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二胡与小提琴是中西方弓弦乐器的代表,本文从两者发展历史与性质对比、音乐风格对比、演奏技法对比三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共性和特性,然后研究其互相吸收与借鉴之处,展望融合与共同发展之路。

  • 标签: 弓弦乐器 二胡 小提琴 借鉴
  • 简介:<正>从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郭英德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台上已走过26个春秋。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中国古代戏曲一直是郭先生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无数的本科生和博、硕士研究生,中文系的学生乃至理科院系的学生,都曾聆听过郭先生的戏曲课程;从《元明清戏曲研究》到《中国古典名剧赏析》,

  • 标签: 戏曲作品 郭英德 中国古代戏曲 硕士研究生 明清传奇 元杂剧研究
  • 简介:5月25日.钢琴演奏家李云迪回到成都.参加了四川音乐学院钢琴艺术研究院成立的揭牌仪式.并接受了四川音乐学院的聘书.担任母校即将成立的钢琴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云迪的恩师.著名的“冠军教练”但昭义.

  • 标签: 四川音乐学院 钢琴演奏家 艺术研究院 李云迪 副院长 副教授
  • 简介:萧山细十番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萧山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取萧山细十番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获得一手资料。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和案头文献梳理,对萧山细十番历史流变、生态现状、本体构成、存在问题和保护策略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考和探索。

  • 标签: 萧山细十番 田野调查 非遗保护
  • 简介:本文是对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文中通过对史与论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资料来源的比较,提出并讨论了“历史事实与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与史学文本”、“记载的历史与记忆的历史”、“关于口述史与音乐口述史”、“关于音乐历史的集体记忆”等与史学资料性质和新历史主义思想有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最后就中国音乐人类学应坚持的历史研究途径(田野工作)和应面对的历史研究目标(民间音乐的个别历史及其文化意义)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 标签: 中国音乐人类学 历史研究 方法论
  • 简介:2007年,国务院下达《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并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进行试点培养。国家明确规定了免费师范生享受的优惠待遇和所应承担的义务: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但毕业后要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并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等等。

  • 标签: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师范生 音乐学院 运行现状 师范教育 音乐专业
  • 简介:杨民康教授邀请我参加贵校这次举办的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讨会的时候,说能否借此机会另外找一个时间跟同学们互动一下。听到了"互动"这个词,原本是想用座谈会,就是交流的形式跟大家很自由地探讨一些音乐学术问题的,但是民康说学校还是希望我能给一个比较正式的讲座。今天虽然是我坐在上面,你们坐在下面,看似是一个正规讲座,但是我不想搞得太严肃,希望在较为轻松自如一点的气氛中,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学术研究 教授 讲演 认知 无知
  • 简介:文章就晋牌祭祖仪式现场过程实录、晋牌祭祖仪式音声中的音乐本体分析及晋牌祭祖仪式的文化人类学诠释等三个方面对赣南于都县靖石乡田东村刘氏"选贤堂"晋牌祭祖仪式音乐文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赣南客家民间晋牌祭祖仪式活动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祖宗崇拜。其音乐形态、曲牌、宫调有着一整套独特的系统,音乐表现功能在祭祖仪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家人在仪式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体现了客家人期盼消灾祈福、五谷丰登、财运亨通、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的心态。

  • 标签: 赣南于都县靖石乡田东村 晋牌祭祖仪式 仪式音声
  • 简介:2012年4月21日,应台湾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我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安冰冰教授、石兵副主任、孛姝博士作为嘉宾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音乐节,李天池博士担任了此次音乐节室内乐合奏大赛的国际评委。

  • 标签: 国际音乐节 教育研究中心 台湾地区 成员 副主任 组委会
  • 简介: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Gubaidulina)是当今国际乐坛享有盛誉的俄罗斯作曲家,也是俄罗斯现代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之一。她的创作理念和音乐审美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并以高超的作曲技术及富于想象力的个性化音乐语言,创作出了许多当今国际乐坛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音乐作品。古拜杜丽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弦乐四重奏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71年,第二、三弦乐四重奏同创与1987年,第四弦乐四重奏创作与2003年,其中将电子音乐与灯光设计融入其中)。所完成的四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风格各异、各具魅力、结构严谨、技法娴熟,极具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表现出了她成熟的创作理念。本文通过对古柏杜丽娜弦乐四重奏音高组织的逻辑关系及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力求使这种先进的、多元化的创作思维与写作技术被更多的年轻学子所了解与掌握,更好的运用到创作实践当中。

  • 标签: 古拜杜丽娜 弦乐四重奏 创作技法 音高组织 集合应用
  • 简介:"解簸箕"仪式中笙鼓乐和交礼歌这一具有苗族历史文化信息的音乐事象成为建构仪式的主角。因此,对该仪式及其仪式音乐作音乐民族志的考察与研究不失为了解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视角。

  • 标签: 金沙县 “解簸箕”仪式 仪式音乐 音乐民族志 考察 研究
  • 简介:音乐民族志书写以共时性研究为基础平台,以“社会一个体”一维为核心,其中也或隐或显地蕴含着历时性研究的意图和任务。结合文本符号学视角看,云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系统包含“当代共时研究文本〉多元历时研究文本〉共时态可读文本〉共时态可写文本”四种互文性文本类型,它们在三个层级的“元文本-对象文本”关系平台上依次展开对话交流。在此多重互文性过程中,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的文本二重性、历时文化语境中由隐而显的政治边界以及当下社会语境中跨界音乐文化格局的“解构-重构”等学术话题也一一展现出来。

  • 标签: 音乐民族志书写 共时性平台 “显-隐”历时研究观 云南与东南亚 跨界族群音乐文化 可写文本-可读文本
  • 简介: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是处于湘中地区的以信奉"三峒梅山"为主,集巫道傩、梅山民歌为一体,具有驱傩、还愿、求子、求财、和神功能的一种汉族民间宗教。其最具代表性的"和娘娘"法事,是以请神、还愿为主,通过傩仪的模仿与扮演,意图达到"和神"的目的。本文选取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益门村五组杨南春家的仪式为例,运用仪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学理论,对其仪式及其音乐本体特征给予相关的解读与分析。

  • 标签: 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 和娘娘 仪式音乐 音乐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