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年底,郭志坚首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的位置,与李瑞英搭档主持节目。加上之前的海霞、李梓萌、康辉,至此四大新人已逐一亮相。这是《新闻联播》近30年来首次如此密集地起用新人。郭志坚才一亮相就被公认为是“以冷峻严肃为主要面部表情的央视播音员中笑容最多的一个”。他的笑容赢得了不少好评,还被称为是“最帅”的新闻主播。

  • 标签: 《新闻联播》 新闻主播 生活 味道 杯子 中央电视台
  • 简介:本溪电视台的《咔嚓瞬间》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档专门为摄影爱好者开办的电视栏目,它自2013年3月1日开播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开放的平台,获得了众多山城影人和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

  • 标签: 摄影爱好者 电视栏目 电视台 美好人生 瞬间 生活
  • 简介: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变革,我们湖北日报经济专版(二版)近年来在编辑观念、组版模式、版面特色上进行了摸索实践。我们主要体会有:一、以大经济观念办好专版1992年前,湖北日报对二版编辑方针和组版思想曾先后作过几次变动。最初提出3个为主的办报思想。即以经济新闻为主、以地力新闻为主、以综合新闻为主。实施中,3个为主实际上只是一个为主:即地方综合新闻为主,读者称之为杂版。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二版便改为经济专版。编辑方针变来变去,反映了我们的报道思想还不大明确,思维方式仍陈旧。由于把二版看成是照顾方方面面、能提供报纸“泄洪”的剩余阵地的观念,从而造成转文多,上层稿多,大块稿多,花色品种少,专版不专,小专栏不小,专栏无名优等现象,二版长期陷于发稿的随意性与被动组版的局面。

  • 标签: 组版 办报思想 报道思想 湖北日报 编辑方针 综合新闻
  • 简介:塑造高端圈层生活,整合共享优质资源。2016年3月3日,好房掌柜房地产交易平台旗下唯一VIP会员组织——好房俱乐部举行了盛大的成立典礼。好房掌柜(上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华良先生与中国典当行业协会副会长王福明先生、上海房地产经纪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亮先生、上海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晏绍礼先生等嘉宾为好房俱乐部成立揭牌。

  • 标签: 资源共享 俱乐部 生活 圈层 动平台 行业协会
  • 简介:编辑、记者的智力劳动能否量化?编辑记者的劳动能否用一把尺子来量化?在大众报业集团,的成功实施,用科学的考核体系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事实证明精神产品不但能够进行量化考核,而且能做到科学到位的量化,从而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考核体系 齐鲁晚报 日报 生活 大众报业集团 新闻从业人员
  • 简介:摘要:在当下的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向往的生活》等代表的慢综艺节目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融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应对新 媒介的挑战探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本文将以《向往的生活》为例,探寻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环境 之下,巧妙地使用互联网思维,激发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探索媒介融合之路。

  • 标签: 慢综艺,互联网思维,使用与满足理论
  • 简介:我国对"网络暴力(cyberbullying)"的研究集中在"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游戏",而对其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传播形态、传播模式以及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理解与研究。本研究借鉴西方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旨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特征与社会成因的问卷,通过e-mail、论坛链接的方式随机发放并回收了有效问卷136份。研究发现83.8%(114人)的受访者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还有14.7%的人(20人)承认是施暴者;研究还显示性别、年龄与网络暴力的参与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男性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而在受害者中,高二和大学低年级是遭受网络暴力的高峰期,到了大学高年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网络暴力对青少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伤害,甚至可致受害者逃学或者有轻生的念头。经过分析,我认为网络暴力在青少年群体中之所以普遍存在,首先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有关,更与青少年个体所生活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 标签: 青少年网络暴力 网络社区 生活环境
  • 简介:为适应读者和报业发展的需要,长江日报从1993年元月2日始正式创办了《长江日报·周末版》。作为机关报的周刊,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办报宗旨,以及体现宗旨的版次结构、栏目设置。我们的宗旨是进一步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 标签: 长江日报 周末版 办报宗旨 报道面 栏目设置 业余文化
  • 简介:学习的苦是主动的,清晰的;生活的苦则是被动的,渐进的。而人都是有惰性的,相当一部分人会在惰性的驱使下选择承受生活的苦。

  • 标签: 生活 学习 惰性
  • 简介:新设计新方案──部分新闻单位新年新举措突出重点贴近生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1994年是改革年。如何深入宣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建立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应该是人民日报贯穿全年的宣传报道重点。要突出这个重点,一是进一步...

  • 标签: 宣传报道 改革年 范敬宜 市场经济体制 评论员文章 今日谈
  • 简介:自1997年茂业百货东门店成立以来,到后来的和平店、珠海店、华强北店、重庆江北店、无锡清扬店,乃至今天的太原百货柳巷店,无不体现出了茂业百货的经营哲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茂业百货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稳健经营、步步提升的基础上的。茂业百货成立于1996年,为深圳零售百货业的第一品牌,是深圳商业的一张名片。经过十二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在全国华南、西南、华北、华东区域共拥有19家门店,年销售额70多亿元,税收贡献3亿余元,拥有员工数万人。

  • 标签: 生活方式 时尚 百货零售企业 品牌 消费者 太原市
  • 简介:社会责任是福利彩票的社会属性和天然使命,是福利彩票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动力,是福利彩票的生存之基和立业之本。"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意味着福利彩票负有聚集众人的爱心与善心,帮助广大社会弱势群体的责任。正是这种社会责任,赢得了广大彩民和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 标签: 业余文化 公益形象 声唱 口碑相传 演出现场 一流设备
  • 简介: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进入消费起飞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变身为都市。存都市化趋势主导下,继沿海之后,内陆城市报业步人细分时代,一时,立足生活服务、以时尚消费为特色的城市周报接踵而出,有人称之为“周报现象”。

  • 标签: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细分市场 《新生活》 周报 支点 内陆城市
  • 简介:现代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作用于当代佛教寺院生活,但既存研究尚少有沉潜至微观层面去详细探询新媒介之于寺院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媒介人类学视角结合寺院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境,重点对数字新媒介与寺院之间的互动进行“深描”。文章认为,寺院在对待现代媒介的问题上,或存在拒斥和接纳的双重态度,并具体显现在僧人自身修行和寺院对外弘法这两个面向;同时,寺院媒介图景的变迁既取决于寺院面对媒介如何取舍。但又不全然受此决定,从而也就新媒介对寺院的影响提出反思。

  • 标签: 日常生活 数字媒介 寺院 僧人
  • 简介:2018年4月16日,全国房地产业最高综合奖项'广厦奖'评选结果揭晓:由荆州中大豪盛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豪盛)开发建设的楚天都市·佳园项目榜上有名。此次获奖不仅实现了湖北省荆州市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同时还获得单项奖'施工质量优秀奖',成为湖北省唯一'双料王'。

  • 标签: 广厦奖 湖北荆州
  • 简介:伴随着新年度的春风,军报函授中心迎来第15期学员。当我们从一张张报名的照片和报名表中看到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和熟悉的笑容时,会自然想起一句旧话:“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呀,本来天各一方,互不相识,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这座桥梁,大家走到了一起。用一个老词说,这就叫“缘分”。缘份是难得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要十分珍惜这个缘分。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新闻函授的学习问题,向函授学员提出三点要求或曰希望吧。

  • 标签: 军报 新闻 函授生 报名表 函授学员 中心
  • 简介: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留学,可时值高考迫近,独木桥上的人仍然不少。他们有个大学梦。梦境一时真一时幻。武汉大学毕业生的这篇文章无疑将他们拉回了现实。在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眼里,大学已经失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成了名利场。学生们混文凭,老师们混职称。他不愿走寻常路,从而发问:"到底是我疯了,还是社会疯了?"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大学教育 武汉大学 大学生活 出国留学 高考
  • 简介: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你最近出了新书《人造恐慌: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转基因这个话题的?袁越:2005年我回国之后看到国内有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但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没太大意义。2007年的时候,我去英国做了一次采访,意外地听到了一个讲农业的讲座。

  • 标签: 《三联生活周刊》 特约撰稿人 专访 知识 2007年 转基因
  • 简介: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表现在学习方式上主要是通过网上学习,有效地参加多种互动,并且有着极为可观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加强网络学习的各种优势,体现了现代化网络学习的方便和快捷有效的优点。本文主要谈谈网络教学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网络教学 实践性 教学 应用
  • 简介:本文以文献分析和口述史访谈为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探讨20世G80年代的中国媒体如何将电视呈现为富裕的现代生活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在谁拥有电视这一问题上媒体所赋予电视的理想化涵义。具体而言,本文分析其他媒介形态,主要是印刷媒介,如何让电视传播一种与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现实相去较远的“新”文化价值——迈入现代化和变得富裕。实际上,电视所象征的内容源自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电视在本质上类似于其它现代技术产品,因为它对中国人的现代化未来作出了同其它现代技术产品一样的承诺。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激发了中国人拥有电视,然后通过他们观看的节目为其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尽管拥有电视不能证明人们生活富裕或现代化,但是它为人们学习或模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条路径。这种学习或模仿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发生,并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一道,在多个维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电视的普及首先由政府政策发起,电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展示了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大环境如何使电视观看活动成为可能,电视如何与人的能动性相互作用,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何成为由西方技术和文化塑造的现代化的合法部分。

  • 标签: 中国电视 媒介形象 20世纪80年代 现代生活 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