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体积较大且无分泌性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伴囊性变的报道较为少见,在基层工作中,受机器及超声医生主观认识的限制,易发生误诊。现将该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肾上腺皮质腺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技术治疗无功能肾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0年2月-2014年1月采用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术治疗的36例无功能肾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试验组,同期36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无功能肾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达到一期愈合。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技术治疗无功能肾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后腹腔镜 包膜下肾切除 无功能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后腹腔镜行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后腹腔镜患肾切除术。全部采取经腰部途径,建立后腹腔气腹,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夹闭离断肾蒂血管及游离肾脏的先后。19例采取游离部分患肾,于患肾戳一小口吸去大部分肾内积水,再全部游离肾脏,用Hem-o-lok夹夹闭肾蒂血管后,序贯离断肾动静脉,切除患肾。13例先用Hem-o-lok夹夹闭肾蒂血管后,序贯离断肾动静脉后再游离肾脏,再考虑吸尽患肾积水。常规留置肾窝引流管。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肠功能恢复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55~180min,平均为(90.1±26.9)min;术中出血20~110mL,平均(29.9±4.7)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3d拔除,对于合并脓肾、手术创面大、肾周粘连紧密且渗液多者酌情延长引流管拔除时间。无大出血、腹膜破裂、感染、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治疗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的术式,术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处理肾蒂血管的先后。

  • 标签: 后腹腔镜 无功能肾 泌尿系结石 肾切除
  • 简介: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无功能肾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无功能肾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帮助无功能肾积水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无功能肾积水临床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无功能肾积水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建立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模式,对构建公立医院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出建议。方法:取消药品加成后出现7276万元的损失,通过财政直接补偿,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疗保险,以及集财政、医保和医疗价格下的综合补偿方式进行测算模拟。结果:单一的补偿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综合补偿模式能抵消单一补偿模式产生的缺陷,可以建立医疗机构主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长效机制,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最终让患者得益。结论:配合综合补偿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到区域内药品统一配送;要实行成本核算,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加强区域内公立医院用药行为的管理。

  • 标签: 药品零差率 补偿模式 综合补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所具备积极能力的总和,而这些能力能够通过有效的开发为大学生的成就和自我肯定提供帮助。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心理资本在大学生社会情绪与公正世界信念之间的作用,以及社会情绪对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积极的心态可以让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正确认识社会情绪对公正世界信念的不利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与之对抗。

  • 标签: 补偿作用 心理资本 公正信念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宿迁市宿城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商业保险的实施情况。方法 收集2020—2023年宿迁市宿城区疫苗接种数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商业保险补偿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2023年,宿迁市宿城区平均接种疫苗193439剂次/年,6岁以下儿童接种占比94%;共报告AEFI病例613例,报告发生率为79.22/10万,其中12月龄以下儿童占比39%;商业保险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共补偿700例,通过基础保险进行补偿的病例为2例,其余698例均为补充保险补偿,补充保险在30天内完成赔付的比例为75.36%。结论 建立基础保险与补充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体系能够提高补偿效率,扩大补偿范围,确实为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受种者提供快速、便捷的经济支持。

  • 标签: 疫苗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商业保险 补偿
  • 简介:目的:运用实际数据,检验补偿方案的研制思路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以样本地区2011年住院补偿数据为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决策平台为工具进行方案研制。结果:以福利风险型方案研制为例,(1)按照80%补偿比,消除因病致贫风险共需筹资4163.96万元;(2)以就医经济风险约等于1时所对应的医疗费用设定起付线为600元,以人均收入8倍为标准设定封顶线为120000元,观察住院人群的就医概率、经济风险分布状况,将费用段分为600~、3000~、10000~和22000~四段,并分别设定相应的补偿比;(3)按照上述补偿方案,基金60.53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结论:补偿方案研制的思路和方法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补偿方案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