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康市近10年来流行腮腺炎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本市防控流行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描述腮腺发病情况和三间分布。结果安康市2005-2013年报告流行腮腺炎9674例,死亡2例,其中0-4岁发病1048例、5-9岁发病4224例、10-14岁发病3051例、15-19岁发病535例、20岁以上发病816例。共报告因流行腮腺炎疫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其中小学10起、中学6起,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结论5-14岁年龄组是流行腮腺炎发病的最高峰,早期预防和控制流行腮腺炎疫情是防止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点工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a-2b与炎琥宁注射液合用治疗流行腮腺炎并睾丸疗效及安全。方法将40例腮腺合并睾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干扰素a-2b100IU肌注,并联合应用炎琥宁注射液40mg肌注。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利巴韦林10-15mg/kg体重,地塞米松2-4mg,一天一次,硫酸镁局部湿敷。结果联合治疗组在退热,腮腺和阴囊肿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而且干扰素a-2b与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使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a-2b与炎琥宁注射液对腮腺合并睾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少,安全高。

  • 标签: 腮腺炎 睾丸炎 干扰素a-2b 炎琥宁
  • 简介:摘要首发为面神经流行腮腺炎病例临床较为罕见,难以及时确诊,该文报道1例病例因左眼闭合不全伴左侧口角流涎2天,门诊以左侧面神经收入院,作血常规检查正常,头颅CT检查正常、摄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骨质增生。入院后经用激素、维生素等营养神经、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3周,左侧面部肿痛加重,后作腮腺彩超发现左侧腮腺及下颌下腺肿大,经中药清热解毒、局部中药湿敷等抗病毒治疗痊愈出院。该例提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面神经的认识,开拓思维,对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应想到该病可能,以免延误病情,发生严重后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描述台州市2004--2012年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疫情资料及《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爆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台州市累计报告流行腮腺炎病例2415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7.0/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和11月一次年1月。病例集中在6—9岁,占总病例数40.33%,其中学生占总病例数56.43%,以小学生为主;流行腮腺炎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主要集中在小学(占81.25%)。[结论]应重点对小学、托幼机构等重点人群加强流行腮腺炎的动态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以便及早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昭通市2004~2010年流行腮腺炎发病及流行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方法对已确认病例作回顾分析,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昭通市共报告流行腮腺炎病例6108例,年均发病率为17.88/10万。结论昭通流腮全年都有发病,发病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发病为高。年龄分布以6~15岁的学龄儿童为主,性别分布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学生为发病的主要人群。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和分析株洲市2006年-2010年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株洲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中流行腮腺炎报告资料,应用Excel2007对株洲市2006-2010年流行腮腺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株洲市共登记流行腮腺炎患者2913例,发病率为16.22/10万。2006-2010年4-7月均呈现明显发病高峰,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47.24%-60.69%,其中2010年11-12月再次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31.30%。2913例流行腮腺炎患者中,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6-14岁,占全部发病人数的63.13%。发病地区分布没有差别。2006-2010年共报告流行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发病271例,均发生在小学,5起事件从报告到结案平均时间为37天。结论6-14岁的儿童是流行腮腺炎的高发人群,青壮年流行腮腺炎的防控工作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不同免疫策略的流行腮腺炎发病特征及疫情趋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对常规免疫实行两剂含流腮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Vaccine,MuCV)策略的北京、上海、天津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流腮疫情情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予以全面的分析。结果2004—2011年全国流腮疫情呈现出了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三个城市的病例报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全国的流腮疫情呈现出了规律的分布的特征,发病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冬季和夏季、北京、上海发病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季。流腮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是5—9岁的儿童,2008—2011这一阶段比2004—2007这一时间段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从全国的基本情况来看,5—9岁儿童的流腮发病率呈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自2009年,三个城市的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一直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结论实施两剂MuCV常规免疫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流腮高发人群的发病几率,同时也能有效的对发病几率进行控制。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免疫策略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方法笔者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66例流行腮腺炎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给予病毒唑静滴,少数患儿肌注干扰素,外加六神冰黛散外敷。结果治愈54例,治愈率81.82%;好转8例,好转率12.12%,无效4例,无效率6.06%,总有效率93.94%。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流行腮腺炎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究流行腮腺炎患者采用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流行腮腺炎患者,其中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全科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的79.41%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比对照组的73.53%高,(P〈0.05).结论流行腮腺炎患者采用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科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腮腺炎合并睾丸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流行腮腺炎并发睾丸患者32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冷敷2小时+碘伏涂擦,每日4次。对照组采用局部冷敷2小时,每日4次。结果碘伏涂擦配合局部冷敷应用于流行腮腺炎合并睾丸疗效显效。结论碘伏涂擦配合局部冷敷有效缩短了睾丸肿大、疼痛的时间及住院天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碘伏涂擦 流行性腮腺炎 睾丸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十一五期间流行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预测十二五期间发病趋势并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流腮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十一五期间年流腮累计报告585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5/10万。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十一五期间春季高峰稍有后移,为5、6、7月份高发,冬季高峰仍然存在;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旅顺口区(54.15/10万)开发区(52.48/10万),甘井子区(47.72/10万);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发病为主(6007/5853,79.92%);男女性别比为1.59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6618/5853,88.06%)。十一五期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暴发疫情31起。暴发疫情以金州区最多(13/65,41.94%),暴发主要集中于冬春季和夏季,主要年龄段集中在3-18岁人群,罹患者以小学生为主(578/624,92.63%)。结论在发病的高峰季节,在重要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流腮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易感人群的麻腮风接种工作,以便预防控制流腮暴发流行、减少健康危害。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十一五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与接种疫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集的某校500例流行腮腺炎接种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以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接种疫苗情况、接种与未接种疫苗时发病情况以及保护率情况。结果500例研究对象中有268例儿童接种疫苗,接种率为53.60%,其中发病人数17例,发病率为6.34%;232例儿童未接种疫苗,未接种率为46.40%,其中发病人数31例,发病率为13.36%。未接种组中低年级患病率(58.06%)均高于中年级(29.03%)及高年级(12.90%),接种组中低年级(2.38%)均低于中年级(8.08%)及高年级(8.23%)。疫苗接种后4年内进行随访发现流行腮腺炎疫苗具有95.89%(11/268)的保护率。结论儿童接种腮腺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疾病,降低发病率,低年级儿童更应该重视接种疫苗,预防疾病,随访第三年和第四年免疫保护率有所降低,建议在第五年再次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效果。

  • 标签: 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接种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流行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及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小儿流行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小儿流行腮腺炎的治疗中,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流行腮腺炎(简称流腮)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可引起爆发。在全面加强防控措施的同时,对北京市宣武区流腮疫情进行回顾的总结分析,为更加有效地预防流腮提供参考。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对诊断明确的流行腮腺炎患者制定一套全面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流行腮腺炎病人,进行中医分型辨证,本次研究是以治疗温毒袭表证为主。随机分成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中医治疗组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按照治疗效果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中医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中医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结合临床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流行腮腺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严格制定的临床试验和长期跟踪的效果观察,为中医治疗流行腮腺炎的方案提供了科学、规范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消炎膏 板蓝根 流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方法4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静脉点滴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20例)静脉点滴利巴韦林,两组疗程均为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P《0.05》),治疗组在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疗效好而且安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流行性腮腺炎 利巴韦林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07—2011年流行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减少流腮的发生,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兴区2007~2011年流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7—2011年大兴区流腮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月均有发病,以4~8月最多;发病年龄以2~14岁组为主;幼托儿童和学生为发病的主要人群;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聚集的镇(街道);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发病数高于有免疫史的;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学生、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外来人口聚集地区是防控的重点地区,通过有效地综合防控措施,尤其是做好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流行的最经济、有效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流行腮腺炎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方法定义腮腺调查病例,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主动搜索;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腮腺病例的分布特征。结果共调查在校学生1074名,发生流行腮腺128例,罹患率为11.92%,男女性别比为1.4∶1;疫情发生于2011年10月14日至2012年1月6日,持续时间为84d,期间出现3个发病高峰,分别在10月29~31日、11月18~23日和12月6~15日;全校各年级均有病例发生,一年级至四年级共发病106例,占82.81%;全校学生既往流行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73.48%,有免疫接种史的病例数为44例,占总病例数的34.38%;经过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本次疫情的发生、发展与早期的流行腮腺炎病例未得到及时隔离治疗有关,今后应在学校加强本病的宣传教育及预防控制工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调查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