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间,郑州市博物馆对大河遗址进行了七次发掘,其《简报》和《报告》均已发表。从其内容来看,文化内涵丰富,出土遗迹也很重要。像这样大面积地揭露一处多文化层相叠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郑州地区尚属首次。对于它的出土遗迹、遗物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搞清楚郑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和当时居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本文愿就其中几座房基所涉及的问题,谈谈一管之见。发掘者根据大河遗址地层叠压情况,将其文化内涵暂分六期:即第一、二期属仰韶文化中期;第三期属仰韶文化晚期;第四期属过渡期;第五期属龙山文化早期;第六期属龙山文化晚期。上述各期文化在遗址范围_内的分布,以第三、四期文化较为普遍,所出土

  • 标签: 大河村 房基 姜寨遗址 仰韶文化 相对年代 龙山文化
  • 简介:一、成县及石碑砖室墓基本情况成县位于西秦岭余脉徽成盆地.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从古至今,历来是出秦川、人汉蜀的通道,有近四千年的文明史。秦昭王时设下辨邑,东汉光武帝建武中至北周静帝中为武都郡、西康州治所.西魏恭帝时称同谷县,唐德宗贞元间至明太祖洪武初为成州治所,明太祖洪武中称成县。2007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千年古县”。

  • 标签: 砖室墓 成县 石碑 铜牌 棺饰 2007年
  • 简介:明清山西民居建筑以其恢宏的气势和精美的装饰闻名于世,而封建等级制度严格控制了建筑物建造规格,这一点在屯城门楼的修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屯城古村落民居代表着晋东南民居的典型风格.通过实地走访和测绘,以屯城古院落中门楼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晋东南古建筑民居中门楼的布局方式、组成部分以及其装饰风格.发现了屯城古在门楼修建的方式方法上独具风格,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 标签: 屯城古村 民居建筑 门楼 石雕装饰
  • 简介:2002年8月14日,甘肃清水县新城乡谢山、阎川两村村民在阎川东山梁平田整地时,发现距地表1.2米深处有一直径约1.4米的不规则形窖坑(图一),窖体用板瓦砌筑,间有草枝朽痕,窖内回填土间藏有铁器30件、瓷器32

  • 标签: 清水县 新城乡 元代 窖藏 出土器物
  • 简介:2012年5月——7月间,为配合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到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运煤专线公路施工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呼和浩特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运煤专线施工标段K155+060范围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探方T13内发现一座小型土坑竖穴墓,编号为2012HSGM1,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位置该墓葬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沟口子西约500米处的一个名曰"大西粱"的面北侧(图一)。这里属于呼和浩特东郊赛罕区辖区,紧

  • 标签: 汉墓 考古发掘 新石器时代遗址 内蒙古文物 竖穴墓 探方
  • 简介:1992年9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鄂尔多斯博物馆、鸟审旗文物管理所,对内蒙古鸟审旗郭家梁周围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5座墓葬,其中4座为北魏墓葬,墓葬均为带有墓道土洞墓。小型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大型墓葬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品数量不多,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料珠、泥钱。对比墓葬形制和随葬品,这批发掘的四座墓葬是北魏占领大夏国首都统万城后遗留的墓葬。

  • 标签: 郭家梁村 北魏 带有墓道土洞墓 随葬品
  • 简介:2006年8月,灵寿县南宅乡青廉发现一处战国中期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14件,包括鼎、豆、壶、甑,从其器物特征及出土地点分析,这批青铜器当为战国中山国遗物。

  • 标签: 灵寿县 战国中山国 窖藏 青铜器
  • 简介:2002年8月下旬,在山西省长治市马厂镇安昌南为配合漳山电厂建设进行的田野发掘中,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多数为早期被盗的唐代弧壁砖室墓,均破坏严重,遗存少量的器物残片;仅有编号为ZAM2和ZAM8的砖雕墓与石砌墓各一座遗存完整,现简报如下.

  • 标签: 长治市 安昌村 墓葬形制 出土器物 金代
  • 简介: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已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据《汉书·地理志》云:“乐浪海中有倭人,(今日本人的旧称。)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说明远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已开始与中国进行友好往来了。近年两国发现的文物证实在西汉时期两国人民就不断地进行文化交流。

  • 标签: 铜镜 文物研究 中国 日本 文化交流
  • 简介: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D.Clark教授、D.Etler,伊利若斯大学人类学系G.Pope教授,印第安娜大学人类学系K.Schick教授一行8人,由卫奇先生陪同于1987年4月25日从内蒙古进入山西参观考察。他们在大同参观青瓷窑、朔县峙峪遗址之后,于5月313由忻州来到太原。

  • 标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百年诞辰 贾兰坡 山西 纪念 古脊椎动物
  • 简介:为配合集通铁路(集宁--通辽)建设,1991年5、6月间对林西县大川乡水泉北山梁进行了调查,水泉遗址(代号1991LSB,采集遗物代号BC)位于水泉北100米.西距林西县城9公里(图一).

  • 标签: 林西县 水泉村 北山梁 文物考古 中国 水泉遗址
  • 简介:安岳县林凤镇松林棚子东距林凤场镇约3公里,北距石羊镇瑞云管区约5公里,1999年6月15日,当地农民在捕蛇中发现一座古墓葬。我所闻讯后立即前往现场,经过十多小时的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随葬品,现就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安岳县 林凤镇 松林村 东汉时期 崖墓 中国
  • 简介:鱼凫遗址是宝墩文化的典型遗址.本文以鱼凫遗址原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该遗址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的演变,把鱼凫遗址出土的遗存分为三期.从土墙建筑特征、文化因素、兵器、地理环境四个方面出发,对鱼凫遗址新石器时代土墙的功能进行分析,推测土墙的主要功能可能是防洪.

  • 标签: 鱼凫村遗址 分期 土墙功能
  • 简介:<正>自从黄红军提出《长坂古战场究竟在哪里》①后,李谦又撰文《长坂古战场应在荆门掇刀一带》②。石泉先生则认为长坂古战场的位置应在今宜城一带③。对于长坂古战场的地理位置,笔者也不揣浅陋,提出几点肤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东汉末年 三国志 大清一统志 左传 江陵 荆州
  • 简介:南溪县长顺画像石棺清理简报颜灵1986年6月,距南溪县城4公里之城郊乡长顺的农民,在取土时发现古墓葬,内有石棺,南溪县文化馆立即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南溪县长顺墓群,早年曾挖出画像石棺一具(现编号为南溪一号石棺),一直露置于地边。1986年6...

  • 标签: 画像石棺 南溪县 西王母 柿蒂 清理简报 戴面具者
  • 简介:<正>1972年春,宜昌地区第二期文物考占干部训练班在当阳县发掘刘家冢子东汉画像石墓①和考古调查②以后,还在窑湾陈家配合砖瓦厂取土进行过土坑墓葬的清理发掘。陈家墓葬是楚墓,由于训练班结束以后资料的辗转,部分线图、照片已丢失。陈家是沮河畔的一个楚国墓地,所发掘的墓葬尚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故将这批不够完整的墓葬资料报导如下。

  • 标签: 墓葬 清理简报 宜昌地区 画像石墓 研究价值 文物考古
  • 简介: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泰山片区谷坝村村民在秧田培肥时发现宋代陶瓷器窖藏,出土陶瓷器、银、铜、铁器共47件,均系生活、生产用品.这批宋代窖藏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川东地区陶瓷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 标签: 武胜 宋代 陶瓷器 窖藏 简报
  • 简介:2000年10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会同宜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宜阳县寻村镇甘棠寨的一座汉代窑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建筑材料及生活用陶,该窑的烧造时代当属西汉中后期。

  • 标签: 宜阳县 甘棠寨村 汉代窑址 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