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1)不同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4)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24/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0/2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加速其功能恢复,且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的形态学特征,对于股骨损伤后的治疗与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可以为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本文测量了250例(男性109,女性14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的成人股骨各个部位的径线、扭转角和颈干角,并计算出与股骨形态相关的指数.结果(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2)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的侧别差异.(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和正形居多.(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无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有侧别差异(p<0.05)均为左侧大于右侧.(5)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但均有明显的侧别差异(p<0.01).

  • 标签: 股骨 形态学特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 简介:2003年5月9日,男婴,体重3200g,足月,平产,坐高50cm,能吸吮,已哺乳,外观头、颈、躯干、四肢无异常.出生36小时后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无排便、排气,发吭,呼吸急促,收住入院.入院后,当时护士给予肛门插管排气处理一次,无排气,肛管无排便.随后抱入X光室胸透,发现右肺有大片阴影,膈下有游离气体,随即婴儿无呼吸、心跳,死亡.经解剖发现,心、肺、肝无异常,打开腹腔后,腹腔内有大量的胎粪溢出,经纱布擦洗处理,首先肉眼看到回肠末端有0.3×0.3cm的裂孔,此处有胎粪流入腹腔.经我们从胃沿小肠依次寻找观察,胃、空肠位置、外形、结构无异常,但查到回肠处回肠增粗,形成盲.经仔细查找,回肠与盲肠不连接,有残缺的断,只有肠系膜相连,无回盲瓣形成,结肠比小肠细短,无结肠带,只有很少的结肠袋,结肠内无粪便,而且不是"["字形分布图1,2.

  • 标签: 先天性回肠发育盲端 回盲瓣闭锁 结肠发育不良 并发症
  • 简介:双侧髋关节股骨头韧带全缺如一例傅之屏,彭明惺,彭庆恩绵阳师专绵阳621000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在成都、绵阳地区收集的63具尸体、126侧髋关节的解剖中,发现双侧髋关节股骨头韧带全缺如一例。男性尸体,六十多岁,身高1.68m,体形发育正常。在...

  • 标签: 髋关节 股骨头 韧带全缺如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数字散斑法测试钢板螺钉的位移,为临床上分析螺钉断裂之原因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取6根成人防腐股骨标本,于股骨干中点横行锯断,制造股骨干中段骨折模型。将骨折标本进行复位并使用10孔钢板加压固定,骨折线两各使用5枚螺丝钉固定。设计成10种状态进行对比测量锁钉位移,分别是:a.模拟骨折愈合后的受力状态(钢板固定后,未锯断);b.骨折后加压钢板坚强内固定组;c.在b组基础上端去一枚螺丝钉;d.在c组基础上远端去一枚螺丝钉;e.在d组基础上端去一枚螺丝钉;f.在e组基础上远端去一枚螺丝钉;g.在f组基础上端去一枚螺丝钉;h.在g组基础上远端去一枚螺丝钉;i.在h组的基础上端去一枚螺丝钉;j.在i组基础上远端去一枚螺丝钉。在200N、500N(牛顿)拉力下,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测量,相关软件计算位移。结果(1)螺丝钉1与10、2与9、3与8、4与7、5与6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选择6孔以上的钢板,以减少由于钢板的强度损失所引发的螺钉断裂。

  • 标签: 股骨干 骨折 钢板 内固定术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