行痰热清的输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中,未出现有输液反应的患者;对照组中,出现输液反应的患者3例。对照组的输液反应发生率15%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χ2=3.2432;P=0.0717);同时对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的治疗总满意程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85;P<0.05)。结论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来应用在输入痰热清中,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的输液反应,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的疗效更好,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痛折磨,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升高,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超低密度聚乙烯 痰热清 输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