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肺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口服补肺肾方药,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综合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FEV1和FEV1/预计值(%)、FVC和FVC/预计值(%)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6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呼吸困难情况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6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和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补肺肾法能有效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调补肺肾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中医温肾祛痰周法与西药结合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等中医治疗加口服西药,对照组只采用口服西药的常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各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激素水平改善情况,3个月及6个月以后分别统计两组的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睾酮(testosterone,T)、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及LH/FSH比值,治疗组治疗后激素水平明显改善(P〈0.01)。6个月以后统计,治疗组妊娠率60.0%,对照组妊娠率35.6%,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温肾祛痰周法加西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较好地促进卵巢排卵及月经正常来潮,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施治 电针治疗 西医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原代脊髓神经细胞的方法,为研究脊髓损伤及修复的分子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将妊娠15d的孕鼠处死后取出胎鼠脊髓,分离出神经细胞作为原代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学特征,并采用DAPI和NSE双重染色对所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胎鼠脊髓神经细胞在体外培养生长好,纯度高,经免疫荧光鉴定,所培养细胞荧光染色符合神经细胞特点。结论:采用该实验方法进行脊髓神经细胞培养方法简便,纯度高,能满足各种神经科学研究的需要。

  • 标签: 体外培养 原代脊髓神经细胞 脊髓损伤及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NERD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GERDQ评分标准进行症状评分,在服用中颗粒基础上应用穴位点按法,随诊6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结果7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显效率达到65%。结论调中颗粒结合穴位点按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NERD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调中颗粒 穴位点按法 非糜烂性反流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方法:纳入晚期NSCLC患者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症状进行分类,并确定证型。结果:晚期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包括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肾虚证、痰湿证、瘀血证、气滞证、热毒证。结论:上述证型基本反映了体能状态(PS)评分为0~1分的晚期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证型 因子分析 中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补肾合剂对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增殖及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活血补肾合剂组、养血生发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以不同药物灌饲大鼠。3d后采血收集血清,以三种药物血清分别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MTT法检测三种药物血清对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RT-PCR方法检测三种药物血清对毛乳头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种药物血清对毛乳头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活血补肾合剂组和养血生发胶囊组毛乳头细胞数目显著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活血补肾合剂组VEGFmRNA及其蛋白表达高于养血生发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活血补肾合剂可能是通过上调人头皮毛乳头细胞VEGF表达以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和毛发生长。

  • 标签: 活血补肾合剂 毛乳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 简介:肝在情志活动变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肝是中枢系统调节下多器官、多靶点的自适应调节系统,肝主疏泄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是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轴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相关。体内激素稳态水平的微变化负反馈于下丘脑,通过大脑皮层整合表现为情志变化,是肝主疏泄畅情志的实质。正确理解肝主疏泄畅情志的内涵对情感活动障碍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养生,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情感活动障碍性疾病 内涵 疾病防治
  • 简介: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自噬性损伤的作用。结果:复糖复氧6~36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用3-MA预处理后,可使复糖复氧6~12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复糖复氧后24~36h相反。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复糖复氧后6hLC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至24h达高峰;p62蛋白表达随再复糖复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黄芪甲苷对OGD2h复糖复氧24h的PC12细胞自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C12在在OGD复糖复氧6~12h,自噬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在24~36h后加重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诱导的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受损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PC12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糖复氧 细胞自噬 细胞损伤 黄芪甲苷 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