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正>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值J.S.巴赫(1685—1750)诞辰三百周年,现介绍他几部作品,以志纪念。贝多芬说过:“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巴赫Bach德文原意为小溪)。的确,巴赫的作品浩如烟海,其中有不少重要作品我们一直很少接触,今选取他晚期创作中艺术性和技术性

  • 标签: 作品 J.S.巴赫 贝多芬 艺术性 技术性 诞辰
  • 简介:<正>1986年12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首都部、中国国际声像艺术公司、中央乐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人民音乐》编辑部、《音乐艺术》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文艺部等十个单位在北京音乐厅联合举办了“许舒亚交响作品音乐会”,中央乐团交响乐

  • 标签: 中国音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会 作品 中央乐团
  • 简介:<正>《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出版了!这是应当在我国音乐出版史上大书一笔的好事。《全集》展示了赵先生一生于精研语言学之余暇,在乐圃耕耘的劳绩。这对一个“业余”作曲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洋洋大观。不是连《全集》的编者、赵先生的女儿赵如兰教授都“弄不懂”先生“怎么会有时间作曲”的吗?我们历来只知先生“共发表歌曲四十多首,大型合唱曲一首和钢琴小品三首”(见《中国音乐辞典》499页记载)。而现在的《全集》,却包括

  • 标签: 音乐作品 赵元任 全集 音乐出版 歌曲 中国音乐
  • 简介:交响音乐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西方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西方文明的思维特征与审美情趣,并以系统的组织结构形态呈现出来。受其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中国交响乐创作,在艰难前行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交响乐作品创作的中国化、民族化,不但应表现在音高组织结构包括旋律、和声与对位织体中,也应体现在作品的各级组织结构中。近期,上海音乐学院"和毅庄诚"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中的几部作品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文章以此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 标签: 中国交响乐作品 中国传统音乐 琴曲 边缘曲式
  • 简介:要想弹好钢琴作品,首先要对钢琴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有了对钢琴作品比较确切的、深刻的理解,才有可能弹好钢琴作品。弹奏者要从理性上揭示作曲家内心的奥秘,认识和把握钢琴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速度、风格、情调和所表现的音乐内涵等,这是弹好钢琴作品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种理解包括音符、节拍、指法、句法、奏法、休止符、延长记号、重音记号和力度、速度以及各种表情记号等。弹奏者只有严格按照谱面上的一切标记深刻理解、正确弹奏,才有望达到丰富表现的最高境界。

  • 标签: 钢琴作品 钢琴弹奏 表情记号 音乐内涵 作曲家 休止符
  • 简介:<正>循环原则曲式结构的作品在我们目前所研究的马思聪小提琴作品(包括套曲)的范围内有四首是以循环原则而创写的。它们分别是《跳元宵》(1952)、《内蒙组曲》第一乐章。“史诗”和第三乐章“塞外舞曲”(1937)以及《秋收舞曲》(1944)。现将这四首作品的创作作如下分析:

  • 标签: 小提琴作品 马思聪 循环原则 曲式结构 创作研究 套曲
  • 简介:一,维瓦尔第的生平威尼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水城,正是这样一个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城孕育了一位富有音乐传奇色彩的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就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年3月4日,世界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维瓦尔第诞生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起初,父亲以理发赚钱、养家,后来,父亲成为了一位在意大利享有声誉的小

  • 标签: 作品器乐 器乐性 声乐作品
  • 简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合唱教学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怎样才能排练好一首合唱作品呢?合唱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分三个阶段:首先是让队员理解作品,然后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第三是以情带声,进行动人的艺术表演这三个阶段可以简述为六个字:理解、进入、表现,三者的关系是:理解是进入的基础或先决条件;理解又是表现的根据不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就无法表现,没有理解也就无从进入,当然也无法表现有理解才能进入,才能选用某些适当的手法进行充分的表现。所谓理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作品的内涵。

  • 标签: 合唱训练 作品内涵 三个阶段 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 有理解
  • 简介:在饶余燕的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术一直是先生惯用的创作手法,通过对其创作的两首《引子与赋格》《长安古乐复调小品三首》《延安生活素描》的分析与研究,不难看出,几乎囊括了西方的各类复调技法,并凸显出基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新特色。籍此可以管窥到:饶余燕先生在钢琴复调音乐创作上,自然秉承和延续了20世纪早期以贺绿汀为代表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传统,践行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的音乐文化发展之路。

  • 标签: 饶余燕 钢琴作品 复调技法 中体西用
  • 简介:在我国基本建立了电子键盘乐器演奏人才培养体制的今天,电子键盘音乐作品创制的发展是电子键盘音乐普及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讨论了电子键盘音乐创制的重要性,以及制作、重编、改编、创作等创制方式的作用,并提出关于专业建设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见。

  • 标签: 电子键盘 音乐制作 曲目创作 专业建设
  • 简介:雷格既是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的先驱。他的管风琴作品被誉为“巴赫以后的里程碑”。本文以雷格的管风琴作品为出发点,分析其管风琴音乐的创作风格并结合作品从多方面分析其演奏特点。

  • 标签: 雷格 管风琴 创作风格 演奏特点
  • 简介:声乐,是以人体为歌唱乐器,通过声音的表现和肢体的综合表演来表达音乐作品内涵的艺术形式。就一般而言,声乐作品称为“一度创作”,音乐表演称作“二度创作”。一、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意义所谓的声乐表演(即演唱)主要指的就是表演者在对原有声乐作品的内涵充分理解与把握之后,结合自己演唱技术和技巧最终达到表情达意目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用自己的特有形式来进行再创造,然后让这种艺术同观众产生内心的互动,引起共鸣,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 标签: “二度创作” 声乐作品 艺术形式 音乐表演 作品内涵 演唱技术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各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提高戏曲风格声乐作品的演唱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声乐,并沿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本着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在此对戏曲声乐作品演唱及教学进行研究,就各类作品以及可借鉴的方法展开引用与论述,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戏曲 声乐 教学
  • 简介:圣一桑也写过很多自娱自乐的小作品,比如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除了《天鹅》之外,圣·桑在世时,组曲中的其他13部作品都没有公开发表或演出过,只是在他的朋友圈里小范围表演过。这部小作品是老顽童圣一桑的恶作剧,他借用其他作曲家的旋律,加以夸张、变形、讽刺,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作品。你们听,《乌龟》的旋律借用了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

  • 标签: 圣一桑 动物狂欢节 奥菲 圣-桑 奥芬巴赫 单三部曲式
  • 简介:纵观世界钢琴作品,我国的钢琴作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拥有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十分具有魅力,受到很多国际友人的认可,传遍世界各地.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利用我国钢琴作品的优势,将其引入钢琴教学中,不仅能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我国的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还能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习钢琴.

  • 标签: 钢琴教学 钢琴作品 运用
  • 简介:本文通过对坎切利的宗教观念、创作技法以及其完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祷告”系列作品的研究与介绍,并结合前苏联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形式,对坎切利的新宗教主义音乐创作做出解读,希望能以此引起学界对于坎切利以及其他新宗教主义作曲家的关注.

  • 标签: 坎切利 新宗教主义 “祷告”系列作品 象征主义
  • 简介:邓尔敬教授(1918~1996)是我国老一辈的资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从1937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作曲,1943年任重庆国立音乐学院松林岗分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到1946年随已更名为国立上海音专的该校复员至上海与老音专合并后继续任教,再到1949年老音专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后历任该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作曲系与指挥系合并为作曲指挥系后又继续任系主任,1984年卸下系主任职再改任院工会主席兼院学术委员会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不仅大半生都和上音及其前身血肉相连,持续校龄和工龄分别长达60年和54年,而且退休前始终都是在作曲系和专业作曲的教学岗位上度过的,在上音作曲系历史上当推首屈一指的元老级人物!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学术委员会 编辑 文论 作品 国立音乐学院
  • 简介:在音乐评价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常讨论一部作品的质量优劣,或对作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展开思索。然而,就目前关于音乐质量的讨论而言,仍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的课题。本文就音乐质量的定义、音乐质量评价的标准及分类、音乐质量比较的前提、音乐质量比较的若干结果,以及音乐质量比较的基本思维方式五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问题分别展开讨论。

  • 标签: 音乐价值 音乐评价 音乐质量 质量比较 有限的相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