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夷水城四面环山,入冬,北来寒流闯不进来,气候较为暖和。山谷中的植物总要比其他地方的晚落叶半个月。就是被寒风驱赶着飞向南方的雁行,路经此地也会敛羽小住几日。城中美丽多情的初巴少女们总不大情愿

  • 标签: 《青铜英雄——阿尔诺传奇》 王迟平 柯文翔 小说
  • 简介:唐朝第四任灵州最高军事长官——灵州道行军大总管,是被誉为“盛唐战神”的大将、军事家、唐朝的开国元勋李靖。唐初有4位有名的大将:李靖、李道宗、李勣、薛万彻,其中3位到灵州担任过最高军事长官,足见灵州在唐代战略地位的重要。

  • 标签: 朔方节度使 唐朝 李靖 灵州道行军大总管 卫国公
  • 简介:胡厥文,上海嘉定人。爱国企业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起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创办了新民机器厂、合作五金厂、黄渡电灯公司、长城机制砖瓦厂等企业,并担任上海机器业同业公会主席、上海棉布市场理事长等职务。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胡厥文领导上海机器业同业公会,汇集机床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南市设立兵工厂,专门制造手榴弹等军需品,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兵工厂的生产由中华铁工厂王传才管理,对外联络由胡厥文负责。胡厥文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以致于须髯盈颊,却无暇剃除,遂留髯以记国难,慨然日;“待驱逐日寇,再剃也不迟。”同年5月5日,中日两国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英勇抗战的

  • 标签: 胡厥文 国民政府 考察团 同业公会 抗战胜利 “一二八”事变
  • 简介:<正>吴和(JaromírVochala雅罗米尔·沃哈拉),男,捷克汉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评论家,现为捷克东方学会会员、欧洲汉学家协会会员。1927年9月24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从小喜欢文学,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兴趣浓厚。1951年考入经济大学,翌年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大学专修班学习汉语,由于语言文字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他要求改变专业,把对外贸易专业改为汉语专业。经过两年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著名教授王力、高名凯、周祖谟、林庚等人的指导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在学习中非常刻苦努力,攻下了汉语难关,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引论》、《语音学》、《中国文学史》、《文艺学引论》等,除《文艺学引论》外,各门课程全优。他在学习期间,时逢中国进行文字改革,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等,他对此十分关心,经常参加讨论,发表文章,并亲自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去询问汉字改革的远景规划。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毕业论文是用中文写的《论汉字改革正字法中的一些问题》,在论文中提出了他对文字改革的意见。

  • 标签: 汉学家 《文艺学引论》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改革 汉语教学 非洲语言
  • 简介:俄罗斯的奇特文化,让人感受到两个不同的俄罗斯:一个由政治和物质构成,一个由文化和精神构成。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被俄罗斯所吸引和迷住,就是受到了俄罗斯的文学、诗歌、音乐和艺术经久不衰的影Ⅱ向。俄罗斯纪行之,带我们继续了解俄罗斯文化。

  • 标签: 文学 文学作品 游记 《俄罗斯纪行》
  • 简介:直笔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作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的王夫之,明确提出了直笔主张,主要体现在:对《春秋》"书事实以显善恶"和以文见义直书史法的认识;对史家直笔精神的盛誉和曲笔的批评。他的直笔思想富有一定的辩证色彩,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内涵,值得认真总结。

  • 标签: 王夫之 直笔 曲笔
  • 简介:民国几十年,就是战争的几十年;在国民政府所辖的35个省(以1947年为准,不含中央直辖的12个院辖市和西藏地方)中,又以四川省的军阀混战最为著名,大大小小的军阀混战超过了400次。其中的刘湘、刘文辉叔侄之战,是四川军阀400多次混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最后的一次混战。一二刘大战的由来:“一川不容流(刘)”刘文辉与刘湘乃是叔侄。刘湘虽是侄儿,但长刘文辉6岁。刘文辉入身戎行,刘湘已列位将领。刘湘在军阀混战中扶摇直上,刘文辉亦得以逐步擢升。在四川军阀混战中,刘为求生存、求发展,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然而,这种貌合神离的合作随各自羽翼的丰满、力量的膨胀,终于演变成叔侄人的争川之战。自从192

  • 标签: 刘文辉 刘湘 陈鸿文 蒋介石 四川军阀混战 冯玉祥
  • 简介: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回族民间选派的一批批青年学子,怀着报效祖国和服务民族宗教的理想、热情和双重使命感,远渡重洋,留学埃及。这些留埃学子在学成归国后,多从事文化和教育工作,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作成就和学术成就,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中阿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文化教育事业 评传 学术成就 30年代 20世纪 民族宗教
  • 简介:四低调的流行与精神的缺失有某种联系,不管这种联系有多少中间环节,也不管这种联系是否明显到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没有人可以清高超脱到对利害得失完全不动于心,但这不等于人们在利害得失的看法上没有区别。

  • 标签: 低调 中间环节 得失
  • 简介:由来创业重拓疆,区划设置贵周详。夏置九州青徐扬,冀兖豫荆和雍梁。殷商九州豫幽营,冀兖徐扬和雍荆。周制九州豫幽并,冀兖荆扬和雍青。禹贡战国时作品,九州之说难凭信。

  • 标签: 九州 殷商 战国 由来 中华 作品
  • 简介:2001年6月24日,我可亲可敬的伯匡松(湖南省邵阳市政协委员,邵阳肉联厂离休干部)突然离我们而去,自此后年年重阳“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忆起伯,他慈祥的面容就会浮现在眼前。

  • 标签: 《我的二伯》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朕为始皇帝,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

  • 标签: 《资治通鉴》 “皇帝” 随笔 “朕” 五帝
  • 简介:历史学是一门启人心智的学问。它对于我们的吸引力,是与它所面临的挑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学所仰赖、所辨析的丰富材料,所关注、所回应的特有议题,是我们要终生面对、尽心处理的对象(1)。史学领域中新议题与新研究的出现,有赖于史料范围的不断开拓。距今86年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即指出新材料与新问题对于"一时代之学术"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史料整理 宋代 史学领域 历史学 新材料 吸引力
  • 简介:五七干校不仅担负着干部“下放锻炼”、“重新学习”的任务,也承载着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的使命。作为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他们通过干校既要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干群关系),又要解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甚至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为当时知识分子已被当成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正是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上,干校的理论与实践折射出一些中国近代以来激荡、张扬的思潮。

  • 标签: 五七干校 知识分子 被管理者 资产阶级 理论与实践 干群关系
  • 简介:本文在考察故训旧注的基础上,对《论语》“御人以口给”的“给”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敏”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给”有“捷”义,不训为“足”、“供给”或“辩”;“敏”应解作“勉”,不训为敏疾之“疾”。

  • 标签: 论语
  • 简介:《辽史》中有两个秃里。《辽史》卷二五《道宗纪五》、《辽会要》卷0《边域·阻卜》:大安八年冬十月,“辛酉,阻卜磨古斯杀金吾哈古斯以叛,遣奚六部秃里耶律郭三发诸蕃部兵讨之。”《辽史》卷六一《刑法志上》:“穆宗应历十二年,国舅帐郎君萧延之奴海里强陵拽刺秃里年未及之女,以法无文,

  • 标签: 《辽史》 刑法志 里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