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脉介入术患者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冠脉介入术患者70例入组,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组,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运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应激情绪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可对患者的心理应激进行干预,消除负性心理情绪,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结构式心理护理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后降低失禁性皮炎患病几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失禁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从实验结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生概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失禁性皮炎患者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具有较大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病几率,具有较大的医学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构化护理 失禁性皮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舍曲林治疗后的效果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9例合并抑郁、焦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患者 44例及观察组患者 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增加心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舍曲林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输出量( CO)、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搏量( S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HAMA)、血清内皮素 -1( ET-1)、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1( PA-1)、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 hs-CRP、 AngⅡ、 ET-1、 PA-1水平及 HAMD、 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SV、 CO及 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 能够有效消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心功能。

  • 标签: 舍曲林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心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结构化助产护理结合拉玛泽训练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我院待产产妇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5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结构化助产护理结合拉玛泽训练,并对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自然分娩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结构化助产护理 拉玛泽训练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62例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利用心脏彩超确定术后早期患者各项心脏指标。结果:术后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得到一定改善,LVEDD、LVESD、LVEF、A峰、E/A、左心房容积指数、三尖瓣反流压较手术前没有明显差异,LAD、RAD、E峰明显优于手术前,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确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患者 心脏结构及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以超声心动图为参考标准,应用128层螺旋CT检查评价冠心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128层CT在冠心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9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我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同期采用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及进行检查,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前室间隔厚度(ASWT)、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结果:本次研究中70名患者,通过128层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结构(LVDd、LVPW、ASWT)和功能(EF、SV、CO)各项参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分析(r值为0.831~0.998),提示显著相关;1260段冠脉血管中有84.3%(1062/1260)满足诊断要求。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28层螺旋CT在评估冠状动脉的基础上,同时对左心室结构及功能评估方面准确性高、方便、可靠,其扫描协议相同,无需接受更多剂量和对比剂,对于评价冠心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有一定综合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128层CT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结构 冠心病 诊断分析
  • 简介:科学而富有效率地治理结构,不仅仅是指治理组织结构,同时也包括规范事业单位治理结构运行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因此,保证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运作,并提高治理效率,必须做到规范的治理结构、有效的治理机制、相应的治理规则三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 标签: 法人治理结构 事业单位 科学 改革 制度 组织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与护理模具相结合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应用中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方法以我国的护理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国内医学院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的现状,合理分析客观结构化考试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情况,并探讨标准化患者与护理模具相结合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标准化患者与护理模具相结合在客观结构化的护理临床考核应用中能有效提高考核结果评价的客观性。结论标准化患者与护理模具相结合在客观结构化的临床考核是一种客观、有效的考核方法,值得在护理考核中推广应用并深入研究。

  • 标签: 标准化患者 护理模具 客观结构化 临床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的相关效果。方法:在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期间选取本院94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7,结构化团队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时效性、抢救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用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能够增强急诊抢救时效性,提高抢救质量,可推广。

  • 标签: 结构化团队护理 心肌梗死 急诊抢救 时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BD(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来探讨其与相关炎性指标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以此作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的范畴,根据病原菌类型将其划分为中UC组(40例,均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CD组(45例,均为克罗思病患者),同时将同期收集的40名健康志愿者作纳入对照组的范畴。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新鲜粪便标本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和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微生态组成变化情况,微生态菌群数量与炎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志愿者组成的对照组来说,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成的UC组患者的ES数量明显下降;BL、BD、SB、EC、LC、PS、SC数量明显增加,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相对来说,由克罗思病患者组成的CD组患者的ES数量和SC数量明显减少;BL、BD、EC、LC、PS、SB的数量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微生态组成和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炎性指标以及血沉之间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结论真杆菌属数量减少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炎性标志物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教育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自闭症儿童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结构化教育,实验组给予结构化教育联合感觉统合训练,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各感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各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结构化教育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构化教育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 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并观察其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取IBD患者65例,检测所有患者粪便标本中10种细菌的数量及WBC、PLT计数、ESR和血清CRP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肠杆菌(EMB)、肠球菌(EC)、酵母菌(SB)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UC组小梭菌(SC)显著升高(P<0.05);2组消化球菌(PS)、拟杆菌(BD)、双歧杆菌(BL)、乳杆菌(LC)和真杆菌(ES)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活动组EMB、ES、SB、SC、BD、BL、LC及WBC、PLT、ESR、CRP与缓解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WBC、PLT和CRP均与EC负相关,ESR与SB正相关(P<0.01)。结论IBD患者存在显著肠道菌群紊乱,炎性指标与部分菌种失衡相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实施常规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3-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与生命体征情况。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结构式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重度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急诊重度多发伤患者分为4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比抢救效率、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效率、成功率均更高(p<0.05)。结论:在重度多发伤急诊治疗中应用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可提高抢救效率与成功率。

  • 标签: 重度多发伤 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信息系统的结构化护理记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病历书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板式护理记录系统进行护理病历书写,观察组采用结构化护理记录单进行护理病历书写。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错误率和耗费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信息系统 结构化护理记录 脑卒中 护理病历书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在骨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骨科护理实习生90名研究,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CBL)与观察组(CBL+OSCE),每组45名。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得分上高于对照组,同时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评分也更高(P<0.05)。结论:骨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实施CBL+OSCE,不仅能提升实习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岗位核心胜任力,值得应用。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案例教学法 骨科护理实习带教 岗位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案例中心教学法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28名学生,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名。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案例中心教学法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整体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案例中心教学法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结构调整护理对降低宫颈癌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饮食结构调整护理,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放化疗的治疗过程中,给予饮食结构调整护理进行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饮食结构 宫颈癌 毒副反应 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