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对未成年犯坚持“教育、挽救、感化”是我国的一贯刑事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偏差。应当制订具体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其内容包括: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最小量化;限制逮捕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充分运用不起诉制度;应最大限度避免监禁,借鉴国外的缓刑措施等。

  • 标签: 未成年人 犯罪 刑事政策 教育 司法
  • 简介:缺乏契合农业源污染的自然一社会特性的制度是我国农业源污染规制失灵的根源。矫正农业源污染规制失灵的出路在于构建契合农业源污染自然一社会特性的规制制度,强化规则的适应性、可操作性与可监督性。

  • 标签: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 规制失灵 矫正失灵
  • 简介:<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些地方的政法部门,对个别有突出贡献的犯罪分子,给予论功减刑或取保监外执行等。这些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笔者也想就这个问题说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应该肯定,政法部门从如何更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出发,勇于冲破一些传统的做法,有选择地对个别犯罪分子采取一些“网

  • 标签: 犯罪分子 政法部门 监外执行 执法 政法队伍 检察监督
  • 简介:法治一体建设是依法治国战略发展的逻辑必然,当前法治建设首先需要对法治效力领域的三个层面:社会、政府、国家进行依次解读。法治一体建设战略的推进应以法治效力领域的三个层面为基点,对法治"一体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行逻辑关联的解构。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国家学说、法社会学研究范式以及法政治学等视角进行进路探索,向构筑法治"一体三"相融通之共建、共享、共赢的法治新格局发力。

  • 标签: 法治一体建设 依法治国 法治效力领域 法治“一体三面” 法治新格局
  • 简介:作为法律职业者的基本思维形式和思维技术,司法三论在法律思维的世界中一直长盛不衰,但其法治命运可谓跌宕起伏。纵观人类法律史,司法三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形式主义法学时期受到了空前的礼遇,其后又遭遇了自由法运动和现实主义法运动的无情批判。对司法三论,我们要做的不是抛弃,而是要对其进行结构重构,以克服其不足。司法三论不仪应当坚持,而且应当强化,应当始终被置于法律适用过程的基石地位。

  • 标签: 司法三段论 批判 拯救
  • 简介: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所制定之五部宪法性文件中,八二宪法最为特别:《共同纲领》和五四、七五、七八宪法都是革命宪法,这一点充分体现于其序言,它们均立足于革命历史叙事,而以革命证成统治之正当性。由此正当性论证,则确定国家了基本政治精神:继续革命。这样的继续革命必定是对中国文明的革命。八二宪法则与上述四部宪法有明显不同,最重大的区别,已由该宪法序言第一表达出来:“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本文旨在疏解八二宪法序言第一之大义。本文从本段宪法序言中梳理出中国历史条款、中国文化条款和中华各族人民条款。这三个条款,在政治上承认了文明相对于革命之优先性。由此,统治正当性的论证部分实现了从革命到历史连续性之转移。对中国文明的继续革命失去了正当性。这三个条款部分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精神从继续革命到文明之转换。正是这一新的宪法精神改交了权力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国家权力不再凌驾于文明之上,法律不再凌驾于生活之上。相反,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顺承国民的生活,对民众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保持开放。由此而有了人们以“改革开放”一词所描述的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制度变迁。就其实质而言,改革开放是中国文明之复兴。从宪法技术上说,由于放弃了继续革命之宪法精神,与此前宪法的短命不同,八二宪法也就具有生长之品质,而得以不断修订,始终具有效力。宪法序言第一也敞开了中国未来进一步变革的可能性。

  • 标签: 八二宪法 革命 文明 转型
  • 简介:"夜无故入人家"本是自唐律以来十分普通的一条律文,然而近来越发引起学者的关注,最近读到的社科院张群博士"‘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以下简称张文)[1]一文便是相关研究成果之一,该文发表于2011年6月的《法制史研究》,而同年9月的《北大法律评论》又刊发了张群的另一篇文章"也谈‘夜无故入人家’--评"(以下简称张评闵文)[2]。

  • 标签: 忽略 研究成果 主体部分 学术批评 源流考 唐律
  •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农村源污染有持续、快速扩散的趋势,已成为农村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高度依赖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和无基本污染处理的生活模式,使农村源污染呈现“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特点。农村源污染难以像工业点源污染那样集中治理,需要设计出一套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治理机制。课题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基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针对湖北农村源污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认识不足、引导不足、投入不足及细则不足等“四个不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机制、民众参与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及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议。

  • 标签: 面源污染 水资源 调查报告
  • 简介:2013年,洛川公路管理在延安公路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公路日常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实施“精细化养护、规划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努力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公路养护质量.经过全段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使用全段的公路养护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1-10月份,共清理塌方约4750方,修补坑槽930平米,整修绿化平台78万平米,修剪行道树、灌木8.6万棵,补修浆砌水沟620方,疏通涵洞、清理边沟735公里.各项工程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单点抽查合格率均为94%以上.

  • 标签: 公路管理 公路管理局洛川 养护提高
  • 简介:私法自治或意思自治并非民法追求的唯一目标。民法所关心的毋宁是多种价值的协调共存。同时,法律效果来源于法律规范这一事实与私法自治并没有必然的冲突,相反,法律规范往往是私法自治的保障。哲学诠释学有特定的理论预设和论证目标,它对民法学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立场和反思能力,而不是方法论。因此,用游戏概念来阐述意思表示的解释过程并没有规范性的内容,也不能更好地促进私法自治。

  • 标签: 私法自治 法律适用 三段论 哲学诠释学
  • 简介:对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八条前半未解除保险合同不得直接拒赔的规定的理解,应体现保险法第十六条蕴含的最大诚信与利益平衡目的。认为解释第八条前半不解除不得拒赔的规定适用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所有情形,将使《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后半以及第四、五款保险人拒绝赔偿权的规定成为具文。主张可以选择适用保险合同解除权与撤销权来解决超过二年不可抗辩的客观期限问题,将使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限制保险人解除权的规定虚置。因保险受益人故意拖延不报保险事故超过二年解除不可抗辩期间的,保险人可以适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附解除条件合同的规定,主张对方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合同失效。

  • 标签: 解除权 撤销权 诚实信用原则 不可抗辩期间