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梅毒驱梅治疗对先天梅毒阻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筛查、住院、转入我院分娩前,经血清学确诊为妊娠期梅毒,均为无症状的隐性梅毒,根据孕期发现时期不同,分为孕≤16周,孕>16周,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双臀深部肌注,1次/周,连用3周为一疗程。结果孕16周前驱梅治疗者,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总的发生率为28%;孕16周后上述总发生率为30%;未治疗者,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总的发生率为57.1%。说明不同干预时机对妊娠结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P<0.01)。追踪随访婴儿3,6,9,12个月,孕期驱梅治疗者,先天梅毒的阻断率几乎100%。

  • 标签: 妊娠梅毒 先天梅毒 苄星青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PLG)的诊断、治疗。方法:对B超和病理检测出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PLG患者中良性胆囊隆起性病变96例;恶性胆囊隆起性病变4例,病灶大小直径在10mm以上,其中合并结石者3例,其中单发者3例。9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论:B超是诊断PLG最有效的方法。PLG的手术指征是胆囊息肉最大直径〉10mm;病人年龄〉60岁;息肉基底宽或有增大趋势;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胆囊壁局部不规则增厚。

  • 标签: 胆囊隆起性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登记100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00份血液标本,使用抗凝剂不当或错用抗凝管9起,占9.00%;血液标本与检验申请单联号不符5起,占5.00%;抽血后标本未及时送检3起,占3.00%;在输液中抽血送检,致使临床检验结果因输入一定量的药物而产生较大的差异1例,占1.00%;血液标本严重溶血,有的血液标本送检时上端还充满着气泡2起,占2.00%。结论加强检验科与护理工作者协作合作,不断提高医技人员与护理人员的医技水平和责任心,对提高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准确性十分关键,直接影响临床诊治效果,值得不断探讨。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在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12例显示为正常,88例患者心电图显示异常。其中有65例患者ST-T产生变化,房颤18例、室性早搏14例、T波高尖19例、房性早搏14例。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在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与结核感染发生率上高于非老年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有利于尽早发现患者所患疾病,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疾病死亡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电图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初产妇分娩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依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分娩顺利,5例出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好转,患者出院评价满意度100%。。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宫颈炎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炎症。在正常情况下,宫颈具有防御功能,但宫颈容易收性交,分娩及宫腔操作的损伤,且宫颈管单层柱状上汽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宫颈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导致炎症。与慢性宫颈炎相比,急性宫颈炎的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中30例,占36.6%。

  • 标签: 宫颈炎 病情观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以及与绝经年限、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0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生殖器炎症4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5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肌瘤13例,恶性肿瘤11例,宫内节育器异常5例,其他2例。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器炎症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年限的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 标签: 绝经 阴道流血 生殖器炎症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青霉素和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5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0%。结论学针灸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收缩,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受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针灸 周围性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出现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对其母婴的影响危害,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发生围产期胎膜早破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总结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早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分娩方式主要以剖宫产为主,产妇的难产率、早产率及母婴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胎膜早破可造成严重危害,围产期胎膜早破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防治,保护母婴健康。

  • 标签: 围产期 胎膜早破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例小儿腹泻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对患儿进行思密达保留灌肠和锌硒宝片的联合治疗方法,并配以合理的食物治疗,对小儿的腹泻症状进行诊治。结果70例小儿腹泻患儿中经过治疗以后,有57人疗效显著,完全治愈,8人病情好转,5人治疗无效,总的治愈率为92.86%。所有的小儿均没有出现恶心、发热等副反应。结论思密达配合锌硒宝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腹股沟疝诊治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作了统计分析,对腹股沟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结果100例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均获治愈。结论老年腹外疝的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早、恢复正常活动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主要用于老年人腹股沟疝。

  • 标签: 老年 腹外疝 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LEEP诊治宫颈病变10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宫颈修复情况并于手术后3个月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10min,术中出血1—20ml。术后3个月复查治愈9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1次性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需住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EEP宫颈疾病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一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观察两组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大便次数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病患儿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病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4.25±0.26)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腹泻病患儿思密达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各种非感染性腹泻的状况,探讨各种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65例非感染性腹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急性非感染性腹泻90例,慢性非感染性腹泻10例,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这类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病。

  • 标签: 非感染性 腹泻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