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三川地处青藏高原黄河上游,西至积石峡,东至寺沟峡,南临黄河,三面环山,自然形成天然的聚宝盆,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三川分为上川、中川、下川,故称为"三川"。三川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是文化发达的青海江南之乡。

  • 标签: 静觉 纳顿 积石峡 寺沟 上川 中川
  • 简介:三川土乡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膏腴相望的富庶之地,清朝诗人吴栻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千家门巷皆铺锦,十里园林尽罩烟”。与此同时,这里积石山雄峻,黄河水临险,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历来与中央朝廷关系密切的土族先民,便“聚则为兵,据险守寨;散则为民,习武务农”,在自己的命运编码中深深地印上了“屯田戍边,精忠报国”八个字。在今天三川土族人的顿节上,土族先民那矫健的马上身影还会在我们眼前依稀闪动。

  • 标签: 纳顿节 三川土乡 土族 傩戏 农业生产 少数民族文化
  • 简介:“老乡长”1994年1月,叶浅予先生为章标先生画了一张有趣的漫画像,称他为“老乡长”。我想,叶浅予先生戏称章标为“老乡长”是有原因的。章标的人生道路很不顺畅,50年代中期,他被迫离开上海,一直蜗居于故乡海宁乡下庆云桥。他自嘲“运动员”,屡受冲击,逆来顺受,虽无奈却不自卑。

  • 标签: 章克标 散记 人生道路 50年代 叶浅予 乡长
  • 简介:1937年在革命圣地延安发生了一起逼婚未遂、枪杀致死人命案,案犯为当时红军的一名高级干部黄功。此案在当时边区政府和革命队伍及延安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 标签: 延安 “黄克功案” 刘茜 红军 毛泽东
  • 简介:民国年间,内蒙古有两位叫兴额(kesingge)的蒙古族名人。一位是哲里木盟科尔沁人,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翻译家,沈阳东蒙书局的创办者,蒙古民族的文化功臣。另一位是卓索图盟喀喇沁人,曾在中国国民党中央任要职,是位毕生沉浮官场的人物。科尔沁兴额,姓博济吉特氏,汉名包存智,字明远,晚号柏园老人。世居科尔沁左翼前旗。1889年3月9日生于西扎哈气村(今属辽宁省康平县)。少时即勤奋好学,懂蒙、满、汉文。1910年入奉天蒙文学堂学习,不久即以学有功底被选为东三省蒙务局翻译委员兼译书员荣德先生的助手,参与翻译、出版《满蒙汉三体合壁教科书》的工作。1912年参加同盟会。1914年毕业后任奉天

  • 标签: 科尔沁 喀喇沁 民国人物 国民党 蒙藏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清末摄政王载沣天生不是政治舞台上的人物,可惜枉生帝王家。在当摄政王时期,结结巴巴地过日子。他见人说不出话来,更不用谈对国家前途有何抱负和建树了。后来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政权,他乐得卸下重担,回家抱孩子去了。梁起启上修清史条陈,主张把前后两位摄政王作合传,真正是笑话,况且那时载沣还活着。但他一生也有可取的地方。据传

  • 标签: 摄政王 载沣 袁世凯 武昌起义 政治 条陈
  • 简介:<正>王烈,字君武,号瑶峰(又名仲方)。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祖居河南,明末定居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自幼性行纯静,聪慧好学,工诗文,善书法,被誉为“辽城第一书法家”,乾隆四十四年(1771)中二甲传胪,同年入翰林院,授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处纂修并三通馆纂修,后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少卿等职。晚年辞官掌教沈阳书院。

  • 标签: 翰林院 纯静 善书 祖居 乾隆 辽阳
  • 简介:班库调查是我们考古研究所和蒙古学学会的学者们联合进行的一个科学考察课题,目的是寻找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运用了一些科学手段,诸如卫星照片分析,地球物理学的地下勘探和田野考古研究等。这项工作从1990年到1992年一直持续了近三年多的时间,1993年又作了一次补充性调查。现在,我不无遗憾地说,我们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调查目的,当然,还是尽可能多地搜集到了一些重要的考古资料。11989年的夏天,在依旧保留着斯大林铜像的蒙古国立图书馆,我们和蒙古学学会的学者们共同讨论了库班库调查的覆盖地域问题。蒙古方的学者们,包括蒙古调查队队长班德姆坎坦博士在内

  • 标签: 成吉思汗 卫星图像 克鲁伦河 斡耳朵 《元史》 卫星照片
  • 简介:鄂尔多羊绒衫无疑是我国家喻户晓的驰名品牌,给140多万人口的鄂尔多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较长的时间里,鄂尔多是以蒙古族歌舞闻名于世,鄂尔多祝酒歌传唱一时,在青海的酒席上也时常可以听得到那首.著名的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就出生在这片富饶美丽的草原上,我们有多少次在酒酣之际为他深沉悠扬的歌声所陶醉啊!

  • 标签: 鄂尔多斯市 驰名品牌 经济效益 蒙古族 羊绒衫 腾格尔
  • 简介: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中期的提秀改革与雅典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提秀大约是来自南希腊的一支希腊人的首领,在击败阿提卡原有居民的联合抵抗后,把当地贵族分子迁居雅典城,从而实现了阿提卡诸地方公社的初步'统一'或联合.针对泥沙俱下的'所有外来人',提秀做了适当安排,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争夺土地所有权而必然引发的大规模激烈冲突.这样,一支数目较多、势力较强的外来人通过'改革',以武力的方式强行定居雅典.此后,'外来人'比较顺利地加入雅典居民的社会组织,进而成为雅典公民,似乎逐步成为一种惯例,直至古典时代.这是雅典民主制产生和发展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提秀改革虽对阿提卡原有居民的社会组织产生过一定影响,使散居阿提卡的诸公社初步联合起来,但决不是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更不是国家组织取代氏族部落组织过程中的决定性一环.

  • 标签: 提秀斯 雅典 改革 民族融合 国家形成
  • 简介:<正>道威计划是二十年代国际关系史和世界经济史上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对当时及以后一段时期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微妙而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基本上沿用苏联方面的传统观点,认为“道威计划加速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并为它的向外侵略扩张准备了经济基础。”“道威计划的政治阴谋是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维埃俄国…

  • 标签: 道威斯计划 德国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经济基础 苏联
  • 简介:对《元典章》中“速”一词,学界均认为即“圣行”,无异议,但对“做速”的理解则产生分歧,有认为是按教规行事,有认为是“圣行拜”。实际上都不正确。据考证,“做速”的本义是婉指“割礼”。

  • 标签: 速纳 木速蛮 蒙古习俗 伊斯兰教规
  • 简介:<正>苏加诺是印尼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卓越的民族主义战士、共和国的开国总统。沙贡思想是苏加诺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所谓“沙贡”,乃是印尼文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的缩略语,即指民族主义者、宗教徒和共产主义者的团结与联合。苏加诺正式提出纳沙贡的概念是在六十年代初,但这一思想在1926年就已初步形成,而且贯穿于

  • 标签: 伊斯兰教联盟 伊斯兰教徒 宗教民族主义 伊斯兰运动 苏加诺 民族解放运动史
  • 简介: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或"庆丰收会"等。关于顿节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

  • 标签: 三川土族 和谐三川 土族纳顿
  • 简介:谢伯阳先生编辑的《全明散曲》搜集了明代406家的散曲,共辑小令10606首,套数2064篇,其数量远超出元代散曲,可谓工程浩大,对于古代散曲的研究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明代文献保存较多,其中就难免有所遗漏。笔者在检阅汪廷的《坐隐先生全集》(北大、大连图书馆收藏)时,就发现汪氏有32支散曲,《全明散曲》未予收载。这32支散曲见于《坐隐先生全集》卷九。其中,小令21首,套数11篇。它们的标题分别为:

  • 标签: 全明散曲 散曲漏收 汪廷纳散曲
  • 简介:位于日喀则地区年楚河畔的江孜县城南约7公里处,有一个村庄,一条长约半公里的宽敞的水泥路连接公路。笔直地通向村里,路两旁杨柳成行。绿荫蔽日,村子里二层的藏式楼房错落有致。鸡犬声相闻,机器轰鸣,这就是贵新村。

  • 标签: 帕贵新村 年楚河流域 日喀则地区 中国 西藏 经济发展
  • 简介:毛泽东对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说:“你有资格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西哈努回答说:“我成不了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者”,“我是个笃信佛教的人。请您原谅我吧!”你想了解他们充满情趣的交往和谈话吗?请看《西哈努与毛泽东》。

  • 标签: 毛泽东 周恩来 柬埔寨人 共产党 共产主义者 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