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的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收治的20例患者均行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ARCO分期变化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结果对患者术后随访1~3年不等,患者ARCO分期保持无变化患者16例,Harris评分相较于手术前也有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讨论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病症有明显疗效,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Ⅱ、Ⅲ患者,既可以改善患者ACRO分期情况,也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微创减压 打压植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2018年1月我院100例重型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依照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时期的不同,分为早期组(6~8周)50例,常规组(≥3个月)5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修补术后一个月和一年GOS与KPS评分的情况。结果早期组与常规组在修补术后一个月GOS评分和KPS评分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一年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早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减压术后的患者,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还可使其远期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 颅骨修补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患者实施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囊肿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去顶加压术并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肾囊肿 去顶减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置入术治疗,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疗效。结果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和影像学稳定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硫酸钙 人工骨
  • 简介:摘要精准护理是一种以“精准医疗”模式背景下,以现实数据为重要依据,发现患者护理问题出现规律,预测护理风险因素,已循证为基础采取针对性、个体化和准确的护理措施,进而预控和减少患者健康问题的一种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本研究重点探讨精准化护理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预防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护理干预提供选择依据。

  • 标签: 精准化护理 动静脉内瘘 皮下血肿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单纯开颅血肿清除,而观察组使用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两组经过治疗NIHSS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而观察组的ADL的分值名现场也小于对照组的ADL分值,对比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内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4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34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大骨瓣骨窗塌陷、异常疝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后各项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重型合并性颅脑损伤患者78例,均分两组后治疗,对照组使用单侧去骨瓣减压法治疗,研究组则实施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者的颅内分压情况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分别治疗颅脑损伤(重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颅脑损伤(重型)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颅内压和GCS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和GCS评分都有所改变,观察组的颅内压明显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颅脑损伤(重型)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利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明显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颅脑损伤(重型)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与护理方式。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按照中心随机系统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和全面组。传统组行常规护理;全面组行全面护理。评价(1)护理工作满意率、出院时并发症消失率;(2)住院时间、焦虑评分、疼痛评分。结果(1)全面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出院时并发症消失率显著比传统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全面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显著比传统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较多,需根据并发症类型给予全面护理,以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加速并发症消退,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标准大骨瓣术与常规骨瓣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标准大骨瓣术,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术其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脑外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CT肝脏体积测量对肝肿瘤行精准肝切除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肝肿瘤患者16例,术前均行256层MSCT常规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将门脉期薄层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应用肝脏体积测量软件(Liver),分析肝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生成全肝体积,肝肿瘤体积。经影像科医师与外科医师共同讨论制定可能的手术方案,分析预切除肝脏体积,将手术标本采用水测法,得出切除标本的总体积。将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脏血管瘤2例,预切除肝脏体积介于170.53±175.91ml,手术标本体积介于143.67±120.15ml,两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16,>0.05)。术前预切除体积百分比与术后标本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P>0.05)。依据术前制定的手术切除方案,所有肿瘤均得以完整切除。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921)。结论256层肝脏体积测量可以为临床施行精准肝切除提供个体化指导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窗减压术式结合牵引矫治方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替牙期含牙囊肿患者共56例,依照就诊时间的差异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探讨,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开窗减压术结合牵引矫治方法治疗,比较最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疾病复发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开窗减压术结合牵引矫治方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效果显著,还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牵引矫治 替牙期含牙囊肿 效果
  • 简介:摘要由于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区位位于脑桥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易损伤神经和周围血管。充分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观察并护理颅内出血、邻近颅神经损害、低颅压综合征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围术期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治疗胸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1例胸椎结核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术后12至24个月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6%,所有植骨均呈现骨性融合,疗效突出。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Cobbs角在0至14.7度,平均约为6.7度,与术前相比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进行胸椎结核治疗,不仅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椎结核 经前路病灶清除 单钉棒固定术 疗效观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后,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术后接受非早期呼吸机治疗,研究组术后接受早期呼吸机治疗,每组56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虽然在接受手术前两组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术后2周时,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吸机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 早期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0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椎管减压术,研究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创伤性小,患者疼痛轻,对保证手术效果、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VAS评分 OD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采取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54例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取双盲法实施分组,参照组(n=27)行保守降颅压治疗,实验组(n=27)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关注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与参照组比对,P<0.05,数据指标之间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使用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展现效果作用。

  • 标签: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脑外伤 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控制性减压在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84例,均行开颅去骨瓣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42例,快速进颅减压)、研究组(42例,控制性减压),比较GO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较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进行控制性减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控制性减压 颅脑损伤 脑疝 开颅去骨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