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国内质子加速器能量不够高,不足以开展面密度为200g·cm~(-2)的厚物体透射成像实验研究的问题,探索了国内质子加速器用于高面密度厚物体内部材料边界位置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与美国和俄罗斯发展的高能质子整幅照相不同,采用细束质子扫描方式记录透射束斑的能量、个数、偏转角度及束斑形状等信息,进而反演检测对象内部材料的边界位置。采用Geant4软件模拟了扫描检测过程,由透射率曲线和对称性特征量曲线提取的边界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为百微米量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高能质子 扫描方法 多层同心球 边界测量
  • 简介:基于能量均分定理和悬臂梁理论,分析讨论了微悬臂梁进行热振动的物理模型。通过三个实例,介绍了热振动在纳米力学测量中的应用,其中重点阐述了单根纳米晶须的杨氏模量的热振动定量测量方法。

  • 标签: 热振动 悬臂梁 纳米力学测量
  • 简介:用干涉法对菲涅尔双棱镜的棱角及玻璃折射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有一定的精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讨论分波前干涉现象。

  • 标签: 干涉 测量 数据 误差
  • 简介:选用90Sr-90Yβ放射源照射自制的塑料闪烁探测器,测量了光子在塑料闪烁体内部的传输时间,计算出传输速率和不确定度,为以后的核物理实验计算以及闪烁体参数测量提供相关数据参考。

  • 标签: 闪烁探测器 光子 塑料闪烁体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 简介:"对称测量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为此,文中通过几个实例具体探讨了如何利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实验中的一些系统误差的影响,以提高实验的测量准确度。这对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 标签: 系统误差 消除 对称测量法
  • 简介:首先分析指出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作为设计性实验符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原则;然后,简介测量金属丝伸长量的几种方案,通过不确定度分析,指出进一步提高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精度的关键;最后,总结了本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 标签: 杨氏弹性模量 设计实验 不确定度
  • 简介:测量长距离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不论是在验证近轴光线球面镜的成象公式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反射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5m时,验证和测量都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很简便的测定R的方法,在曲率半径是10m左右时的测量误差是1%。

  • 标签: 反射球面镜 曲率半径 误差
  • 简介:对空间目标实现红外探测建模仿真时,需要对空间目标在空间环境下的热温度场进行分析和模拟计算,计算的边界条件之一是目标表面材料热特性参数。以往的做法是通过相关资料中提取这些参数,但都是理论值,实际材料的热特性与目标生产工艺有关,可能与理论值有很大的差别,采用这些数据会对空间目标在轨热分析的模拟计算中产生误差甚至错误。

  • 标签: 空间目标 表面材料 反射率 热特性参数 测量 模拟计算
  • 简介:本文对振动台位移幅值的自动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实现了对微小振动位移的干涉测量.

  • 标签: 位移 干涉 测量装置 振动周期
  • 简介:电感是电子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电子元件。在高频电子线路中,导线电感对电器工作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了解电感的测量对工科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意义。基于交流电桥的原理,研究了输入信号与电桥输出测量端信号的相位差,建立了导线电感与相位差的关系。实验测了线径为0.2mm,长度为0.3m和0.5m圆形导线对输出端波形相位的延时。通过延时值计算了相应的相位差,最后得到0.3m长圆形导线的电感量约为3.99nH,0.5m长度圆形导线的电感量约为8.27nH。

  • 标签: 交流电桥 导线 电感 相位
  • 简介:在γ-γ角关联实验中,发现能谱中全能峰的位置随探头方位角的改变而变化。本文通过不同的实验,验证了地磁对能谱测量的干扰以及对γ-γ方向角关联测量的影响。发现地磁对测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光电倍增管,地磁方向与光电倍增管中电子飞行方向的夹角的改变,引起光电倍增管增益变化,最终给γ-γ方向角关联测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文中总结了如何减小地磁影响,改进γ-γ方向角关联实验测量的方法。

  • 标签: 角关联 地磁场 光电倍增管
  • 简介:针对测定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小球下落时间的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以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实验误差。

  • 标签: 粘滞系数 实验 方法改进
  • 简介:本文介绍二种开关型霍耳传感器在扭摆周期测定中的应用,给出了部分传感器参数和安装接线图.

  • 标签: 扭摆 开关型霍耳传感器
  • 简介:结合简单的几何原理,根据激光光源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简便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大学生的设计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实验。

  • 标签: 激光 凹透镜 焦距
  • 简介:对脉冲堆而言,在无强吸收介质时,堆外任何一点的中子谱可近似地由热中子谱、1/E谱和裂变谱叠加而成。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包镉的^235U转换靶和裸^235U转换靶在固体径迹探测器上产生的裂变径迹数差,确定热中子谱(镉下中子);用包镉的^235U转换靶和^238U转换靶在固体径迹探测器上产生的裂变径迹数差,获得1/E谱和裂变谱。

  • 标签: 快中子堆 中子谱 测量方法 固体径迹探测器 裂变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