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毛泽东曾四度与他进行会晤。这四次会晤成为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分歧、从分歧到争吵、从争吵到决裂的标志。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作为中苏两国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各自国内的政治生活中都举足轻重,甚至一言九鼎。他们年龄相仿,但两人的政治理念和个人性格却大相径庭,因此,他们的交往给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

  • 标签: 赫鲁晓夫 毛泽东 解密档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俄 中苏关系
  • 简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分册上刊有一份标题为《热河省政府转报匈牙利人司代诺在朝阳县佑顺寺抄经情形呈(9月9日)》的档案,其档案内容与斯坦因(即司代诺)并无关系,本文从斯坦因国籍、入境时间、来华目的三方面来加以考辨。

  • 标签: 斯坦因 李格第 辨误
  • 简介: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抗日运动是事关民族存亡的一场最伟大的斗争。举国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青海虽地处战略大后方,但青海的各族民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加入了全民抗战的洪流,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作出了卓越贡献,彪炳史册。本文则将藏于民间,史书不记的七份有关抗日的档案,加以记录评价,从一个侧面将青海民众抗日的壮举,呈现给读者。

  • 标签: 抗日运动 马秉忠 全民抗战 上下五千年 记录评价 文则
  • 简介:<正>国民政府军政部主任医师陈文贵1941年11月4日于日机在常德上空喷撤鼠疫杆菌20天后到该市调查所写的《常德鼠疫调查报告书》之一页。文中记录着蔡桃儿等6名受害者感染鼠疫、死亡及解剖化验之经过。

  • 标签: 鼠疫杆菌 历史档案 湖南常德 国民政府 常德市 调查报告书
  • 简介:小三线建设系1960~1980年代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时至1985年底,全国小三线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小三线建设研究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收集和整理有关小三线建设的政府和企业档案的近况,以及这些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在推进当代史学科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只有在尽可能完整收集利用相关档案的基础上,同时辅以其他各类史料,才有可能开展对小三线建设全方位和严谨的科学研究,令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最终拓展为中国当代史学科的重要分支。同时作者呼吁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整理公布中国当代史方面的档案资料。

  • 标签: 小三线建设 地方档案 企业档案 中国当代史
  • 简介:人们比较了解19世纪英、法、德、意、俄等欧洲大国的社会变迁以及它们在国际上的作用,但是另一个欧洲国家却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到忽视。这就是教皇国,它在欧洲近代历史中的实际分量可以与上述列强相比。教皇国领土虽小影响颇大,它主要通过其宗教网络与活动影响欧洲事务,甚至直接干预他国内政。由于教皇国的显著作用,欧洲各国普遍重视与它的关系。就国家统一和独立、自

  • 标签: 教皇国 尚博尔 近代历史 奥尔良派 拿破仑三世 利斯基
  • 简介:学术界以往对清代土司地区司法问题的研究甚少,既是由于该问题涉及法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因相关文献资料缺失。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档案中,最近发现一些司法方面的资料,主要是土司地区的刑事案件档案及各级官府的审理记录,这对研究雍正朝改土归流后的司法处置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这批档案的大致情形,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 标签: 清朝 土司地区 司法档案
  • 简介:当代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档案是其重要的资料来源。形象地讲,档案是志书编纂的供应站,志书编纂这个“满汉全席”离不开档案这个供应站提供的各色食粮与副食品等。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主义新方志的资料来源80%取自档案。为此,一些地方将史志工作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成立史志档案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编纂志书离不开档案,档案是志书的动脉血源。

  • 标签: 档案资料 志书编纂 环境保护 通志 新疆 社会主义
  • 简介:7月上旬,我馆翟玉霞馆长、唐全兴副馆长、办公室主任孙小华、全国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主任郦钰明一行四人,前往四川省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调研,就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催报。

  • 标签: 四川省档案馆 区档案馆 副馆长 调研 自治 西藏
  • 简介:<正>分类目录说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大型影印项目,在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编到民国28年(1939),距民国政府结束尚有10年未完成。近日,经双方领导批准,决定继续合作编辑出版民国28年至民国38年(1949)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估计全书编辑出版共约80余册,并由中国藏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长期合作编辑出版有关西藏和藏事的档案史料,迄今

  • 标签: 蒙藏 行政院秘书处 黄慕松 档案汇编 入藏 主计处
  • 简介:作为公众史学的一部分,公众记忆产生的条件与公众史学一致,即能认知和思辨的公众和能自由对话交流的空间。公众空间在这里是一种社会建构,具有时间和社会维度,它决定了产生于其中的公众记忆具有文化性、社会性和集体性。本文主要探讨公众记忆的定义与特征,从公众史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城市近十年来陆续实施的"城市记忆工程",进而剖析档案与公众史学的关系。

  • 标签: 公众记忆 城市记忆工程 档案 公众史学 档案记忆
  • 简介:<正>1、陈诚致阎锡山等电(1946年5月1日)太原。阎长官百公并转刘总监:5365密。查前准共党请求以现驻豫鄂边境之共产军李先念部及粤境东江共产军纵队缺粮,请以华北粮食6万石与国军交换补给。为顾虑治安起见,业经决定,由军政、粮食两部各派代表一人,共党派代表一人,共同商讨办理。两次商讨结果:(一)华北粮食6万石,按当地市价的加运费计算价值,除以豫鄂边区及粤境共军需粮,本部已在广州垫款2亿元,在武汉垫款1亿元,另由粮食部在武汉垫款3亿元。总共6亿元折抵外,其余以法

  • 标签: 周恩来 华北 李先念 国共 北平 部队
  • 简介:我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开发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对于促进我省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少数民族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看法.

  • 标签: 少数民族 档案 开发利用
  • 简介:有关当年中央特科的文章已经很多,尤其对叛徒顾顺章的文章,大多侧重于钱壮飞的传奇和周恩来的果敢,对顾顺章叛变造成的严重后果与影响却知之不多,尤其对顾顺章烧毁中央特科保管的地下档案库更是鲜有提起。

  • 标签: 中央特科 档案库 毁灭 顾顺章 严重后果 周恩来
  • 简介:清末民初,苏州先后出现30多个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地方自治性组织——市民公社,其中成立最早、档案保存最完整的是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苏州市档案馆保存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包括组织成立、章程细则、机构设置及职员姓名、收支报告和主要活动(市政、卫生、消防、治安、税赋、慈善等)五方面内容,对于研究清末民初商人组织情况和苏州地方史极具价值。包括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在内的苏州市民公社档案于2010年3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标签: 苏州 观前大街 市民公社
  • 简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捷尔基茨基·康斯坦丁(汉名郭杰)亲身进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KGB)档案室阅读蒋经国档案原件,首次完整重现蒋经国在苏联求学、婚姻、就业的历史,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蒋经国档案”是在1996年解密的.

  • 标签: 蒋经国 解密档案 俄罗斯 蒋介石 自白书 苏联
  • 简介:本文运用日本外交档案,叙述伍廷芳与日本驻华外交官的秘密接触,及伍氏向日方提供清廷上层情报,揭露翁同龢、李鸿章之间尖锐矛盾同来及发展,从而可全面了解伍廷芳其人.

  • 标签: 伍廷芳 情报 外交 内田康哉 中日关系
  • 简介:2017年4月10日至14日,《国宝档案——岭南寻客》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该系列节目共五集,包括《来自中原的异乡人》《围龙屋往事》《书院风云》《丘逢甲的心愿》《海外汇来的巨款》。

  • 标签: 系列节目 岭南 档案 国宝 央视 中文国际频道
  • 简介:做好档案工作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需要档案部门的支持和介入。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一部分没有正式的文献记载,有些文化活动还来不及对其进行档案记载就已经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活动项目正在灭绝或消逝,记录与抢救这些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档案部门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来,利用档案化方式进行非遗保护,加强对流失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存,重视对消亡文化的追溯记忆,这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紧迫任务。

  • 标签: 非遗保护 档案支持 文化抢救 遗产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