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笔者1999年从一蛇皮袋杂钱内,巧获一枚特殊的北宋崇宁重宝。该币背穿的上、下、左、右各有一星,各星点均呈圆形包状,且凸出地章。钱径33mm,宽7mm,厚2mm,重约10g,包浆人骨自然。阅读诸多钱币书籍,见有单星、双星或满星斗纹样,却未见有此种背星纹者。

  • 标签: 崇宁重宝 星钱之我见 重宝星钱
  • 简介:川古代石(器)──古代川大地和石块的圆、方、角与弯曲构造[美]戴谦和(D·S·Dye)著沈允宁译陈宗祥校序论(A)圆、方形石工艺品及其祭坛在各洲大陆上的分布。(a),英国斯通亨奇,环状独块巨石,利用了太阳的夏冬二至,或春秋二分点排列的。据记载;这...

  • 标签: 四川 金字塔式建筑 亲缘关系 打箭炉 金属器物 成都平原
  • 简介:八○年二月我馆举办了《安徽文房宝展览》,同年十月赴北京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展品丰富多采,为观众系统地了解文房宝的起源、演变和解放后的生产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直观资料。对于形式设计,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探索民族形式与地方

  • 标签: 形式设计 中国历史博物馆 复原陈列 花窗 江南园林 设计过程
  • 简介:1990年文物普查时,在甘肃省秦安县郭集乡邵庄村北湾组,发现了“大统年”石造像塔。2002年5月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 标签: 石造像塔 甘肃 佛教 北周时期 艺术风格
  • 简介:汉代时川社会安定,经济兴盛,文化繁荣,表现在书艺方面刻石遗存极多。从形制上可分为碑碣、墓记、石阙、石经及摩崖题刻等;文字内容分记功、纪事、题名、契约、经典等。时至今日,虽佚存参半,精粗并存,但原有内涵永远无法取代,仍可进行综合考述,为我国

  • 标签: 四川 汉隶石刻 书法艺术 历史文化
  • 简介:从秦国中心的关中平原向南翻越秦岭,穿过汉中盆地,即达广袤、富庶的川盆地。川盆地,群山环绕,面高大的山脉将盆地与周围地区分隔开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单元。切开盆地北缘的嘉陵江将川盆地与关中平原连接了起来,形成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向一条重要的文化通道和文化走廊(图一)。

  • 标签: 四川盆地 历史人文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 中国 西部地区 关中平原
  • 简介:文中对关沮秦简中的个小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一是二五三简肆的“造”字,应该表“请见”义;二是三二○简的“酒”字应该是“温”字;三是对“牵”字的字体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是关沮秦简三四五简文中的“心天’应读为“心痪”,即“马心癫狂”之义。

  • 标签: 癫狂
  • 简介:“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即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民俗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我国学者把一般的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和信仰民俗类。信仰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准则”的习俗,即对某种“事象”的崇拜习俗。民俗具有传承性,同时又有变异姓,信仰民俗也不例外。但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

  • 标签: 社会民俗 习俗 国学 画像 汉代 民族
  • 简介:笔者在收集和整理川卢比版式的过程中,发现一枚在人像颈后加盖“军用品”字样戳记的银币。印戳长0.6,宽0.3厘米,字为阳文,除“品”字较模糊外,“军用”二字清晰可见。银币上加盖印戳并不少见,一般是为了鉴定真伪和成色。然而这枚川卢比加盖的是军

  • 标签: 成都造币厂 军用票 大汉军 二字 钱界 辛亥革命时期
  • 简介:本文以现存于世的两个元青花爱图梅瓶为中心,对爱图的文化内涵和图像结构展开讨论。通过元代文集《爱题咏》解读元代“爱图”题材的文化背景,阐明“爱”文化的形成时间、接受人群、典故构成及内涵。并将主题纹饰从部分到整体地与同时代的绘画、漆器、瓷器等之上的相关文物图像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图像的构成、来源、影响及意义。从而总结元青花爱图梅瓶的工艺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 标签: 元代 青花梅瓶 四爱 文化内涵 图像研究
  • 简介:地处成(成都)渝(重庆)之间的内江,保存有圣水寺、翔龙山、东林寺等多处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摩崖造像,学界关注极少。此文选择其中三种题材作了初步探讨:现存3龛体量相当的千手观音遣像,雕刻技艺娴熟;地藏与十王组合题材内容丰富;僧伽变相可能为国内少见的僧伽三十六题材造像,弥足珍贵。

  • 标签: 内江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 十王 僧伽变相 唐宋时期
  • 简介:同治初年,新疆伊犁府的宝伊局即鼓铸同治年号钱,目前已发现有同治通宝,同治重宝当十和同治重宝的部颁样钱,黄铜质。实际上,宝伊局并未鼓铸同治通宝小平和同治重宝当十大钱,仅仅开铸当钱,这与咸丰重宝当

  • 标签: 宝伊局 同治重宝当四钱 钱文 地方特色 形制
  • 简介:博物馆被人们誉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窗口和标志”。为此,博物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据2005年末统计,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近1万个,观众增长到1亿5千万人次以上。以上两个数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博物馆事业在发展,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与参观博物馆的观众成正比,就是展览越多,观众人数也越多。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博物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但是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博物馆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法人代表,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建成使用的博物馆如何完成社会公众所赋予博物馆的使命,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发展,这是每个博物馆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馆长 陈列展览 博物馆工作 文明程度
  • 简介:清代川银锭以十两锭为主流,其中官税锭是川锭最大的亮点,版式、税种繁复多样。完整地体现了清代后期政府财政税收的实际状况。厘金税银锭正是反映清末厘金税收制度的珍贵实物遗存。笔者仅结合川厘金银锭实物.在此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 标签: 清代后期 银锭 厘金 四川 财政税收 税收制度
  • 简介:北宋时期川地区铸行过大量的铁钱。因铁质易朽,价值又低,以前出土往往不受人重视,保存下来的不多。历代钱谱虽屡有著录,但只是冰山一角,不能窥其全豹。近年因钱币知识的普及,出土的铁钱大多被完整保存下来,部分流散民间,其中也有前谱未见的新品,这些实物可帮助我们对川铸北宋铁钱有深一步的认识。

  • 标签: 铁钱 出土 北宋时期 钱币 民间 普及
  • 简介:浅评《川近现代纸币图录》黄岳明《川近现代纸币图录》(以下简称《图录》),是高文和袁愈高合编的第二部川货币图录,此书于1994年9月发行以来,深受泉界好评,尤其是川泉友在研究本省钱币“土特产”一四川纸币的学术研讨活动中,视其为必备钱谱,受益匪浅...

  • 标签: 四川 纸币 图录 货币史 兑换券 浅评
  • 简介:<正>1978年,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铜山县驼龙山南坡一座汉代砖室墓出土了一把五十炼钢剑。(图一)剑锋部稍残,通长109厘米,原有鞘,为苎胎髹漆,已朽附剑上。剑的正面有隶书错金铭文一行:“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涷□□□孙剑□”,另剑镡内侧阴刻隶书“直千五百”字(图二)。这把创的组织品位、工艺制作水准之高在我国尚属罕见,特别是剑上文字更为珍贵,对于研究川、徐州两地冶铁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 标签: 四川 徐州博物馆 徐州市 冶铁业 砖室墓 铜山县
  • 简介:该图系笔者之一杜长明于近年在郫县农村收购珍藏。图长66厘米,宽48厘米,纸本,楷书,石印,保存完整清晰,是一幅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物,弥足珍贵。为了将此图提供给治沿革地理者的研究之用计,特撰此短文,并对其年代、性质试作小考,权作引玉之砖。

  • 标签: 小考 历史文物 年代 清代 清晰 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