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现状分析,探索今后人影工作发展新思路,以期在人影事业可持续发展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和田地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开展现状 发展建议 和田地区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资料等,对出现在沙湾县2016年4月30日暴雨天气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落区上空区域的大气层结主要呈上干冷下暖湿的态势,层结特别不稳定。高层主要为西北急流、中低层主要为偏西急流,并且与低空辐合切变线共同配合,形成有利的空间配置以及触发条件,推动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暴雨天气发生过程中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以及热力条件。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前半段主要受“列车效应”影响,中后段具备较为显著的后向传播特点。

  • 标签: 沙湾县 暴雨天气 成因 物理量
  • 简介: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网投入使用,雷达机务保障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常见的故障为例,分析雷达出现故障时应采取的措施及处理办法,并通过近几年的维护经验,对雷达系统及附属设备的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可供雷达技术保障人员以及台站工作人员做一定的借鉴。

  • 标签: 新一代天气雷达 故障 维护
  • 简介:摘要人们的日常各项经济活动都要依靠气象预报来决定,可见气象信息的准确程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气象测报的过程当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冰雪、冰雹、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这对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分析探讨恶劣天气下的气象测报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常见的恶劣天气对气象测报的影响做出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确保气象测报的准确性。

  • 标签: 恶劣天气 气象测报 问题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一种现代化先进的气象探测设备,在灾害天气的识别、监测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运行实际,重点对雷达接收机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应对处理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 标签: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接收机故障 应对处理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郑州机场2016年8月25日暴雨天气影响及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热低压持续维持,促使郑州机场处在倒槽内,倒槽辐合使得水汽朝郑州机场汇集,700hPa存在着西南风朝持续向郑州机场输送水汽,同时郑州机场处在高温高湿高压边缘,很多不稳定能量在这个区域积聚。高空槽推动冷空气持续东移南下,强烈大陆高压促进冷空气主体移向偏东,冷锋动力抬升作用同地面热倒槽不断辐合,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此次暴雨天气形成主要因素。

  • 标签: 郑州机场 暴雨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7年7月5-7日发生于甘孜州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征,主要是在地面弱冷空气以及高空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此次天气过程中,槽前的西南气流为降水落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态势,同时和地面冷锋的抬升作用相匹配,推动了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进而为此次甘孜州强降水天气的发生给予有利的动力条件。大气层结呈高能高湿的状态,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能量条件。卫星云图对流云团发生发展路径和本次强降水落区保持对应;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局部区域强降水临近预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甘孜州 强降水 天气影响 物理量 对流云团
  • 简介:摘要利用2018年8月17-20日高空、地面常规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探讨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对驻马店“08.18”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台风暴雨是由“温比亚”气旋性涡旋自身动力上升造成的。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能舌附近和台风移向的右前方水汽通量中心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影响区、垂直速度强上升区对应强降水区驻马店上空强烈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十分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

  • 标签: 台风 暴雨 水汽 能量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6年8月24—25日发生在喀什地区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天气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在状况下产生的,对流层中层冷空气的不断扩散,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冷锋是对本次强降雨天气带来影响的主要天气系统。在水汽通量散度场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喀什发生的这次强降雨天气对流发展系统特别旺盛,降水落区区域的垂直上升运动释放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动力机制。喀什大部分区域K指数均达到40℃以上,并且K指数呈现出先上升之后逐渐变小的态势,促使不稳定能量从积聚到逐渐释放,进而促进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强降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 喀什
  • 简介:摘要雾霾天气是近几年来广泛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其不但会导致环境质量堪忧以及人生健康受到危害,而且还会影响机场航班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根据江西雾霾情况,对该地区雾霾天气成因展开分析,并阐述雾霾天气对进出港航班造成的影响,最后还给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雾霾天气 成因 航班 影响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2017年2月19日—20日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乌鲁木齐市出现长达22个小时的大暴雪天气过程,本文利用降雪实况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分析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再加上高空槽逐渐向东移动,西南气流开始影响并控制乌鲁木齐市,其上空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比较差,为强降雪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位于乌鲁木齐上空,再受到低空西南气流的影响,导致水汽由高湿区域进入到低湿区域,促进水汽通量辐合,再加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引发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乌鲁木齐 强降雪 天气形势 物理量诊断
  • 简介:摘要电力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电力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电网建设也愈发完善,给人们的用电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提高了电力事业的发展质量。我国电力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线损异常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线损异常会给电力企业的抄核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给电力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就对电力抄核收工作中的线损异常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降低线损异常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电力抄核收 线损异常 降低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2017年民航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17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重要天气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气象要素及天气现象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机场航班的安全正常营运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福州 机场 气象要素 天气现象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11月10~13日阿勒泰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低层,暖切变和锋面气旋暖区控制整个阿勒泰地区,再加上该地区的辐合上升运动强度最大,对于水汽输送较为有利;850hPa低空处的冷切变和地面冷锋不断朝着阿勒泰地区移动,促进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再加上暖湿水汽沿着锋面上升凝结降落,是造成阿勒泰地区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暴雪天气出现的过程中,在阿勒泰地区上空形成一个由低层到高层强盛的动力性的纬向垂直环流圈,环流圈的存在,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阿勒泰
  • 简介:摘要利用洞庭湖区8个台站1960-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在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标准整理出冰冻、干旱、高温、降水4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年发生次数,分析其变化特征,发现近55年来洞庭湖区极端冰冻事件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干旱事件无明显变化,极端高温事件和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突变检验结果显示,近55年极端冰冻事件下降趋势明显,极端干旱和高温事件变化无明显增多或减少的突变点,极端降水事件存在一个显著增多的突变点。

  • 标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洞庭湖区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班戈县2017年3月11-12日降雪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由500hPa高空槽、南支槽、“歪脖子”高压及700hpa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风速带,偏北气流、东风气流以及西南暖湿气流辐合,850hpa低层“冷垫”抬升和地面冷锋共同配置产生。500hPa高度场的西南气流给予对流层较弱辐合区及弱水汽输送。主要水汽输送源于700hPa下方区域偏南气流,并且700hPa处低涡及切变线导致对流层中低层强辐合场,高层辐散抽吸及低层辐合上升,促使较强上升运动产生,为此次降雪天气发生提供有利动力抬升条件。班戈县对流层湿度较大且湿层厚,上升运动强烈,达大雪量级。

  • 标签: 班戈县 降雪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7年6月13-16日金川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出现过程中,中高纬区域的环流形势主要呈“2槽1脊”型,东部槽主要由鄂霍次克海向四川省延伸,槽后较强的西北气流逐渐引导北方冷空气补充南下,并对金川县产生影响。中纬度副高比较强盛,金川县主要受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控制,对于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稳定输送均比较有利。与此同时,中高纬度西风急流的建立,金川县处在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强辐散区,高层稳定的辐散条件促使抽吸作用产生,推动了低层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这些共同为此次持续性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

  • 标签: 暴雨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金川县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短时与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预报预警方面的应用,现今已得到了社会人群以及相关行业人士的认可与高度种重视。利用短时与临近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对灾害性天气的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并保障气象检测的精准度与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短时及临近天气预报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优势,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 标签: 短时及临近天气预报 防灾减灾 优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9月27-31日朔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因副热带高压分裂成东西两环,且呈现出纬向分布特征,因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朔州市交汇,是导致朔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低层从内蒙古东部到河套地区有大范围的水汽通量辐合区,再加上水汽通量值较大,促进了水汽和能量的积累,为连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辐散大于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连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朔州
  • 简介:摘要本文对铜仁市2016年7月3-4日暴雨发生的天气背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等详细分析,探讨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机制,并从中总结暴雨天气发生及发展演变规律和特征,为今后的暴雨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以提高暴雨预报预测能力。

  • 标签: 铜仁市 暴雨 天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