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60例产妇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哌替啶镇痛;观察组(30例)自控镇痛并配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镇痛优良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剖宫产 自控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量注射的实际功能和效用。方法通过对微量注射在本院循环内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如何提高微量注射在循环内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结果通过对微量注射的应用方式和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后,微量注射在本院循环内科运行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本院循环内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结论微量注射具有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循环内科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有效的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提升了本院的整体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循环内科 应用疗效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疼痛对患者术后恢复存在一定影响,目前临床上采用不同止痛方式减少肋骨骨折所致的疼痛,本研究探讨静脉自控镇痛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01-2016-06-15入院的42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药物。2016-06-16-2018-01-01入院的4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止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患者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48h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皮质醇水平为(610.4±15.2)nmol/L,低于对照组的(881.8±58.2)nmol/L,t=29.890,P<0.001;肾上腺素水平为(56.7±2.4)pmol/L,低于对照组的(82.6±3.1)pmol/L,t=43.439,P<0.001;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131.5±5.8)pmol/L,低于对照组的(249.4±14.6)pmol/L,t=49.631,P<0.001。术后6h,观察组VAS评分为(4.2±0.4)分,低于对照组的(5.3±0.4)分,t=12.748,P<0.001;12hVAS评分为(3.9±0.3)分,低于对照组的(4.4±0.3)分,t=7.726,P<0.001;24hVAS评分为(3.1±0.3)分,低于对照组的(3.8±0.2)分,t=12.67,P<0.001;48hVAS评分为(2.1±0.2)分,低于对照组的(3.4±0.3)分,t=23.746,P<0.001。术后6h,观察组Ramsay评分为(4.8±0.3)分,低于对照组的(5.4±0.3),t=9.271,P<0.001;12hRamsay评分为(4.6±0.3)分,低于对照组的(5.1±0.3)分,t=7.726;24hRamsay评分为(4.1±0.3)分,低于对照组的(4.7±0.3)分,t=9.271,P<0.001;48hRamsay评分为(3.2±0.2)分,低于对照组的(4.2±0.2)分,t=23.178,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为(42.4±6.3)分,低于对照组的(60.2±8.7)分,t=10.904,P<0.001;睡眠质量得分为(7.9±2.4)分,低于对照组的(16.3±3.2)分,t=13.813,P<0.001。观察组尿潴留、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肋骨骨折患者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用于硬膜外镇痛治疗,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 镇静 多发肋骨骨折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量注射输注缩宫素在晚期妊娠引产时滴速调节的安全性、准确性与成功率。方法将186例有引产指征而无引产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使用量注射输注及普通输液。结果观察组具有滴速调节方便性和安全性、准确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量注射调节缩宫素的注射速度,可稳定缩宫素的有效血药浓度,维持规律宫缩,避免强直性宫缩而致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的发生,提高引产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并缩短引产时间。

  • 标签: 缩宫素 微量 注射泵引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总结了使用微量泵入化疗药物的护理,包括化疗药物的配置、微量的安装、使用微量时的注意事项。认为使用微量泵入化疗药物,能够更好的控制输液速度,保证化疗药物的准确应用。

  • 标签: 化疗患者 微量泵 精确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甲状旁腺术后静脉泵入钙剂预防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科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尿毒症患者10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中发生外渗10例,观察组中发生外渗1例。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静脉泵入钙剂过程中发生外渗。

  • 标签: 葡萄糖酸钙 外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骨科患者术后以镇痛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手术患者计63例,均术后采用镇痛止痛,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镇痛效果。结果该63例患者在使用镇痛后,疼痛评分均数为(2.13±0.57)分,基本无痛,治疗与护理依从度均较为理想,期间出现乃并发症6例,干预后缓解,对镇痛使用无影响。结论对骨科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采用镇痛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保障镇痛与预后效果。

  • 标签: 骨科患者 镇痛泵 护理 并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资料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安装胰岛素前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的同时为其讲解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步骤等,使其接触顾虑,配合治疗;在置前和置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换和的运行情况,并教会患者有关操作的各项技术、尿糖、血糖的自我监测方法。结果本疗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简化了治疗程序,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结论胰岛素注射胰岛素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 标签: 胰岛素泵 胰岛素 皮下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产科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随机选择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应用自控镇痛組,共51例,对照组为不使用自控镇痛组,共5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2%(97/102),明显优于对照组38.1%(39/102)(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镇痛疗效确切,且有利于产妇术后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术 镇痛泵 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0.075%罗哌卡因加1μg/ml芬太尼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显著性差异,而分娩方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性硬膜外镇痛分娩效果满意,不影响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而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不影响产程及母婴结局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在剖腹产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剖腹产手术麻醉药作用消退后患者会出现疼痛,往往会对其病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镇痛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具有使用方便、患者感觉舒适、止痛效果满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 标签: 剖腹产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微量针筒更换的方法。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双更换法,对照组使用单更换法,比较两种更换方法操作所需的时间及患者更换药物前后收缩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到1秒的时间即可完成药物的更换,对照组需要10秒的时间才能完成注射器的更换;观察组更换药物前后收缩压波动的严重程度和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使用双更换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避免了因更换药物而造成药物的间断,使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在更换注射器时不易出现较大幅度的血压波动,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血管活性药物 泵针筒 更换方法 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