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术后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变化与血管直径的相关,为术后下肢再狭窄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具备介入支架植入术治疗指征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访术后1年发生再狭窄的情况,采用倾向性匹配法校正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后选取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30)。术后1月、6月、1年,应用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病变状况,检测血清CysC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1年CysC与下肢动脉再狭窄的相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股动脉、腘动脉、足动脉血管管径时间、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术后1月、6月、1年股动脉、腘动脉、足动脉血管管径低于未狭窄组(P<0.05)。两组CysC水平时间、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术后1月、6月、1年的CysC水平高于未狭窄组(P<0.05)。术后1年,CysC与股动脉、腘动脉、足动脉血管管径呈负相关(r=-0.743、-0.820、-0.851,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清CysC水平与下肢血管管径有较强相关,可能影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 标签: 胱抑素C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衰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衰患者,列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列为常规组。对所有受检者的QT离散度、室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进行检测,并探究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的相关。结果:心衰死亡组QT离散度大于心衰存活组和常规组,心衰存活组QT离散度大于常规组(P<0.05);严重心律失常组QT离散度大于轻度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轻度心律失常组QT离散度大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衰组心率变异性小于无心律失常心衰组和常规组,无心律失常心衰组心率变异性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衰患者中,QT离散度增加及心率变异性下降,对监测室心律失常意义重大。

  • 标签: 心衰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相互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汗学龄前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因多汗就诊的学龄前儿童80例,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并设正常体检学龄前儿童80例作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3增高,TSH降低,PTH降低,P均<0.05,差异有显著,T4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汗儿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发生了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迈向新的台阶,并由此让人们迈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对经济、工业、农业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档案管理方面也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与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需要人们去探索和创新更为先进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法。基于此,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档案管理 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压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方法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正位双肺通气(s1)、右侧过深单肺通气(s2)及右侧正位单肺通气(s,)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S2的Ppeak比s1增加75.5%,S,比s1仅增加44.1%;S2的PETC02比s1下降17.5%,S3比S1仅减少8%。以单肺通气时的Ppeak≥S1Ppeak的1.6倍,PETC02值比s1下降10%,结合OLV时的Ppeak达到24cmH2O作为判定管端错位的截止值,特异性和预测阳性率分别达到85.7%和90%。结论侧卧位下,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联合运用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ETCO: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吸气峰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袖状胃切除术对血清omentin-1水平的影响及代谢状态变化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接收行袖状胃切除术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omentin-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血清omentin-1水平均高于手术前,接近于正常人血清omentin-1水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血清omentin-1 代谢状态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选择39例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前者分为好转亚组和恶化亚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PCT,采取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情。随访28天评断预后。结果肺炎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CT浓度均高于非肺炎组(p均<0.05);好转亚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PCT浓度均低于恶化亚组(p均<0.05);PCT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利于判断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肺炎及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肺炎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PLT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有历史记录的肝硬化患者在未进入肝硬化时、肝硬化失代偿期及治疗好转后的PLT数量。结果与自身未进入肝硬化时的PLT数量比较,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治疗明显好转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好转一个级及以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治疗好转后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好坏可以影响PLT的数量,反过来,PLT的数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损的程度和病情的轻重。

  • 标签: 肝硬化 PLT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1-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实施辅助用药管理后用药情况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把此次所选的120例病人,按照管理方法进行分组,分为A、B两组,对A组内的病人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对B组内的病人采用辅助用药管理方法,最后对比两组的管理状况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内的病人采用不同的用药管理方法以后,B组在超适用症应用、用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以及重复给药等上面均要明显低于A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就是病人评价的满意度上面,B组内病人的评价要明显高于A组病人的评价,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如今的消化内科临床当中应用辅助用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加强辅助药物的临床管理工作,同时在临床当中所出现的不良用药等状况的发生也大大的减少,病人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病人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辅助用药管理模式在临床当中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辅助用药管理 药物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指导对就诊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收录门诊就诊患者(2022年3月到2022年6月),将收录的9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分析本院门诊指导措施落实前后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门诊就诊患者病情干预阶段,开展门诊指导,优化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更好地促进患者在病情就诊阶段的依从有效提升;干预组依从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门诊就诊期间开展门诊指导能够更好地促进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优化患者对门诊就诊的服务质量评分,干预组相关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高(P<0.05);门诊就诊阶段落实门诊指导措施能够显著优化就诊患者的依从与配合度,使得就诊患者情绪状态得到良好的改善,优化不良情绪表现;干预组SAS、SDS分值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就诊阶段开展门诊指导干预措施,相关措施的落实可促进门诊就诊患者依从提升,服从医疗指导进行就医,同时还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情绪,优化身心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门诊指导 就诊患者 心理变化情况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进展中免疫球蛋白及血清抗环瓜氨酸肽(英文简称:CCP)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大庆市第五医院收治于2019年8月12日/2020年12月21日(开始/结束)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DAS28)评分不同分为缓解H组(DAS28<2.6),活动D组(DAS28在2.6~5.1之间)、高度活动G组(DAS28>5.1),回顾分析三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水平差异。结果 在抗CCP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lgM、IgG)水平上均有缓解H组<活动D组<高度活动G组,数据比对P<0.05,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给患者病情活动逐渐增加,患者抗CCP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可通过免疫球蛋白及抗CCP抗体检测为预后改善提供依据。

  • 标签: 抗CCP抗体 免疫球蛋白 lgM DAS28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之后部分血液检验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手术,并进行了大量输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50例患者均在输血前后实施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与血清电解质检查,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与输血之前比较,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蛋白、血清钾、血清钙、血清镁指标明显降低,二者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手术患者在大量输血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及时对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电解质水平进行监测,能有效预防与治疗并发症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肿瘤 大量输血 检验指标 变化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与评价蛇毒试验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中国蝰蛇毒试剂(CRWR)及中国蕲蛇毒试剂(CAAE)对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60例肝肿瘤病人的凝血象进行检测,并将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蝰蛇毒复钙时间(RVVRT)、蕲蛇毒时间(AT)与传统肝功能指标及凝血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蛇毒凝血时间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肿瘤时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常检出率高于传统凝血试验,与肝功受损程度呈正相关。肝癌病人中AT延长的阳性率高于AFP。结论:蛇毒凝血试验对反应肝损害程度及诊断肝癌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肝癌 蝰蛇毒磷脂时间 蝰蛇毒复钙时间 蕲蛇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