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将军,或植一小碑,镌其上日敢当.以厌禳之”。此文化在闽台民间甚为流行.其意义是借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

  • 标签: 文化意义 闽台 信仰 文字记载 心理压力 陶宗仪
  • 简介:江南名镇南浔有一座名叫"懿德堂"的大宅,它建筑庞大、气势恢宏、中西融合、构筑精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宅",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大宅的主人就是南浔"四象八牛"之一的江南巨富张颂贤的长孙、儒商张铭。祖辈贩丝起家,抓住机遇立根基张铭(1871年—1927年),名钧衡,字铭。祖籍安徽休宁县,清康熙末年,张铭的曾祖父张维岳来南浔定居,开了一家糕团店以维持生活,稍有积余又开了一家小酱盐店,传至他的儿子张颂贤时已略有积蓄。南浔盛产湖丝,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给南浔丝商带来了机遇。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名闻天下的优质辑里丝,纷

  • 标签: 江南 抓住机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宅 上海开埠 康有为
  • 简介:(一)1992年《广州文博》第2期“药洲风采”专栏里,载李先生《苏六朋药洲品图小考》一文。作者将画面内容及后跋加以解说和考证,使读者在苏六朋的笔下,得见古药洲的昔日神采,园林人物、水花光,令人心驰神游,陶然无限,明清以来,在文人学士中形成了一种颇为风雅的时尚,就是每当亲朋好友间游乐、晏饮、送别、贺寿时,往往以诗、书、画相赠?

  • 标签: 《药洲品石图跋》 文本 文学解释 中国 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
  • 简介:张百麟,号景福,字麒,贵州辛亥革命的中心人物。一九○七年十一月,他发起组织“自治学社”,鼓吹革命。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四日,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一举推翻了清政府在贵州的反动统治,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他出任枢密院院长。一九

  • 标签: 纪功碑 革命党人 光復 中心人物 反动统治 滇军
  • 简介:亡友马万里先生,与我生同乡里,夙知其妙擅六法,一时誉满江南,甚为海内诸老所称赏,如钱名山(振锃)、庄思缄(蕴宽)、吴缶庐(昌硕)、曾农髯(熙)等皆有题赠,深喜吾邑自恽南田、汤雨生后,画坛继起有人。日寇之难,乡国沦陷,予避寇西上,恰与万里邂逅于桂林,欢喜踊跃,顿失流离之感,遂接至其寓所,即出示其与张大干合作之独秀峰图,但见烟鬟雾鬓,顾盼多姿,俨然一幅遗世独立之绝代佳人图,笔意飞动,墨气融和,如出一手,已是拍案叫绝。复搜其行箧,展观其命名为《九百印精舍图卷》者,则赫然手拓印存也。镕今铸古,面目生新,风格之老成,乃欲突过乡前辈赵仲穆先生,益叹万里兼擅群艺,不独绘画一事而已。九百印精舍,本是万里治印斋名,其画友张大干欣然为作精舍图,题日:“戊寅秋,桂林旅次,为万里道兄写,乞正,大干张爰。”万里将此图装成三丈馀之长卷。精选自刻存印一百六十八,拓于图后,珍逾拱璧,从不轻以示人。

  • 标签: 石印 读后感 张大干 万里 桂林
  • 简介:因近年来孔雀资源已日趋稀少,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亲睐与追捧。然而,学术界对于如何收藏及鉴赏孔雀石方面却论述较少,一般爱好者在此方面更是所知寥寥。为加深收藏爱好者对孔雀的认识,本文以孔雀中最具收藏价值的阳春孔雀为例,结合广东省博物馆的相关藏品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探究孔雀的收藏和鉴赏技巧。

  • 标签: 阳春孔雀石 收藏 赏析
  • 简介:<正>一、介钞本之著录及发现同治九年(1870)秋,时任陕西同州丰登书院、潼关关西书院山长的谢章铤因需进京参加辛未科(同治十年,1871)会试,遂辞两书院讲席。连日同诸生故旧诗酒话别,其时同人多有唱和之作,章铤在同州书院的门生介特地将此前与章铤的往来通信联成长卷,邀章铤作跋,后者欣然命笔,遂成《为生廉夫手札长卷题后》①一文。章铤入京后,介又请谢质卿为长卷作序,并邀宫尔铎题诗。②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但这并不是介唯一一次

  • 标签: 钞本 谢章 赌棋山庄词话 赌棋山庄文集 词学 鸥鸟忘机
  • 简介:本文论述李曾的文化浪漫主义核心内容之一的“留法教育活动”,尤其凸显其“文化政治意义”,进而追考其理念之后的法国文化渊源。他虽不为官,但政界影响却不容忽视,而除了日后的“清党有功”之外,他自身通过文化/教育活动累积的政治资本其实也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文化政治的意义,就在于两者间的相辅相成。而李曾之所以能成就现代中国别具一格的“僧范式”,则与其在20世纪初年的留法时代及对法国文化的自觉汲取和创造意识关联密切。

  • 标签: 李石曾 留学史 文化政治 中法文化关系
  • 简介:前几年,笔者在成都市古玩市场购得一长卷书法作品,虫蛀很凶,细看为清代黄绫精裱,细辨此件过去曾补过或重裱过.古玩铺的老板告诉我,这是集旧拓泰山中的四个字"即身说法"而成的一幅作品,整卷长3米以上.展卷而观,字大如斗,字体古朴,每字高约50CM,当时要价也不贵,就买下了.

  • 标签: 《金刚经》 泰山 经石峪 作者 艺术风格 “北齐人”
  • 简介:当年,他顶着"四人帮"的压力,以激越的笔触创作的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曾一度倾倒了亿万听众。最终此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海外。二十五年前,他饱蘸着"军民鱼水情"而写成的歌曲《十五的月亮》,更是风靡华夏大地,至今传唱不衰。他写诗、写歌,还为《世纪大阅兵》等多部重大题材的纪录影片撰写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解说词,他出版的诗歌集一本连着一本……

  • 标签: 周总理 创作 办公室 月亮 时代 歌曲
  • 简介:传统看法以为,辽太宗援立敬塘及南下灭晋,都是被动作出的反应,第一次源于敬瑭求援,第二次则是重贵挑衅。本文指出,入主中原一直都是太宗的目标。后唐君臣内讧,意外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太宗的如何突破后唐防线的难题。援立晋只是权宜之计,早在重贵继位前,辽太宗就已经在策划再度南下。晋出帝的鲁莽只是提前引爆了潜在的辽晋冲突,太宗的真正意图是据有中原,而非惩戒重贵。

  • 标签: 辽太宗 《辽史》 遣使 德光 石重贵 赵延寿
  • 简介:回族作家舒清书写西海固回族社会生活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获得了评论界的关注与好评,其中,他的短篇小说《果院》于2005年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本文通过对《果院》的分析,认为该作品中蕴含着动与静之间的张力,在终极关怀层面上则表现了一种和谐、顺应的生命状态,暗合回族文化最本质的宗教意蕴。

  • 标签: 《果院》 回族文化 终极关怀 宗教意蕴
  • 简介:东莞客家先民所开辟的垒梯田与村落遗址,主要发现于东莞市清溪镇、樟木头镇、谢岗镇所属的银瓶山森林公园内。银屏山森林公园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清溪镇林区、清溪林场林区;谢岗镇林区、银屏嘴自然保护区及谢岗林场林区;樟木头镇林区、观音山林区和国营樟木头林场。通过对东莞梯田与村落房址的调查与分析,为研究客家族群变迁和东莞客家人生活状况的改变提供资料,对于东莞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客家 梯田 村落 房址
  • 简介:上一世纪出土的《彦辞墓志》是一方具有文学和史学双重价值的墓志。由于墓志多以骈句行文,用典过多,致使整理者多有误解。加之墓主传记不载于两《唐书》和新旧《五代史》,故有关史事亦难以表揭。本文立足于典故之诠释和史事之勾稽,将志文整理者因不明典故之误读一一征实纠正,并根据仅有的几条传世文献,结合志文所述,揭示出墓主与后梁太祖朱温之关系,为晚唐复杂之政局增添了一条可贵史料。同时对墓主之姓氏族属和兄弟、从侄之行历也有所考证。

  • 标签: 石彦辞 朱温 典故 标点 史事
  • 简介:钱钟书先生在中曾说:"韩退之之在宋代,可谓千秋万代,名不寂寞矣."(补订本第62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这话当然不错,不过,韩愈门前真正热闹起来,已经是庆历前后的事了.

  • 标签: 欧阳修 石介 宋代 韩学 韩退之 韩愈
  • 简介:<正>满族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宜,1922年生,清庆亲王奕劻之曾孙女,载振之孙女。幼年入家塾,从津门耆宿樊筱舫先生学书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又得族叔、著名画家爱新觉罗溥佐先生的指点,艺术更臻成熟。现为天津市文史馆书画组成员。毓宜女士擅画兰,应本刊编辑部之邀,绘《兰》一幅,以飨《满族研究》广大读者(见本期封底)。

  • 标签: 兰石 爱新觉罗 画兰 女画家 满族 曾孙女
  • 简介:瑛(1879—1943)字蘅青,湖北阳新县(现通山)人。一位举人出身的洋博士,辛亥革命元老。早年他曾是一名教育救国论的倡导者和实践家,当过大学教授、校长和院长。随着时势的演变,他又转而从政多年,曾任厅长、市长、部长等重职。在此,我们着重记述他信赖、支持、帮助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爱民爱护青年革命者的事迹。

  • 标签: 石瑛 元老 事迹 辛亥革命 出身 时势
  • 简介:通行本文字讹脱甚多.今存宋刻又残缺严重,学者无以据校.而新发现的叶君原校本,乃据明常熟陈察至乐楼抄宋本对校,态度极为严谨,其中有六十五卷为残宋本所无,正可补宋本残缺之不足,可正通行本之讹误.本文对至乐楼抄本及叶君校本的流传进行了详细考察,得知清初至乐楼抄本已多有残缺,其后则不知下落;而原以为可能亡佚的叶君校本则幸存于湖南图书馆.对叶君校本之价值则进行了举例性质的说明,认为其最有校勘价值的是本纪部分:有点校本已校改而此本可补确证者;有点校本已疑误而未校改,此本适可补证者;而可补点校本漏校者为最多.

  • 标签: 《旧唐书》 至乐楼抄本 叶石君校本 流传 存佚 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