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术后大面积组织坏死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大面积组织坏死患者52例。随即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恢复和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更高,感染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大面积组织坏死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指标当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取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手术 急性阑尾炎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开放性前列腺手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未有病例死亡,术后尿失禁较轻的共有2例,尿道狭窄1例,再梗阻1例,针对性处理后均好转。术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对比治疗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予以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心理问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开放性前列腺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41例患者则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相比常规开放手术疗效更佳,可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疗效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肾囊肿患者,其中31例行经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后腹腔镜组),其余31例行开放性囊肿去顶术(开放手术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肾囊肿 腹腔镜 微创 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护理方法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将同期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给予对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手术前、手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并发症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3.3%,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护理方法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采取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模式。结果采取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焦躁测评量表评分数值、抑郁测评量表评分数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改善迹象显著(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全面护理模式,具备显著护理优越性,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全面护理模式 胆结石手术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36%,优于对照组的81.97%(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面护理模式 胆结石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开展全面流程护理管理工作以来,参与并接受管理干预的患者及医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护理人员26例,医生8例,患者96例,将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更加成熟、规范;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达97.92%。结论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的管理质量,还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全面流程管理 急诊护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预计术中出血量>400ml的大中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输血)和5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输血)。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实施限制性输血能够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从而节约用血量,对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后路椎间盘镜与传统的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疗效及优缺点的比较分析。方法采取腰椎间盘镜切除系统对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并且将76例传统的常规开窗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根据JOA评分治疗组在术后的改善率为75.6%,对照组术后的改善率为72.1%,差别显示为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别不大,但是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创伤更小,出血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都较少,适应症狭窄。

  • 标签: 后路椎间盘镜 开放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疾病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6例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将其分成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分组方式,每组各33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54.5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情况及胃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肝胆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势明显,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少,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进食情况。

  • 标签: 开放手术 腹腔镜手术 肝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8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切口愈合率明显较高,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伤口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性四肢骨折 护理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方法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封闭式护理管理,观察组44例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开放式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早日恢复。

  • 标签: 开放式护理管理 精神分裂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于降低开放性骨盆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开放性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负压吸引 围术期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3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手术的方式,将其分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组40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Rutkow术)组35例,和开放式TEP组25例,对比三种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种方式对患者的手术、住院、恢复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没有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的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和手术后疼痛要低于其他两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肿的情况要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各有利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7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TEP术式组55例和Lichtenstein术式组52例,分别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术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ichtenstein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两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开放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危险评估量表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开放病房住院的1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存在自杀危险的45例,占33.09%,其中极危险6例(30~41分),很危险10例(20~29分),危险29例(12~19分)。存在攻击危险的患者60例,占44.12%,其中攻击危险Ⅳ级5例,Ⅲ级25例,Ⅱ级30例。结论精神科开放病房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存在自杀、攻击行为的危险,量化评估可为住院患者护理提供干预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危险评估 开放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66例抑郁症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患者总有效率为39.39%,治疗4周后,患者总有效率为68.18%,治疗8周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2.42%,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1周后,且治疗8周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治疗4周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周后、4周后及8周后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4周、治疗8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1周,治疗8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治疗效果也越好。

  • 标签: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式乳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145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对照组72例,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73例,予以改良式乳腺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腺美容效果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切除术对乳腺肿块进行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的疼痛现象降低,促进患者恢复,另外,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较高安全性与美观性。

  • 标签: 乳腺肿块 改良式乳腺切除术 传统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