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Fouriertransformedinfraredspectrometry(FTIR)and27AlMagicAnglespinning(MAS)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wereemployedtocharacterizearsenateadsorptiononamorphousAlgelswithKegginstructureatpH=4–10.Thesestudieshaveproventhat:thesurfacecomplexspeciesofarsenateshowsignificantdifferencesunderacidicandalkalineconditions,whichwasdeducedbasedontheAs-Ostretchingvibrationbandslocatedrespectivelyat774and870cm-1;poorlycrystallineAl13(orAl)-arsenateprecipitationcouldbeeasilyformedunderacidmediumconditionandhighloadinglevel,whichwassupportedbycomparingtheAs-Ovibration(at≈732cm-1)ofprecipitationtoadsorbedAlgels;arsenate(AsO43-)adsorptionhasnoeffectontheKegginstructureofAlgelswithbasicity(R)=2.6and3.0,evenathighloadinglevel,asevidencedbythesignalat≈63×10-6ofmagicanglespinning(MAS)-27AlNMR.Theadsorptionenvelopewasdeterminedbyconventionalbatchexperiments.

  • 标签: RTIR 稳定性 地球化学 元素
  • 简介: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缺氧环境沉积物V/(V+Ni)特征李双应,金福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230009)关键词V/(V+Ni)比值,缺氧环境,二叠纪,下扬子地区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的缺氧沉积,近年来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3]。这一方面是因...

  • 标签: V/(V+Ni)比值 缺氧环境 二叠纪 下扬子地区
  • 简介:基于确定的数学模型和图形的解释,一个新方法,被用来在一由紫外线光谱技术生产混合很好计算单个地区的生产的贡献,被建立了。标准板用作为X轴作为Y轴和波长人工地提出的样品油的消光系数E被拉。从样品油的紫外分析导致混合的井的曲线被插入到标准板并且比较。在生产混合很好的每个单个地区的比例与接近人工地提出的样品油的曲线的曲线的比例是相同的。在井QHD32-6-3地里,例如并且用这个方法拿A22很好,一个单个地区的生产贡献被计算。Theresult证明Nm4地区是一个主要“贡献者”,Nm4地区的比例是70%,并且Nm1地区的是30%。紫外线光谱技术提供了监视生产贡献的一种新reservoirgeochemical技术,特别为简历降级的重油,而是它有某限制,就取决于GC指纹技术。

  • 标签: 紫外光谱技术 单区生产 计算 合采井 重油
  • 简介:本文通过柴达木盆地切克里克凹陷中切6井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史。切6井中石英加大边、方解石胶结物等成岩胶结物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0.1-96.2℃,推测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应是刚进入中成岩A阶段。切6井储层砂岩中共有两期烃包裹体:第一期为灰黑色液烃包裹体,第二期为浅褐灰色气液二相烃包裹体。第一期在储层中已形成具工业价值的油藏。结合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推断切6井原油在中新世(N12)成藏于古近系圈闭和基岩裂缝中;凹陷带和盆地内部构造接受喜马拉雅中晚期的两期成藏,更有利于油气由下向上的运移。

  • 标签: 烃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岩胶结 切6井
  • 简介:为了阐明CH4与CO2在高岭石中的竞争吸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高岭石超胞模型,模拟计算了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孔径对高岭石吸附CO2和CH4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高岭石对CH4与CO2分子的吸附量均符合Langmuir模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高岭石对CO2分子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对CH4分子的吸附量;293.15K时,高岭石对CO2的吸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CH4在CO2分子的影响下不再符合Langmuir曲线,说明高岭石与CO2分子的相互作用强于与CH4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孔径的增大,高岭石对CH4与CO2的吸附量均减小,表明CH4和CO2主要吸附在微孔中;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分子后体系的总能量和非成键能发生了变化,说明高岭石与CO2的相互作用能要强于高岭石与CH4的相互作用能,高岭石对CH4的吸附为典型的物理吸附,而对CO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伴随着微弱的氢键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CO2和CH4在黏土矿物的赋存机理以及CO2驱替CH4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岭石 吸附位 竞争吸附 分子模拟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集层,从成岩作用角度分析该储集层形成机理及物性分布规律对研究区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物源及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等化验资料,分析了砂岩的主要成岩作用及绿泥石、碳酸盐岩、伊利石胶结等典型成岩产物的平面分布、成岩产物与原生粒间孔、溶孔的分布关系,并探讨了成岩产物的成因。在上述成岩产物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划分出了绿泥石膜胶结+剩余粒间孔等7种成岩相。分析了不同成岩相类型的物性,其中绿泥石胶结-剩余粒间孔、绿泥石胶结+溶孔-粒间孔储集层物性最好。

  • 标签: 单因素 成岩相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 简介:【本刊讯】经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并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同意,我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拟于2009年4月在贵阳召开,同时召开第12届学术年会和举办我会建会30周年庆典活动。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庆典活动 学术年会 贵阳 常务理事会 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